大门外一串熟悉的“啪嗒啪嗒”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愈加清晰地传入我的耳膜中。我知道这是父亲回来了。母亲也听到了声音,肯定地说是我父亲的脚步声。随着一声轻轻的干咳,父亲已经来到了大门里面。
父亲几十年来一直有着这样的习惯。如果他从外面回来,快到家的时候,一定会轻轻的咳上一声。对我来说,那声音和他的脚步都是独特、亲切而又熟悉的。小的时候,父亲就说过,快到家的时候有意无意地咳上一声,就等于给你们打个招呼,说明我回到家了。如果晚上走黑路,咳上几声,既可以吓跑一些坏人和小动物WWW.soudu.org,也可以为自己壮胆吗!也许是他们那些同龄人出于共同的生活经历的原因,上一代不少人也有着类似的习惯。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还是生产队的大集体时期,普遍没有电灯,家家户户的照明用的都是煤油灯。一盏煤油灯,就是一家人夜晚的光明。村里的夜晚,除去有月亮的日子之外,通常是漆黑一片。伸手不见五指的黑夜,时常可以遇见。晚饭后,大人孩子休息的都比较早。孩子们的夜生活,多数是捉迷藏、做游戏;而大人们往往要开会、加夜班干农活,回家的时候一般比我们晚。这时候,我们会插好门,坐在屋里,或者是躺在床上,静静地聆听着大人们回家的脚步声。尤其是冬天,在外工作的几十天或者一两个月。偶尔回家看看,大都是披星戴月,晚归早走。那时候回家的父亲带给我们的希望却是最多、最强烈的。因为,他会把在工作上自己吃饭时,故意省下的几片猪肉或者几个白面的馒头带回家来,让我们兄妹几人“解解馋”。毕竟,当时的农村人家,一年到头是吃不到几回猪肉和白面馒头的。
那时,农村的夜晚多是静悄悄的,没有什么喧嚣之声。夜深人静之时,行人的脚步声可以传出老远。坐在土墙草顶的堂屋里,就能听见左邻右舍的人,回家时的脚步声,以及开门声、说话声。只是别人家的脚步,在我听来总是混沌不清,而父亲的脚步声却是容易分辨出来的。那时,随着父亲轻轻的干咳声,我和妹妹们会争着跑去开门,迎接父亲。
离开老家参加工作后的日子,虽然聆听到父亲脚步声的机会日渐减少,可父亲的脚步声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只是,现在父亲的脚步声与从前相比有了明显的不同。父亲年轻及壮年时的脚步声,是有力而快速的。因为父亲不管干活还是走路,都是个急性子、躁脾气,走起路来也是带劲的。那时,多是“咚咚”、“噔噔”的声音,连轻轻的干咳,也是充满了底气。如今,父亲已是七十多岁的人了,虽然一直像从前一样,在老家独身一人挺可怜,身板还算硬朗,但脚步声缺少了以前的力度,变得有些轻松。
回忆着父亲的脚步声,看着眼前没有了母亲的父亲已不再挺拔的身躯,一股愧疚和酸痛的心情霎时涌上了我的心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