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珍彩学艺


本站公告

    “不过,你老是这么下去是不行的,从今以后要读些书,并且学些工啊什么的。”母亲可以说是一个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工也是出类拔萃。“等你以后长大总是要嫁人的,如果连给夫君做件衣裳都不会,岂不是要让人笑话?”珍彩认为母亲说的有道理,虽说她是个大学生,可是她的专业是英语,在这里完全用不到,像是这里用得到的,又根本没有机会学。还好穿成七岁娃娃,还能从头开始学,珍彩兴趣广泛,向来是好学之人,于是开开心心的答应了。

  珍彩母亲不是没有想过把儿培养成一个才,可是书读得越多,期望也就越高,而以现在自己和儿的尴尬身份恐怕将来无法达到。为了避免儿将来对自己的命运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所以,她认为儿能认一些字,可以自己写家书就可以了。另外,工和厨艺是要学的,要不然会被夫家瞧不起。还有就是古琴,这是古代子打发无聊生活的最常用办法。

  于是,教学内容就定为:三字经,古琴,工和厨艺。古琴,工和厨艺,自然由母亲亲自来教导;母亲想请一位夫子教珍彩读书,珍彩却不想,最终母亲妥协,由她包揽所有科目。

  珍彩初学三字经

  珍彩是能猜出一些繁体字的,但还是有好多都不认识,而且它们释义也很奇怪,有了母亲的教导,正好弥补了这个不足。

  “人之初,本善;相近,习相远。”

  “娘,这是什么意思啊?”

  “小彩认为呢?”

  “不懂。”

  “是指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生活环境不一样,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

  。。。。。。。。。。

  读书还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那就是习字。用四个字形容珍彩的字再合适不过——惨不忍睹。在现代,字写得好坏,并不是特别重要,只要写出来别人能认识就行了。而珍彩也一直没有机会上书法课。

  “写字的时候,身体各部位需要协调配合。一点一画,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所以要做到头正、身直、肩平、胸舒、臂开、足稳。”

  “如何做到这几点呢?”

  “头正:要求头部端正,略向前倾,目光注视着笔处,双眼与纸面保持一尺左右的距离;身直:就是身子坐直,腰脊挺起,这样下笔才沉着有力;肩平,就是双肩自然放松,保持平衡,切忌一高一低,一前一后;胸舒,就是胸部舒展,与桌沿保持一拳左右的距离;臂开,就是双臂自然地左右舒展放开;足稳,就是双脚左右分开,稳踏地面。两脚分开的距离,大致与肩宽相等。”

  “娘,我这样对不对?”

  “非常好。”

  “一个笔画的书写一般都包括起笔,行笔和收笔,我们先学怎么写长横。娘亲喜欢柳公权的书法,所以我们先从柳公权学起,等到你长大了,还可以在找你喜欢的书法家模仿。”

  “好。”

  “写长横的时候,有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切笔直下,然后提笔,再后折峰后中中锋行笔,紧接着向右提笔,顿笔,最后提笔、园转收笔。”母亲细心地讲解。

  珍彩初学红

  “小彩,娘记得你已经可以自己缝沙包了,现在还记得怎么缝的嘛?”

  “记得。”珍彩虽说是现代人,但是定个口子,补个袜子或是做个套袖什么的是没什么问题的。“娘亲,我想学怎么绣并蒂莲。”

  “可以啊。现在最有名的绣品莫过于‘四大名绣’:苏绣、粤绣、湘绣和蜀绣。”母亲拿出她的一件白底淡蓝玉兰的旗袍,“这是苏绣。”

  “好漂亮。娘,我什么时候能绣成这样?”

  “这些绣品已经是出神入化了,如果没有个十年绣工,是达不到这种境界的。”

  “啊,要那么长时间啊?”

  “现在开始学,应该能赶得上出嫁前自己绣嫁衣。”温婉的母亲居然拿珍彩开涮了。

  “娘亲。”

  “好了,我们今天先学习直针,用垂直线条,在纹样的这边,绣到那边。线路朝一个方向平列,施单纯,同时需注意边口匀整。来,你试试。”

  珍彩初学古琴

  “琴一般长约三尺六寸五,象征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也有的说象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一般宽约六寸厚约二寸。琴最早是依凤身形而制成,其全身与凤身相应,也可说与人身相应,有头,有颈,有肩,有腰,有尾,有足。”母亲开始介绍古琴。

  珍彩这才明白,原来古琴这么有学问。接着母亲开始讲解古琴的每一个部分,由“琴头”讲到“琴尾”。

  “七根琴弦上起承露部分,经岳山、龙龈,转向琴底的一对“雁足”,象征七星。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

  “娘,我都记不住了”珍彩是小孩儿,按说应该连一年有多少天都应该弄不清楚的才对。

  “没关系的”母亲笑了。“娘说的这些现在不用全记住,等到以后我再慢慢教你。”

  “现在这些才是要记住的。看娘的手指,对,就是这样。”珍彩学着母亲的样子,开始让琴弦发出声音,母亲奏出来的是天籁之音,而自己弹出来的则让人顿时脾气暴躁——噪声,直接影响心情。

  学了近一个时辰,指法是听明白了,就差练习了。

  珍彩初学厨艺

  “小彩想先学什么呢?”

  “桂糕”珍彩冲口而出。母亲做的桂糕是珍彩的最爱,学厨艺当然要先捡自己最爱吃的学。珍彩也不会做菜,她只会包饺子,烙肉饼,因为珍彩喜欢吃饺子和肉饼。所以说兴趣爱好是人学习的最好动力。

  “糕点呢从工艺上一般分为:油酥类、混糖类、浆皮类、炉糕类、蒸糕类、酥皮类、油炸类和其他一些类别。面粉或米粉、糖、油脂、蛋、乳品等为主要原料,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和炒等方式加工制成。”

  “娘,我最喜欢吃桂糕了,我们先做桂糕好不好?”珍彩向母亲撒娇。

  “首先,糯米粉放一升半,粘米粉放一升,以后按照的比例混合就行了。然后,慢慢加入水混合成比较粘稠的粉浆。这之后,拌入糖、桂,搅拌成粘稠适度的粉浆,然后倒入抹好油的模具内,放入已经开锅的蒸锅内蒸一刻钟左右。”

  “娘亲,我已经闻到味了。现在能吃了吗?”

  “我怎么会有你这样一个馋嘴的儿呢?”珍彩做了一个鬼脸。“还不能吃,要稍微晾凉。”然后母亲将桂糕扣出,又浇上糖桂汁,“现在可以吃了,小馋猫。”

  就这样,转眼间,珍彩已经穿越了近三个月了,天气越来越冷,北京城进入了冬季。清代北京的冬天可真冷啊,尤其是十二月份。这一天,天空飘起了鹅毛大雪,没过多久,北京城就变成了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珍彩被母亲包裹地像是一个粽子,但还是觉得有些冷,即便屋内生着炉子,还有暖手的手炉。珍彩开始思念暖气、空调和暖手宝。后两种,这个年代是肯定做不出来的,暖气似乎还有可能。暖气的原理没有那么复杂,复杂就复杂在他的安装上,倒不是说找不找得到手巧的人把它做出来,而是珍彩才七岁,要是做出这个,绝对就被传成神童之类的了,这就意味着珍彩就没有平静生活的结束。

  进入冬季起,母两个很少出门,差不多都是在院内活动,但是每个月还是要去逛几次街的。芷兰兄俩也经常过来,大部分时间都在狼吞虎咽的吃珍彩母亲做的小点心。珍彩有时怀疑,他们是不是就着来找珍彩玩儿的幌子来蹭吃蹭喝的。

  鞭炮声起,过年了,到了康熙三十八年。珍彩也长了一岁,这是她在清代过得第一个新年,家家张灯结彩,处处洋溢着喜庆的氛围。珍彩也放鞭炮,她小时候就喜欢放鞭炮,但是又怕嘣着自己,于是就想了一个办法,拿一根长竹子,前面绑一根蜡烛,再点上蜡烛。这样既可以点燃鞭炮的火信,离它又有一定距离,基本上不存在任何危险。现在依样画葫芦,开开心心地放挂鞭,烟还有双响。珍彩的母亲已经算是很开明的了,珍彩小时候放鞭炮的时候,妈妈就曾经说她没有孩子的样子。这个母亲却只是感叹珍彩越来越像是男孩子了。

  珍彩已经来清代一年多了,这一天,天空有些阴沉,似乎一会要下雨,但是丝毫没有阻止她去那个带她来这个世界的池塘,在那里她恰巧遇到了一个少年。这个孩子很伤心,离池塘还有很远的时候,就听见一个男孩儿一直在呼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