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梧州城


本站公告

    梧州距离戎圩大约有十二公里,虽然不算太远,但按帆船的速度,再加上黄大林沿途慢慢地漂流,还是走了差不多一个时辰,才走到了浔江的尽头,浔江在这里与在桂林流下来的桂江汇合后,就改称为西江,并在下游十来公里的地方流进广东境内。

    帆船逐步地靠近两江的汇合处,此时船上的水兵都开始紧张了起来,本来虽然湍急但还算很有规则的江水此时开始变得有点杂乱无章,两条江水的汇合,让水流变得异常复杂,几名水兵把船驶近北岸,到了桂江口的位置,船顺着水流不断地加速,在桂江中间的位置甩头进入了清澈碧绿的桂江。

    梧州,广西的东部重镇,距离广东交界只有十来公里,到了现在,也许留在人们记忆里的,也许就只剩下了那可以轻易地淹到三楼的洪水了,如果你现在剩船来到梧州,你会看到一座高大而且颇有气势的,富有现代气息的防洪大堤,这座建成之初曾被喻为将让梧州的洪水成为绝唱的大堤,却在他建成刚满两年的二零零五年,就被那年到来的洪水轻而易举地漫堤而过,形成了一道连绵五公里长的人造瀑布,那年黄大林正好随部队来到这里抗洪,亲眼目睹了这一惊涛骇浪的情景,可当时他也看到了当地人的另外一面,正当全国人民都在为梧州感到提心吊胆的时候,当地人对那漫堤而过的洪水却并不是十分在意,在距离大堤不远的地方,几位老人正在休闲地打着麻将,在高水位地区的人在照常逛街购物,茶楼酒馆照样爆满,兴高采烈的人们拿着相机对准人工瀑布在拍照留念,这些都是当年CCTV的记者在现场拍到的镜头,如果现在你在百度上打出梧州洪水搜索一下,你还可搜索到不少人工瀑布的照片。

    现在黄大林来到这一百多年前的梧州,这时候是广西最大的城市,虽说是全省最大的城市,实际上也只不过是弹丸之地,几万人几乎就挤在只有不到两平方公里的一个小城区内,不过你别看他小,可他的历史并不算短,而且在黄大林来到这里的这个年代,就是这毫不起眼的弹丸之地,却令人难以想象地支撑着广西几乎六成以上的税银,正因为他的小,人口也是相对的密集,城内城外也都显得相当拥挤。

    城墙包围的梧州城只是梧州的高水位的地区,城墙依山而建,有五个城门,东西两个城门靠近码头,其余三个城门连接着城外的街道,守卫并不算严,城内除了州府衙门以外,大多是些富商豪绅的住宅,用现在的话来说,这里只是一个高尚住宅区,仅有的几条街道虽然不算得十分的繁华,但却古朴幽静,原来这时的人们也是知道洪水的厉害的,在城墙之内,即使是遇到黄大林在另一个年代看到的那种漫堤而过的洪水,也无法越过这里的城门。

    而梧州的繁华的地区却是在城外,那里地势比城内要低十来米,这里是一年三小淹三年一大淹的洪水的淹没区,不过这里的人似乎并不介意,还是把那些什么商号戏院酒楼建在这个地方,其实他们也并不是没有防洪意识,他们生活在这里自然就有活在这里的招数,到了这你就可以看到,这里的商铺大多建得异常高大,在二楼临街一面,都设有出入的通道,所有的商号甚至普通的住户都备有长梯子,一些大的商号还自备有小船,一旦楼下被淹,他们就把不能淹的东西搬到二楼,在通道口树上长梯,改在二楼的通道出入,然后在楼上照常营业。

    在这些临街铺面的后面,是迷宫一样的小巷,梧州的大部分居民居住在这里,每年洪水来临,家里建有楼的,就自行搬到楼上,没楼的他们会撤到高水位的庙宇,学堂,甚至到城里的某个能遮风挡雨的街道旁贴一张西水借用的字条,即可在那呆上几天,那里也没有城管把他们赶走,住在城里的豪绅对此也是见怪不怪,洪水退去后他们也不会赖在那里不走,大多会很自觉地搬回家里去住。

    黄大林是在西门码头上的岸,这是个最靠近城门的码头,上岸以后就被已经守候在这里的何富贵接到了城内,因为进入梧州的通道并不是太多,进出这里主要依靠水路,而且整个梧州两面是水,背后靠山,这里的城防也与别的地方有点不同,城防的重点并不在城门,而是在几个码头附近,来了这里,自然要巡视一下这里的城防,对这次巡视黄大林倒是挺用心的,这里的城防,主要是对水路的防守,包括了东西北面三个方向,各设有城防工事,东面有两门红衣大炮,西面和北有一门,在城墙的后山上设有一个营房,走马观花般的转了一圈,给黄大林看到的是有点失修的城防工事,懒散的城防士兵,虽然从梧州的地形看,属于易守难攻的地方,要保护好这座城市,单靠他属下的一千来人,几十条船,感觉有点兵力不足,若是真正受到攻击,也许真的会措不及防。

    回到何富贵的营房,此时知府陈瑞芝已经等在这里,见到黄大林自然要客气一翻,原来陈瑞芝得知黄大林到了梧州,已经吩咐手下在粤西大酒楼定好了酒席,现在亲自特地过来是邀请黄大林去赴宴的客气一翻后,只听他说:“黄大人有口福啊,刚才酒楼里传了话来的说,今天有船家送了条四尺多长的鲟龙鱼过来,这种鱼可不是那么常见,那么大的鲟龙每年只能见到一两条,现在单等大人过去时把它给杀尝个新鲜,而且刚好有个佛山戏班今天到了这里,听说戏班里那武生的攻夫十分了得,晚宴过后一起过去看戏。”

    有戏看阿花与惠芳自然也要跟着一起去,十几号人分乘几顶轿子,一起到了粤西酒楼,这粤西酒楼就建在南门码头附近,酒楼老板看到知府大人也到,当下吩咐了几_4460.htm名伙计到了河边,把那条鲟龙抬回酒楼,黄大林几人听说居然有那么大的一条鱼,自然也要支看过究竟。

    过了一会,只见四名酒楼的伙计抬着一条用鱼网网着黄色的大soudu.org家伙走上了码头,那条鱼足有一米多长,重少说也有一百多斤,众人见了都啧啧称奇,只是黄大林却认得这条鱼,赫然是一条中华鲟,在他的印象里这鱼可是生活在长江的,却没想到在这居然也能看到,按他所知道的知识知道,这条鱼起玛也有三十年的年龄,在另一个年代,可是一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实还有一点他是不知道的,这种鱼并不是他想象中的那样珍贵,远不是什么濒危珍稀野生动物,之所以珍贵也许是它名字在作怪吧?

    不过不管它是否是珍稀动物,在这个年代是不可以阻止别人去把它宰了吃的,而且身旁的陈瑞芝还在涛涛不绝地给他介绍这种鱼的吃法,等到做好的鱼端上来的时候,黄大林入口一试,果然这鱼是鲜美无比,口感比三?鱼还好,而且这鲟龙鱼连骨头都是脆的,可以连肉带骨一起吃掉,这种美味的食品,也难怪它会成为保护动物。(未完待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