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即让木穷抽出一部分人手,在莒族提供的建城地点外,先以帐篷的形式开展贸易——开玩笑,修贸易城做什么?贸易在前,城在后嘛!
我则带上20斤海盐,先到莒族神山,祭祀玄鸟,再向莒族族长和长老们送礼。
进了大帐才发现,盈离对我们送给莒族的锅不太满意——为什么就做不出在皋陶族大元贸易城宗庙里尝过的那种美味呢?
看着盈离长老微微板起的脸,我在心里窃笑了一下——为什么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里,“食文化”始终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啊!
这才向长老们和族长解释:在皋陶大元贸易城吃到的东西,除了炖品,还有大量的煎、蒸、炸菜品,不同的菜品得有不同的陶制炊具,按不同的制做工序,加入不同兽油,并佐以大元特有的粟米饭和特色野菜,才能做出那般美味。
长老们面面相觑,才知道他们曾经享用过的“大元美食”背后还有如此复杂的基础条件。
长老们迫不及待地向我问起这些东西怎么来的,我提出现有的贸易计划——不同的炊具、粟米、野菜、成品兽油、海盐等这些东西,大元族人将立即在建筑的新城外开始贸易,价格按皋陶族外的价格,绝对优先供应给莒族!
同时作了一个广告,请长老们向莒族的各小部落,以及其他少昊金天氏大族宣传我大元族所有的特色产品,以便大元族能尽快的获得所需要的物资。
长老们全都一力支持——尤其是那些在大元贸易城享尽美味的长老们。
但我送出的另一项大礼,就让他们全傻眼了:菜谱!
我解释说,这个东西本来不是为莒族准备的,是大元新城的厨房工作资料,因为这一次新城的厨房里有许多生手,为了让他们尽快学会烹饪,我才制作这了份“教材”。
长老们陷入抓狂状态中——有了这个东西,不是就可以天天在大帐内制作美食了吗?
但莒族没有人会读大元文字啊!
没有关系,这个我可以让大元族的教师义务来做到,绝对为莒族培养出既会烧菜又会认字的厨师来!
在此之前,我支援莒族一名大元厨师。
有了莒族毫无保留的支持,从第二天开始,大元族的贸易帐篷外就开始热闹起来。首先是莒族长老们对大元族所送的陶器数量和品种都不满足,按我送的菜谱上画的炊具示意图,一大早就来“按图索骥”,用莒族的数百头牲口换取了一系列炊具。
我派遣去的那名厨师——看来以后应该改叫“业务员”,不失时机地向莒族长老们提出了大量要求:这口锅没有;那个勺也不能少;粟米是一定不能少的;海盐一次要放多少……在他的吩咐下,长老们派战士至少在一天内跑了大元族五趟!
这小子以后回来我得重奖他——我在纸上记下了这名厨师的功劳!
随后在莒族外的生意日渐兴旺,莒族的附属部族比皋陶更多,尽管在大元筑城处的神山外,只有大约不到1500人的规模,但这恐怕与莒族长老们的管理理念有关:盈离总是认为,一个单独的部族太大,牲畜太多,每天早上就得将牲畜赶到很远的地方才能有足够多的草可以供牲口食用。
因此,他的管理方法是——只要有一天看到族人放牧到天黑以后才回来,就会立即召开长老会议,将族人的一部分单独立帐,并指定方向让其迁出去。
从盈离的解释来看,这并不是他一个人的作法,上一任的长老也是这么做的。
这就无怪乎莒族有近300个分支了。每隔一两天,就会有一个小族前来祭祖神,那些长老代表团除了祭祀之外,也多半有带小一辈到处相亲的任务,只偶而有两小族之间发生了比较重大的争执,来让盈离在祖神面前裁决的。
其他的大族比较不容易有人来,但伯益、夏、终离、郯等大族还是陆续有人前来,其中伯益与夏族对莒族的祖神更为认可,祭祀的礼品据说比到少昊金天氏去祭祀的时候还要多。
不过少昊金天氏的内部正统之争我才懒得去理,在商言商,我只在乎我的生意。
在有形的商品大量向草原倾销期间,我从菜谱事件上得到启发,开始推销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东西——书籍——不过其初级阶段也不过就是用麻线缝在一起的几张大元纸。
但纸上的东西则是丰富多样的。
大元文字——基本是算字典,多数字旁边附上了图,这是大元学校师生们花费了大量时间做出来的产品。
大元数学——主要是100以内的加减法。
大元历——就是一张日历。
大元菜谱——附炊具图,以及每种炊具的价格。
大元农业全书——含农具图及做法,粟米种植方法及时间,大元族提供粟种的价格。
……
“大元书籍”的销售价格是惊人的低,几乎就是搭配在大元陶器上销售,属于赠品的范畴,这让“生产者”们——特别是大元学校的师生们很是不满:送出去的东西,别人会珍惜么?
我听取了这个意见,但售价还是极低。
我的算盘是打在长远的地方,而不是这种小利上。
试想如果让莒族的小村长们看到陶器和几张纸,你要费唇舌让他相信那几张纸值一头羊,还不如告诉他那种东东擦屁股非常软和。
所以我是以“说明书”等方式在销售书:比如在月亮锅上,就附一张日历,一般锅上就附菜谱,粟米上就附农耕说明书……
结果是在商品热销的同时,“大元分校”也在帐篷里提前开学了——为了搞清也许仅仅是如何做菜,就有不少小村长将族人送来学习大元文字。
当然这也是们打出的“免费入学”招生广告产生的直接效果。
在大元新城墙建设远没有完成时,大元的影响已经在莒族的领地上远远地传播开了。不断地有大小部族借参拜之机,行交换之实,前来参观和交易。
但这其中我最看重的,还是郯族代表团的到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