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孤城道:“我就是剑。”
西门吹雪道:“你知不知道剑的精义何在?”
叶孤城道:“你说:”
西门吹雪道:“在于诚。”
叶孤城道:“诚?”
西门吹雪道:“唯有诚心正义,才能到达剑术的颠峰,不诚的人,根本不足论剑。”叶孤城的瞳孔突又收缩。
西门吹雪盯着他,道:“你不诚。”
叶孤城沉默了很久,忽然也问道:“你学剑?”
西门吹雪道:“学无止境,剑更无止境。”
叶孤城道:“你既学剑,就该知道学剑的人只在诚于剑,并不必诚于人。”
这一段经典剑道论述充分展示了叶西二人对于剑道的不同观点,学剑之人是诚于剑还是诚于人?是武侠中一个很重要的命题。就中国武术来说,习武之人,武德为先。武德之人纵然武功高强,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但武侠中的武道与武术并非一个概念,武道是艺术的暗喻,而并非现实武术的表述。金庸也曾经讨论过这个类似的命题。周伯通是金庸武侠中绝顶的武痴,金庸通过王重阳之口告诫周伯通,尽管周伯通天资极佳,且爱武成痴,但仅仅局限于武学之中,悟不得大道,也就无法达到武学的最高境界。古龙的本意也是如此,这样巧妙地将武道艺术与侠义伦理结合起来。但剑术的巅峰到底是通过诚于人还是诚于剑来达到?如果把剑术作为艺术的暗喻,剑道的巅峰与人道是否有着真正的联系。金庸通过周伯通讨论的答案是有联系的,按照儒家的理论:月映万川,大道归一。武学之道最终还要归结到大道来上,归结为一种伦理道德。而古龙只是通过西门吹雪口头上认为是有联系的。但从决战的结果来看,西门吹雪的答案未必正确。叶西决战!
决战紫禁之巅其实是成色不足的。两人都没有能够发挥出完全的实力,西门吹雪有情,叶孤城心中有愧,但就剑道的表现来看叶要优于西。从生死的角度看西门吹雪胜,从胜负角度看叶孤城才是赢家。诚于人者败于诚于剑者,就与侠义伦理形成了微妙的悖论。叶西二人天各一方,交辉于江湖之上。叶孤城于海上白云间偏执追求者剑道的完美,西门吹雪中途退出,过上了平凡人的生活。叶孤城应该已经成为剑道上的最高者,此时恐怕与西门吹雪的决战也已经无法再推进叶孤城剑道上的完美,以致无法真正引起叶孤城的热情。
叶孤城孤独地站在剑道的高处,因为对手实际意义上的不复存在,“天外飞仙”成为叶孤城无法突破的完美。
叶孤城选择帮助南王府谋朝篡位的原因比较特殊,在叶的粉丝眼中很不可思议。
魏子云道:“城主在天外,剑如飞仙,人也如飞仙,何苦贬于红尘,作此不智事?”
叶孤城道:“你不懂?”
魏子云道:“不懂。”
叶孤城冷冷道:“这种事,你本就不会懂的。”
魏子云,“也许我不懂,可是……”他从未发觉叶孤城有过人类的爱和感情。叶孤城的生命就是剑,剑就是叶孤城生命。只不过生命本身就是场战争,大大小小,各式各样的战争。无论是哪种战争,通常都只有一种目的胜。
叶孤城参与南王府的大阴谋的动机是什么?金钱美女这种低档次不用说了,也未必是所有强人心中渴望的权力。
叶孤城不同于上官金虹和木道人。上官金虹武功天下无敌,我觉得他还是局限在技术层面上,权力才是他的欲望罂粟。木道人雄才大略,但更多的是为了满足早年的缺憾。或许是叶孤城把这场阴谋作为他剑道上的一场战争与挑战,以验证和追逐更加的完美,即使这种挑战充满了毁灭的风险。叶孤城与皇帝论剑也非常精彩:
叶孤城道:“拔你的剑。”
皇帝道:“我手中无剑。”
叶孤城道:“你不敢应战?”
皇帝微笑道:“我练的是天子之剑,平天下,安万民,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以身当剑,血溅五步,是为天子所不取。”
他凝视着叶孤城,慢慢的接着道:“朕的意思,你想必明白。”叶孤城苍白的脸巳铁青,紧握着剑柄,道:“你宁愿束手待毙?”皇帝道:“朕受命于天,你敢妄动。”
皇帝的那段话似乎是从《庄子?说剑》中化用的。
叶孤城苦苦追寻的剑道完美,最终成为匹夫之剑对决天子之剑的落败。叶孤城视剑如命,诚于剑而不必诚于人,不同于西门吹雪追求侠义的剑神,以自我毁灭的偏执追求剑道的极致。每个人身后都有一条鞭子,而叶孤城身后的鞭子是剑。将生命之弦绷紧到极致,以致在碰撞伦理的禁制中断裂。在对手的惺惺相惜中,在粉丝的仰慕叹息中,在朋友的敬重惋惜中!
叶孤城在剑道的高处俯视众生,轻声道“你不懂”,旋而纵身一跳。
皇帝道:“卿本佳人,奈何从贼?”
叶孤城道:“成就是王,败就是贼。”如果叶孤城仅是天下争霸的枭雄或者英雄,技不如人,死而无怨。但是叶孤城实际上是剑道上的亡命徒,纵身一跳,或是到达剑道的更高层,或是粉身碎骨。
即使政治上败于天子之剑,道义败于西门吹雪的诚于人,已为鸡肋蛇足的决战,还是证明了他是独一无二的天外飞仙,他那个时代剑道上的最高处。天外飞仙的绝代风华,锋芒般灵魂的惊艳妖异,在粉身碎骨中成为绝唱,旁观者不知是应该感到惋惜还是庆幸。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