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人类文明流传下来的最宝贵的两样东西,而且对现代人类产生过巨大帮助的两样宝物分别是流传于中国的《周经》和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的最古老的航海地图。
这两件宝物给现代人类的贡献以及对当代文明的发展所产生的作用是无法估量的。下面逐一介绍这两个宝物的情况。
神秘的《周易》
西方现代物理学家关注东方神秘学的焦点就是《易经》,从表面上看《易经》是一部可操作性的巫书,或者说是一部占卜推测的专用书。《易经》推测的理论根据是以阴阳消长显示永无终结的哲学思想,依据精密的数理演算,推断事物的运动规律。
这部书重视形象和数字的关系,对《易经》进行深入的研究就会发现书中包含了众多的现代自然科学概念。二进制、遗传密码、微观世界多面性和非无限可分性,还有目前仍不完全清楚的宇宙全息演化信息和共构演化信息等等。其中许多科学内容让现代科学家都无法破解。
关于《周易》成书的历史和性质有众多说法,最富有想象力的是《周易》是外星人传授给周文王。提出这个假设的是北京大学从事地理和环境科学研究的陈传康教授,因为他认为几千年前的古人绝不可能有如此深奥的思维,掌握如此复杂的科学理论。
事实上的确如此,不过这部书不是由周文王所创,更非什么外星人所传,而是史前人类文明的遗物。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中唯一没有中断文化传承的古国,中国有文字记载的连绵不断的文明史达5000年以上,正是如此才能将史前文明遗留下来的宝贵文化传承下来,才使《易经》这部宝书得以流传至今。
《易经》是中国古老的文化科学遗产,它不但在古代为中国社会和人们所利用,就是为现代科学也做出极为重大的贡献。
1930年美国天文学家汤保发现了太阳系的第九颗行星枣冥王星。随后有人提出,太阳系有没有第十颗行星呢?由于冥王星发现不久,观测数据还不精确,预测第十颗行星的努力接连遭到了失败。
当时在法国留学的中国人刘子华,下定决心要用中国古老的《易经》来破解这个难题。
刘子华并不是凭空设想,他发现太阳系的各星体与八卦的卦位,存在着对应关系。他依据这个关系,利用天文参数进行计算,证明出每一对应卦位所属星体的平均轨道速度和密度均分别为一个密值。经过反复运算,刘子华终于第一个算出了这第十颗行星的平均轨道运行速度为每秒二公里,密度为每立方厘米0.424克,离太阳的平均距离为74亿公里,按照希腊神话命名原则,在冥王星后面的叫做“木王星”。
刘子华把自己的预测,写成了题为“八卦宇宙论与现代天文”的论文,交给了法国巴黎大学,作为考取博士学位的论文。论文获得了一致的赞赏,1938年正式授予刘子华法国国家博士学位。这是中国科学家在现代运用《易经》中的八卦图,做出的震动世界的伟大贡献。
《周易》对现代科学的贡献是多方面的。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是现代电子计算机二进制的创始人,他也是在太极八卦图的启发和帮助下取得成功的。
1667年莱布尼茨在法国巴黎参观博物馆,看到了帕斯卡尔的一台加法机,引起他要创造一台乘法机的兴趣。1701年秋末,正当五十四岁的莱布尼兹为创造乘法机冥思苦索、无路可走的时候,突然间收到了他的法国传教士朋友从北京寄给他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和“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
莱布尼兹从这两张图中,受到了很大启发,他发现由坤卦经艮、坎、巽、震、离、兑到乾卦,正是由零数到七,这样八个自然数所组成的完整的二进位制层数形。八卦中的“一”叫做阳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1”,而八卦中的“--”叫做阴爻,相当于二进制中的“0”。六十四卦正是从0到63这六十四个自然数的完整的二进制数形,在数学中八卦属于八阶矩阵。应该说《易经》对于电子计算机这门现代科学,是有其特殊的历史性贡献。
《周易》对于现代医学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1973年戈德伯格提出了生物控制的“阴阳学说”,在分子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里,占有了一定的地位。他也是受了太极八卦图的启发,才提出来的。
1957年苏特兰德发现了环腺一磷,1963年普赖斯发现了环鸟一磷,二者在生命活动及疾病过程的发生发展中都起着一定的作用。
当时戈德伯格从一本朝鲜出版的汉医学中看到太极八卦图,从中得到了很大启发,认为环腺一磷和环鸟一磷,就是体内两种对立的调节系统,与东方医学中的“阴阳”相似,很可能是“阴阳”的物质基础,从而提出了著名的“阴阳学说”。
《周易》中还隐含着遗传密码,八卦中的六十四卦与生物DNA的遗传密码是一致的。决定遗传的分子有两种,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这两种结构相同,都是磷酸基、糖碱基组成。DNA和RNA中的磷酸基没有区别,只有一种。但是糖有二种,核糖和脱氧核糖。每种可以分别接四种碱基,两种糖可以得到八种。这样,每三个DNA和RNA能决定一种遗传密码,八种碱基每次取三个,重复组合只能有64种,它与八卦的结构以及生成的六十四卦一模一样。
医学家研究发现,人脑的功能形态系统与《周易》中的阴阳理论具有相似性,进一步研究又发现脑的结构其实也蕴含着八卦模式。而且八卦的数学符号与人脑的工作语言也有相似之处。所以对《周易》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开人脑的思维之迷。
《易经》中的阴阳五行学则是表现所有事物,乃至整个宇宙的组成和运动的发展规律,阴阳五行中蕴藏着无穷的秘密和力量,它将是本书主人公最强大的武器。
最古老的世界地图
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塞拉伊图书馆里,人们发现了一幅用羊皮纸绘制的航海用的地图。地图上有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赖斯的签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
赖斯是著名海盗马尔.赖斯的侄儿,一生都在海上鏖战,像他这样的人拥有一幅航海地图不算是稀奇的事情。但是赖斯的这幅地图却是一张稀世罕见的古地图,它不可能是赖斯本人或是他同时代的人绘制,这张图是复制品,它的原版是在极其遥远的古代绘制的。
在这张古地图上,准确地标画着大西洋两岸大陆的轮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也准确无误,尤其是南美洲的亚马逊河流域、委内瑞拉湾和合恩角等地都标画的十分精确。最令人惊奇的是地图上清楚地标画出这个南极洲的轮廓。
众所周知,南极洲是在1818年才发现的,然而赖斯地图上的南极洲大陆不仅跟现代地图相符,而且还画出了现在已经被冰层覆盖的南极大陆两侧的海岸线,其中尤以魁莫朗德地区最清楚。南极的这一地区被冰层覆盖已经有15万年了,也就说赖斯地图上的南极洲是根据15万年前的地理状态绘制的。
另外赖斯的地图并不是唯一的一张古地图,1339年,杜尔赛特有一张航海图,十分准确地标画着地中海和整个欧洲,这张地图也是复制品。
1531年费纳尤斯有张地图,上面标画的南极洲的大小与现代人绘制的完全一致。
1559年,另外一张土耳其地图上还画着一条狭长地带,像桥梁一样把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连接起来,而连接两地的这一地区消失了三万年了。
类似的例证不胜枚举,人们注意到这些古代地图标画的陆地是地球上几千年,甚至是数万年前的大陆图形。这些地图绘制精确,要绘制这样的地图,必须要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地的构造,球体三角学等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另外还必须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制图手段,而这一切在中世纪显然是不可能的。
1960年7月6日,马萨诸塞州魏斯欧佛空军基地,美国空军第8侦查中队中校指挥官发给基恩学院的哈普古德教授一封信函,要求教授对土耳其海军上将赖斯的地图进行鉴定。
哈普古德教授经过仔细鉴定,在回复中特别提出:地图下端所显示之地理粗细位置,与1949年“瑞典,英国南极考察团”在冰盖顶端搜集之地区资料极为吻合,此发现显示,南极洲被冰层覆盖前,已经有人对该地区进行测探并绘制成地图。
由负责绘制南极洲地图的美国空军单位发出的信函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震撼,如果南极洲在冰封之前被人测探过,那么最原始的地图应该是在很久很久前绘制而成的。
在赖斯的地图上他留下了一串字,标明了地图的勘察和绘制并不是他本人,他只是一个抄写者,是从众多的原始地图中搜集资料绘制而成的这幅航海地图。
哈普瓦特教授经过了多年潜心研究,搜集赖斯提到的古老而又原始的地图,最后得出一个结论,他强调说:目前已经有确凿的证据显示,早在公元前4000年之前,整个地球已经被一个具有高度技术,至今仍未被发现的神秘文明彻底勘探过,并且绘制成地图。
哈普瓦特教授在其研究过程中曾经有个重大的发现:一幅刻在石碑上,绘于公元1137年的中国地图。
这幅中国地图呈现出的精确经度,跟哈普瓦特教授研究过的西方古地图完全相同,上面也有类似的坐标方格,采用球面三角学的方法绘制。
经过仔细的检视,哈普瓦特教授发现中国地图与欧洲以及中东地图有太多的相似点,以至于不得不承认,这些地图都出自于一个共同的根源。
这幅中国地图的发现,再一次让科学家们看到了一个科技相当进步,如今已经失落的文明遗留下来的痕迹。至少在某些方面,这个消亡了的文明跟我们的文明一样先进。它的绘图家们能够使用体系完备的科技、方法、数学知识和精密仪器,对几乎整个地球进行勘探和测量。
这幅中国地图也显示,这个古文明留给现在人类的文化遗产是“全球性“的,一笔价值难以估计的遗产,不仅仅包含先进的地理知识,对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作用,特别是航海技术……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