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齐王之死 (1)


本站公告

    相对于张华来说,齐王司马攸才是荀勖冯?最大的劲敌,司马攸这样的人从来就显得与他们格格不入,这样的人如果登了基,或者成了辅政王,荀勖他们还能有活路吗?

  那就必须预先给予打击排斥。

  他们要做成这事自然也得借司马炎之手,奸臣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宠信奸臣的皇帝,如果握有最高权力的皇帝不给奸臣任何机会,奸臣又凭什么可以成事?

  以前荀勖他们有贾充作伴,现在贾充去了,又来了一个卫将军杨珧。这个杨珧就是继皇后杨芷的亲叔叔,武帝的大舅子,那个既想当婊子又想立贞节牌坊的人,他现在应该是很知道有一个侄女做皇后的好处了,但是他们作威作福的路有司马攸横亘在眼前,他们自然要把他当作眼中之刺,必欲拔之而后快。

  司马攸凡事拘礼,持身以正,每看到触犯了他忌讳的人事,至情至性的他都会恨之落泪,你想他这样的人会不对杨珧等人的作为横竖看不过眼吗?

  可是你看不惯人家,人家也同样看不惯你,善恶的斗争从来都不是以看不惯为止的,杨珧等人很快找到了办法。

  冯?的谗功天下第一,这事自然还得他这个谗林巨匠出马,他跑去跟武帝说:“陛下按五等置国,让诸王各去封地,应该从最亲近的人开始。至亲莫如齐王,陛下为什么没有让他去?”

  意思是要齐王做出表率,以顺乎杨珧当初提出这个建议的伟大理想:藩卫王室。

  武帝前面让诸王各去封地,除了他几个儿子年幼没有去,再有,主要就是这个齐王司马攸了,那时候司马攸还被武帝倚为梁柱,要留他在京辅助,现在武帝既然已经疑忌到他了,冯?的话就正中下怀,为武帝找到了出路,他因此立刻命令司马攸为大司马,出督青州军事。

  这个诏令一下,满朝哗然。

  那个跟王?争功的王浑在这事上却不糊涂,他首先反对说:“齐王至亲盛德,应该留下参赞朝政,不应该出就外藩。”

  司马攸中外属望,这样的一个人留在洛阳自然可以起到震慑辅助的作用,而且以他跟司马炎的关系,他也应该能够尽心尽力,这样最应该倚为左膀右臂的人却要让他出就外藩是何道理?

  晋朝已经人才凋零,亲支中目前也只有一个司马攸有能力,有威望,可以倚重,武帝你再把他派出去,你身边还能有什么人为你弥补缺失,压住阵脚,你这不是自杀吗?

  光禄大夫李熹,中护军羊?,侍中王济甄德也跟着上书力劝,但武帝都不为所动。

  这些人一方面是为国家着想,认为齐王留在洛阳对朝廷大有益处,实在必要,一方面是为齐王本人着想,对他给予厚望,同时不愿意看他吃苦(出镇当时对于这些贵族来说等同于受罪),司马攸为人恳切忠孝,人缘威望都好。

  那个养猪必须人奶,炖菜也必须人奶的王济是武帝的驸马,王浑的儿子,而甄德则是武帝的妹夫,这两个人见无法劝动武帝,于是就各自回家号召老婆出马。

  大概他们是从武帝对两个杨皇后和几个宠妃言听计从那里判断武帝是最喜欢听女人话的,才出了这招,也算刚强果决的武帝的确又有优柔寡断的一面,容易被感情所左右,但是这可能只适用于他自己宠幸的女人,不适合于自己的女儿和妹妹,因此王济甄德这一招也失败了。

  若论感情,兄弟之情能强过父子之情吗?傻儿子也是儿子啊,这种界限武帝还是分得清的。

  常山公主(女儿)和京兆长公主(妹妹)到了武帝那里就跪下了,力请留下齐王,司马炎道:“你们女人家,怎么知道国家大事,快不要在这纠缠!”

  那两个公主大概得了丈夫的死命令,长跪不起不说,还磕头大哭,这些招数不但没有打动武帝,反惹得他大怒,一转身走了。

  善于和稀泥的武帝居然如此反常,看来他这次是下了大决心了,两个公主到了这时才死了心,没奈何只得爬起来走路。

  武帝走开去了别殿,刚好碰到了值日的侍中王戎,他气冲冲地对王戎说:“兄弟至亲,我现在让齐王出镇,是朕的家事,甄德王济横加干涉,居然指使妻子来向我哭泣,我没有死,何用她们来哭?齐王也没有死,她们哭的什么呢?”

  可见武帝怒到了何种程度,他对齐王的疑忌又到了何种程度,王戎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一句话都没敢说。

  武帝既然动了这样的大怒,便无法宽恕王济甄德的冒犯,他一个诏令下来,就把这两个人降了职,王济甄德失落扫兴之下,只有各自在家与老婆相对哭泣。

  这些公子哥儿遇事大概只有哭的本事,但是人家羊?就不一样,他见武帝没法说动,就自己想办法。

  他的办法就是使用暴力,这个从小就跟武帝很好,又为武帝争夺世子之位出谋划策,立了大功的羊?,虽以奢侈出名,但能够赈贫济穷,又不嫉贤妒能,对人尽心,只是惯于不遵守法纪,因此经常遭到弹劾。这个不遵纪守法的羊?因为杨珧排斥齐王最力,就直接去找杨珧辩论是非,去的时候怀里暗藏了利刃,准备说不好就捅。

  捅不死你也叫你从此不敢再出这样的馊主意。

  对于羊?这样受宠而又不管三七二十一的人,杨珧也知道害怕,他预先就防着羊?向他挑衅,因此装起病来,不出门了。

  不出门却趴在家里算计羊?,暗地让人寻着羊?的过失弹劾他。羊?屁股上到处是屎,一抓就中,而且武帝又因他这段时间的举动生气,因此立刻又降了他的职,把个羊?活活地气死了。

  同年(282年)光禄大夫李熹也辞职告老还乡,死在家中。

  李熹博学多才,刚正不阿,不避权贵,历来被人称道,晋朝又去了一个栋梁。

  (求票求收藏。)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