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绸缪


本站公告

    (非名新书:贺天下急求支持,书号1233555,请大家支持!!!)

    刘贺说完,携着王后起身,说道:“王后与孤一起,召集王国百官,挑选可用之才,孤若得立,即随孤进京为官。”

    刘贺为什么要拉上王后去见王国百官?

    因为他不识路,因为他不认识自己王国的大臣。

    重生来的第二天,就能得到继承皇位的诏书。这在刘贺重生前看来,还真是天上掉馅饼的事情。可现在,刘贺却直想把这个馅饼丢掉。

    一天的时间,能来得及做什么事情?一天的事情,要安排好昌邑国中所有的一切,赶往长安继位。这一天的时间,还要对身边的情况、汉朝的形势,做出掌控与计划。

    这些,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刘贺若不做出正确的应对,那他的结局,只怕与历史上记载的昌邑王没有什么两样:终身幽禁,抑郁而死。

    不接这个诏书?知道自己是重生为被称为史是在位时间最短、最荒淫的刘贺后,他不是没有想过这个方法。可不接诏书,自己的结局就好了?

    只怕更惨。对于在皇位上的人来说,他允许一个曾经有资格继承皇位的人好好的活在世上么?试看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有哪一个被废的太子,是好好的活下去了?皇帝,是疑心最大的人,所以,也是心胸最狭窄的人。

    刘贺要想好好活着,要想像自己所希望的那样富贵荣华,就必须保住这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保住这随时就会失去的皇位。

    可刘贺不知如何做才能保住皇位。对历史上的昌邑王刘贺被废的原因:受玺二十七日,做恶一千二百一十七位,刘贺持很怀疑的态度:一个人一天平均要做四十余件坏事,这样的频率,只怕要一个人一天除了睡觉以外,毫不停歇的做恶,才能达到。

    对于这个原因,刘贺想说的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正因为刘贺不知道历史上的昌邑王为何被废,他才会不知所措,才会想方设法要保住皇位,保住自己的小命。

    王后看刘贺说话时的郑重表情,轻轻笑道:“大王,您还当真了?只不过是一个梦罢了,又不是朝廷真的要征您为帝。”大王好不容易才有一次机会陪着自己,王后当然不愿意被别人打忧,纵是国中百官也不行。

    刘贺心急如焚,有心要摆出大王的架式来命令王后带路,却又不知道这个架式该如何摆!摆谱,也不是随随便便的就能摆得出来的。更何况待会见了百官,刘贺还需要王后在一边帮衬着说话。

    刘贺摇了摇头,说道:“孤还是要见一下百官,才能放下心来。”

    王后幽幽的看了一眼刘贺,唤过亭外三婢,先对小婵说道:“你去知会苏公公,请他传出话去,说大王今日要诏见文武百官,让百官在昌安殿等候。”小婵应了一声是,转身去了。

    王后见小婵走远,向刘贺说了声:“大王请。”说完向后微微退了一步,躬身而立,其意是要刘贺先行。

    刘贺当时就有些愣神,这王宫如此之大,自己初开乍到,如何知道哪里是昌安殿?一时急得拿眼直瞄王后,希望王后先行。只是在这昌邑国中,若不是国王特命,有谁敢走在刘贺身前?

    刘贺不知所措的神情,落在王后眼中。王后看到,表情之中,明显有些疑问,轻轻叫了句:“大王。”

    刘贺正急得冷汗之冒,被王后这一声大王,反倒惊出一个主意来:自己是昌邑国王,在昌邑国中,自已的话就是准则。更何况从今早起床时的情况来看,在守丧期内,刘贺还与那赵美人共渡良宵,这荒淫二字,定然不假了。

    想到这里,刘贺向前一步,俯身到王后耳边轻声说了句什么,说完还有意无意的眼光轻轻在王后臀部瞄了一眼。

    王后听到刘贺在耳边说的话,初时一愣,转而觉得脸上发烫,轻轻白了一眼刘贺,低头不语。

    刘贺见王后白自己那一眼,含嗔带愠,王后眼神之中的那一丝窃喜,却还似更多一分。刘贺故意微微一笑,说道:“请王后先行。”

    王后听到刘贺的话,身子明显有些发僵,似乎犹豫了一下,当真转过身子走去。刘贺见奸计得逞,故意“哈―哈―”的夸张着奸笑两声,迈步跟在王后身边。

    那两名婢子不知道大王对王后说了句什么,竟令王后满面羞红的走在前面,两婢子都是满头雾水,想起大王并不是残暴之人,只是为人做事,每每出人意表,刚才又对王后说了什么,就令王后答应走在前面?

    两名婢子想到这里,不约而同的雀视着大王王后,只见大王两眼,紧紧盯着王后的身后,目光所在,分明是王后的那一团丰圆。再看王后,似乎都走不成路了一般,两只脚扭在一起,身子就像风中扶柳一般,这哪里是在走路?

    刘贺在王后耳边只说了一句:“孤要走在王后身边看风景。”这本来只是很简单的一句话,可若要加上刘贺那有意无意瞟向王后的眼神,就不得不令王后知道大王话中的真正含义了。

    王后三分羞怯、七分窃喜的走在前面,只觉得刘贺一双眼睛好似能透视一般,自己犹如赤身?体的走在大王面前,更羞人的便是还有两名婢子也跟在后面,王后觉得自己好像不知道如何走路了一般,夹着两只脚前行。

    刘贺盯在王后身后,一开始还在沾沾自喜于自己的聪明,这时却不由叫苦,心说这园子这么大,像你这样走法,如何才能走出园子?

    正心急间,忽见王后身子一斜,娇呼一声,“呀……”的一下就向边上倒去,刘贺急上前两步,伸手揽住皇后,一手要巧不巧的正放在王后那丰挑圆盈的臀上。

    王后又是一声娇呼,身子僵硬,疾向前两步,低头急走。刘贺回头向两婢女说道:“陪在王后身边。”两名女婢这才回过神来,应了一声,向前一左一右,将王后护在中间。

    这次前行的速度,倒是快上了不少,只是刘贺发现,这三女走路的姿式,怎么都有些怪异?

    一路的假山流水、亭台楼谢,穿过拜到一地的宫中奴仆婢女,也不知走了多远,刘贺见愈走愈是有幽深的倾向,胡着胆子说道:“王后,这怎的是往内殿而去?”

    王后喘了一声,嗔了一眼刘贺,说道:“大王真是糊涂,要召见百官,总要穿上王服才行。大王轻易不理政事,好不容易理一次,可随意不得。”

    刘贺于此,可以说是一窍不通,只得听从王后的安排,只是那一句“好不容易理一次”,真真的让刘贺有些赦颜,虽说原来不理政事的不是自己,但自己重生时对阎王的那些要求,不也是这个心理么?

    跟在王后身边,刘贺边是默记道路,一边想着如何应对将要发生之事。这却是刘贺倒是有些过于小心了,他是大王身份,要到宫中何地,只需唤上一人带路即可,自己倒也用不着熟悉每条道路。

    王后引着刘贺,到王宫书房之中,刘贺这才注意到,这昌邑王宫书房,离早上用膳的膳房并不甚远,乃是在膳房之正东方面,只是中间道路曲折回还,岔路又多,不熟之人,容易迷路罢了。

    王后挥手令人取上昌邑王袍,亲自己给刘贺装扮,刘贺这才注意到自己重生的这具身体,身材真是不错,按后世的说法,身高约有一米七六soudu.org左右,王后为自己束衣带时刘贺估摸了一下,王后身高,约到自己眉边,再看王后红嫩白?的皮肤,刘贺吞了下口水,暗暗说道:“若是过了这道难关,自己先要吃掉之人,就是这美艳又不失端庄的昌邑王后。”

    刘贺还不知自己长相如何,但他记得汉书上记载,昌邑王继位之时,乃是十八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王后嘛,刘贺估摸着也不过十六七岁,刘贺又想起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刘贺心中激动一番,不为别的,为了这么多的美女,也要这皇位保住。

    这时王后开始给刘贺梳发,婢女抬了架铜镜立于刘贺面前,刘贺打量着铜镜中人,这才知道自己模样:只见镜中一少年郎,眉清目秀,鼻直口方,可谓一翩翩美少年。

    美中不足的便是镜中之人两脸苍白,双目无神,明显是纵欲过度的表现,刘贺想起古时帝王多不长寿,想来定是毫无节制的纵情于酒色之中,淘坏了身体。刘贺心说色戒不了,这酒,倒是要少饮点……

    刘贺正无限歪歪之中,听到身后王后说道:“大王,请大王上朝。”

    刘贺回过神来,见王后已是退开,有一老年太监上前唱了个诺,刘贺不知太监是何用意,只得微微点了点头,太监退后一步,向着殿外尖声喊道:“上朝――”说完又到刘贺身前左边,身子一躬,将左臂一架,就架在当场。

    刘贺心中明白,这是要自己将左手放于其臂上,心中不由的一阵恶寒,却不得不强自忍耐住,将手轻轻放上,随着老太监向殿外走去。

    只见不知何时,有一王辇停在殿前,来到辇前,老太监身子躬得更深,唱道:“请大王上辇。”

    刘贺方要举步,忽的想起王辇仅此一架,回头对着王后说道:_4460.htm“王后,孤与王后同趁此辇,前往昌安殿。”

    刚刚走出殿外,正准备恭送刘贺上辇的王后闻言,先是一喜,接着脸色苍白,瞄了一眼那老太监,颤声说道:“妾不敢与大王同去,请大王上朝,妾在宫中等候大王回宫。”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