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七曜芒寒


本站公告

    刚才的局面,林一飞肯定是活不了而且还会死的很惨,但燕莎公主却是未必。蓝狐他们如若不是为了先消耗她的功力想办法将其生擒,恐怕也就不会白白的搭上四条人命,这一点林一飞是很清楚的。

    疼痛继续袭来,勉强支持着跪在地上的林一飞已经忍不住开始呻吟出声了。玉罗刹见状素手微抬,一粒白色的药丸从她的手中飞出,好像被人用手托着一般,不急不缓的送到了林一飞的面前。

    东西还没飞到,香气已经扑鼻而至。林一飞知道那一定是救命的灵药,连忙伸手接住,毫不犹豫的放进嘴里。

    药丸入口即化,清凉的感觉顺着喉咙一直流到肚子里。说也奇怪,服下那药丸之后,身上的疼痛虽然没有完全消除,但已经帮他减轻了很多。

    玉罗刹向着博格达山的方向看了一眼,心有不甘的对两人说道:“林少侠、燕莎,我们先回宫再说吧。”

    林一飞听完之后,心头暗喜,知道刚才那一宝,自己果然压对了地方。听说玉女宫从来就不收留任何男宾,自己如今能够有此荣幸,还多亏了这身上的伤势。

    功能活死人肉白骨的回春丹,对他的伤竟然只能起到一点缓解的作用,玉罗刹不禁秀眉微蹙。看出林一飞的伤势不简单,只好打消了马上赶去博格达山的念头。徒儿既然已经脱险,救她的人又重伤在身,去找童林报仇的事情也只能先缓一缓了。

    当初收到燕莎落入翠胭盟的消息时,虽然明知道是一石二鸟之计,但在没有任何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前往营救。

    因为闭关期间修成的御剑飞行之术还要再花上一段时间的练习,所以没有立即动身。她打算一个人独自前去,到时候既能迷惑敌人,又能节省路上往返的时间。就算被人利用,也可以很快的赶回来。

    就在她临行之时,宫里突然又发生了一件事情,让她重新改变了计划。决定,先到博格达山去探一下虚实。

    之所以让她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因为有人把一张信签,神不知鬼不觉的贴在了玉女宫大堂的墙壁上。内容是告知:“公主被童林抓到博格达山的消息,上面还详细的说明了公主被拘禁的位置。”

    玉女宫虽然不能说是铜墙铁壁,但防范之严密,却也不是个让人来去自如的地方。如今竟然出了这样的事儿,令玉罗刹自己也感到惊诧不已。

    幸好她当初在玉女宫内设下了禁制,经过检查之后发现,原来是有人用土遁之术由地下潜入宫内。

    能突破外层禁制,深入到玉女宫的大堂。其土遁之术,绝对称得上高明了。玉罗刹soudu.org扳开手指,整个江湖上,也只能想到一个人----“土尊者”。

    可是,这位百多年前的武林奇人。就算现在仍然活着,又怎么可能到玉女宫来做这样的事呢?

    之前那个翠胭盟的底细,目前还没有弄清楚,但这次的消息却是和那个童林有关。鉴于燕莎在苗疆曾经与一统教为敌,所以她推测,人还是被童林抓走的可能性大一些。

    博格达山距离玉女宫很近,无论消息是否属实,都可以很快见到分晓。所以她权衡再三之下,还是决定先到博格达山一行_4460.htm。

    也是燕莎命不该绝,玉罗刹使用御剑飞行之术的时间还短,只能小心的在低空飞行。路过他们上空的时候,正巧看到了两人被围攻的情景。

    在燕莎即将命丧如意飞环之下的危急时刻,从空中落下施展“姹女大法”替她出手解围。

    同样是“姹女大法”,到了玉罗刹的手中与凌云仙子使用的效果却是天地相差。

    当然,这主要是功力悬殊,如果凌云仙子也具有玉罗刹同样高的功力,那玉罗刹虽然是师傅,恐怕也要甘拜下风了。其中的玄妙在于,虽然都是女子修炼,但“姹女大法”却是需要破身之后,才能发挥出其最大的威力。

    玉罗刹控制林一飞孤注一掷的飞环,看似轻描淡写,其中的惊险却让玉罗刹着实费了一番脑筋。

    “姹女大法”中的“圆转如意诀”,不仅可以将燕莎在如意飞环之下安全救出,而且还能牵引飞环杀光敌人。

    之所以这么伤脑筋,主要是因为运用“姹女大法”之时,心头必须要旖念丛生才行。而她至今却仍然是处子之身,玉女心法又已经修至第十二层,早已达到了春心不动的境界。所以用出来时,红光掩映之下,娇面上却是一派宝相庄严。虽然对修为不会有任何的影响,但心里还是感觉有点别扭。

    ※※※

    三人回转玉女宫暂且不提,单说文秀。因为有过一次被玄冰封住的经验,所以这次虽然被深埋于沙土之中,内丹的运行却是轻车熟路。在呼吸完全停止之后,内丹也随即离开了他的身体。

    人活着时肉身因为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变化的影响,内丹放出之后需要面临很大的危险;人“死”之后,反而可以让内丹无牵无挂自由的运行。

    当然,这也不是谁都能够做到的,像文秀这样身具道胎,可以用内丹的灵气让自己的肉身获得重生的人毕竟不是很多。

    周围的沙土对他的内丹并没有造成任何的障碍,就和当初由玄冰之内钻出时一样,感觉自己好像已经变成了一粒沙尘般,随风而舞,自由飘荡……

    原来的存身之处此时已经变成了一座很大的沙丘,文秀没想到风暴的威力会如此巨大,如果童老伯现在没有失踪,我们两个真不知道能否逃过被活埋的命运?

    突然文秀感到远处传来一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内丹不用招呼,已经循着那股气息飘然而去。文秀知道那一定是童老伯离神诀所修炼的道家正气,虽然被邪法所蔽,但他的内丹却可以毫无阻挡的感受到。

    他现在的修为,已经跟之前不可同日而语了。千年石乳的精华完全被身体吸收之后,足可抵得上修道之人近十年的修为。再加上两仪真经本就是道家的正宗心法,所以两仪真气功力的大幅提升,使得其内丹一下子突破了第八层的境界,进入到了第九层。

    虽然离十二层魂游太虚的圆满境界,还有很遥远的距离。但现在文秀的内丹已经由最初的一小团灵气,转变成了有头、有躯干的“灵体”(内丹开始成形以后没有成为元婴之前的称谓)。这已经初步具有了两仪真经第十层----“分身”(元婴)的雏形。

    文秀在不得已之下,置之死地而后生,没想到正好符合了修行之人排除一切动念,如活死人一般。不为外事所扰,的修大行之法。进入到一阳初动本无心,有心拨动指南针,得个牛眠藏气穴,活墓莲开七朵金的境界。

    灵体在如刀的风沙中丝毫不受影响,就好像鱼儿游在水中一样。正当他离那股熟悉而又亲切的气息,已经越来越近的时候,突然,一丝危险的感觉让他不得不停下来。风沙弥漫中,一道黑幕出现在远处。

    风沙就像溪水流过露出水面的石头一样,刚触及到黑幕马上就绕行而过。文秀没想到敌人的邪法如此厉害,竟然可以和风暴相抗衡。虽然无法看到里面的情况,但能知道童老伯还活着,他就已经很高兴了。

    前面既然有危险,文秀只好让灵体先返回肉身再说。他明白只有将道法练成,才有可能将童老伯从敌人的手中安全救出。

    有过上一次从玄冰之内死里逃生的经验,此时真气运行起来倒也是轻车熟路。只不过,这次困住自己的是沙土。虽然不能像对付玄冰那样从内向外的将其炼化,但他相信只要运用斗转星移,就完全可以让身体从沙土中穿出来。

    在灵气的作用下,身体开始逐渐的恢复了知觉。一切果然都按他预计的那样,心神好像被插上了翅膀一样,不断的向外界自由的扩散着。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舒服,感受不到一点的压抑。

    死与生仅仅一步之遥,文秀没想到其中竟然有着如此奇妙的感觉。上次虽然也是由死到生,但却因为急于脱困,一心只想着运行纯阳真气融化玄冰,而没有细细的体会其中的滋味。

    这次是有意为之,情况自然不同,所有的一切都令他充满了惊喜,隐约中似乎已经抓住了很多重要的东西。感觉自己变成了一只即将破茧而出的春蚕,正聚集自身所有的能量,在茧内不停的涌动,不断的冲击……

    突然,他发现情况和预想的有点不同,在运用了斗转星移之后,身体竟然没有穿出沙土。除了经脉内飞速运行的真气之外,并没有上次那种神奇的道法出现。

    怎么回事,为什么没有出去呢?刚才明明已经把握到了那种突破一切阻碍的力量,为何结果会失败呢?

    仔细回想上次使用斗转星移时的情景,心法绝对是没有问题,难道是……他突然明白了其中的差别。刀诀是配合刀招来使用的,必需有一些动作来配合。那一瞬间,虽然短暂,但必要的步骤却是不能省略的。

    自己如今已经被沙土死死的困住,就连一根小手指都动不了一下,更别提什么招法了。突然之间,文秀感到一阵发冷,心里一下子凉了半截。没想到,自己这次竟然是自掘坟墓,那种重生的喜悦已经完全转变成一种痛苦。

    灵气被大量的消耗,如果肉身不能在短时间内脱困,等待他的将是真正的死亡。灵体还没有修成元婴,即便丢下肉身独自逃出去,那也只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灵气消耗完之后,也就彻底的消失了。

    没想到聪明反被聪明误,不仅道法没有练成,连命也给搭上。此时他的身体已经恢复了知觉,如山的压力,让他感到身体好像要被压扁。眼耳口鼻被埋在沙土中,更是让他难过得要命。

    刚才的那种奇妙的感觉已经不复存在,生命正一点一滴的抽离他的身体。求生之心已灭,文秀此时已经是万念俱灰。死对他来说已经不算陌生,前一次被困玄冰时,第一次尝到了由死到生的滋味。如今在短短的几个时辰之内,他就经历了由生到死、由死到生,马上还要再由生到死……

    如果说这世上真的有轮回的话,那他已经拉着自己在生死的关口往返了几个来回。虽然还只是一个十多岁的孩子,但这样的经历,却已经让他历尽了苦难。除死无大事,文秀的心不再有一丝的波澜。

    春蚕之所以能破茧,并不是它知道生的意义,不知有生焉知有死?只有不知生死,它才能在茧内安养生息,时日一到自然会破茧而出。一切皆自然,虽生不知生,犹如死人,不识不知,任凭天断。

    生者死之根,死者生之根,正当他感到彻底绝望之际,一丝清凉突然发于脑际,如醍醐灌顶般,让他迷茫的思绪为之一清。

    “ 离神决在关键的时候,终于体现出了它的妙用,心头浮现出百变残影刀诀上的一段叙述:“七曜者,在天为北斗;在人为,眼、耳、口、鼻七窍。天空有阴晴,不是夜夜都可见北斗。人也是一样,也有七窍皆昧之时。

    目昧即不明,耳昧即不聪,口昧即不爽,鼻昧即不通,心昧即不真。

    但心不乱即真矣,目不昧即明矣,耳不昧即聪矣,口不昧即爽矣,鼻不昧即通矣。

    北斗昧,虽然损其光,但无法改其行;七窍昧,虽然阻其感,但无法变其心……”

    这些句子,往日虽然看过,但却没有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如今想来却是字字千钧、发人深省。此时的文秀已经将心中的生死之念完全抛开,不经意间达到了“灵关湛湛,不留一物”的悟道妙境。虽处砂土之中,但天空中的七点星芒却隐约可见,好似有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他与苍穹中的北斗紧紧相连。

    动了,文秀的身体竟然可以移动。眼睛也可以看出很远,鼻子嘴巴可以自由的呼吸,耳朵更是连地面上风沙的声音都能听得见。

    转瞬之间竟然发生了如此奇妙的变化,文秀自己也感到惊诧不已。他再一次的体会到了那种破茧而出的能量,感觉自己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沙土之中。

    不知道这是不是所谓的土遁之术呢?如果这就是土遁之术,那么传说中的十三种遁术自己岂不是都可以运用了?

    文秀现在的想法,其实并不是在做梦,他本身已经具有了道胎,所欠缺的仅仅是道法具体的运用而已。以他目前的修为,类似十三遁术的道法完全能够轻易的施为。

    遁术是种道法,修炼的方式有很多种。像魔魂使用的风遁,就是以药物为辅助达成的。因魔魂噬心大法是那种损人利己的邪功,所以他施展之时才会伴有黑雾发生。当然如果不是放出内丹、灵体或元婴,普通人的眼睛也不会得见。但这样做是很冒风险的行为,像文秀这次只能说是幸运,如果魔魂不是将他估计得太高而过于小心,恐怕他的道胎早就已经落入魔掌了。

    除了用药,还可以用符,用咒。这两种方法可以分开应用,也可以结合到一起。前提是,要根据修道之人自身的修为来选择。这两种方法,也是一般的修行之人最常用的法门。只是这两种遁术虽然简单易学,但应用起来却很烦琐。真正用之对敌,很容易在施法的时候为敌所乘。因此,相对来说并不高明。

    文秀现在所修炼的方式,在诸多法门中算是最特殊的一种,也是最难领悟的一种。用的是心力,心神能通而发。这样练成的道法,显然是可以达到收发由心的最高手段。当然,文秀能得到这些,个中的痛苦却也是别人所无法体会的。

    乌云散尽,肆虐的狂风终于停了下来,飞舞的沙粒此刻都静静的躺在那里,形成一道道美丽的波纹。夕阳的余辉随意的披撒在上面,把整个沙漠变成了一片金色的海洋。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