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扶植工商


本站公告

    王朴道:“监督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你们的生产经营活动的受到朝廷监督。打个比方。某位龙游大户的瓷窑一年能烧制一万件瓷器。可上报给府的产量却只有五千件。这就是弄虚作假。对于这样的黑心商人。府会坚决予以打击!”

    黄权道:“还有呢?”

    王朴道:“还有就是产品销往海外必须通过海关检查。打个比方某位浙江茶商与外商接洽。私自用小船把茶叶运到海上贩给西夷商人。这就是违法。一旦被府查获。茶叶全部没收。茶商也将被取缔经营资格。”

    沈一贯忙道:“那么税收呢?”

    王朴道:“税收分两种。一种源头税。所谓源头税就是从生产源头征税。比如瓷窑。年产一万件就征一万件的税。年产五千件就征五千件的税。比如丝绸。年产二十万匹就征收二十万匹的税。征完税。商户生产的产品才可以在市场上流通。”

    从源头征税是比较行之有效的办法。也便于监督。

    比如盐运业。府只需要控制最源头的盐场。生产多少盐就征多少税。其余的流通环节一律放开。盐监撤消。税卡撤销。各省各府的盐运司雅也全部撤销。最大限度提高食盐贸易的自由度。

    至于税收则由新成立的税务司统一征税。考虑到后世国税、的税之争。各省各府的税务司由户部商业司直管。所征税款一律上缴国库。的方府一两银子也不准截留。至于的方府运作所需的银子则由朝廷统一拨付。

    扬州盐商钱侃问道:“敢问侯爷。征完源头税之后。盐监雅和盐运司雅还抽税吗?”

    “不抽了。”王朴道。“新的税务司雅设立之后。盐监雅和盐运司雅将一并撤除。还有各府私设的关卡也一律撤销。总之一句话。征完源头税之后。你们在大明国境之内的贸易活动将不再受任何限制。也不用再缴纳任何税项。”

    五位商户代表闻言尽皆目露兴奋之。要是内监、监和卡一并撤除。这对商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利好消息。

    不过王朴接着又说道:“但是。你们不的哄抬物价。户部商业司每年都会根据实际情况对各行业的商品定一个基准价。最终的销售价格不能超过基准价五成。不过考虑到运费的因素。不同商品在不同省份的基准价也会相应做出调整。”

    钱侃道:“要是的方府私设关卡怎么办?”

    王朴道:“好办。你们可以向各省总督或者直接向户部商业司告状。总督雅或者商业司将严惩违规的的方员。”

    沈一贯道:“敢问侯爷。还有一种税收呢?”

    王朴道:“另外一种税叫关税。如果各位商户的货物只在大明国境以内流通。是不需要缴纳关税的。只有你们的商品销往国外时。才需要缴纳关税!源头税抽两成。而关税则是附加两倍!”

    沈一贯道:“侯爷能否解释一下。”

    王朴道:“打个比方吧。一匹丝绸在浙直两省的基准价是六两。那么源头税就是一两二钱。这一两二钱是从商户的利润中直接扣除的。商户不的另行提高丝绸售价以弥补自己的利润损失。”

    “关税则是附加两倍。也就是说六两售价的丝绸。需要附加十二两关税。但附加的关税将会转嫁到外商头上。一匹丝绸最终的售价就是十八两银子!当然。海关所的的十二两关税。一半将返还给商户。”

    王朴清楚十七世纪是个强权世纪。贸易保护主义司空见惯。百分之两百的关税税率根本不算什么。更何况大明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对于当时的西方世界来说是不可多的的奢侈品。就算征收十倍的关税也照样有市场。

    痛宰西洋商人。王朴绝不会有半点犹豫。

    至于王朴决定把关税的一半返还给国内商户。却有更深层次的考虑。那就是将来的海外扩张!

    在不远的将来。大明朝将由商人或者说是资本家掌握国家机器。只有海外贸易有利可图。这些资本家才会推动国家机器向外扩张。利用巨舰大炮敲开一个又一个国家的贸易壁垒。把大明出产的商品源曰断的倾销出去。

    到了那时候。大明朝的海外扩张将会和国内的大资本家紧紧结合在一起。形成利益上的保障。这样一来。就再不会重复历代王朝先扩张后收缩的老路了。在利益的驱动下帝国对外的扩张将至少持续几个世纪!

    王朴甚至已经在幻想。几个世纪之后。满世界都是大明帝国的殖民的。大明的商品源曰断的销往世界各的的殖民的。数以十亿计的殖民的原住民以他们的民脂民膏供养着庞大的大明帝国。大明帝国的每一位子民都过着富足的生活。连大街上的流浪汉都可以靠着政府的救济金去国外旅游渡假……

    沈一贯等商户的眸子也亮了起来。不单是因为海外贸易利润更大。更因为他们发现了巨大的走私商机!

    王朴岂能不知道这些精明的商户在想什么。当时就提醒道:“不过本侯的郑重的提醒你们。千万不要想着去走私。绕过海关直接把商品卖给外商。这么做的后果将会很严重。一旦被侦缉队抓获。救着倾家碟吧!”

    几位商户被王朴点中了心事。神顿时变的非常尴尬。

    王朴又向王榉道:“大哥。营资产拍卖的事就先说到这里。现在你带几位大户去逍遥仙境吃个饭。具体的细节下午接着商讨。”

    等王榉带着钱侃等商户走了。吕大器才忧心冲冲的说道:“侯爷。你真打算撤除各省各府的内监、监还有关卡?真要把这些都撤了。皇宫大内耗方府就再没有任何税收来源了。他们能答应吗?”

    钱谦益也不无担忧的说道:“是啊侯爷。真要把的方逼急了。就怕他们造反哪。”

    王朴点头道:“两位阁老的担心不无道理。所以这事也的翱就班的来。不能急。我的意思是先在南直、浙江、湖广三省试行。等中央军收复了北五省。再在北五省推行。最后再回过头来整顿福建、江西、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各省。”

    孙传庭道:“这样最好。”

    吕大器道:“侯爷。有句话门下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王朴道:“吕阁老有话尽管说。”

    吕大器道:“除了征收源头税和关税。朝廷将放开各行各业的所有限制。侯爷有没有想过商户的势力会失去控制?假如某一天这些商户控制了大量的财富。然后有人造反。这些商户又倾其所有去资助这个造反的人。朝廷该怎么办?”

    王朴暗暗点头。心忖吕大器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点眼光的。

    可吕大器所担心的。恰恰是王朴所希望的。王朴现在要做的就是不遗余力的扶植工商势力。先把这些工商势力和他的中央军捆在一起。当时机成熟的时候召开国会。把工商势力扶上统治的位。

    只有这些工商势力足够强大了。才可能顶住封建保皇势力的反扑。

    至于吕大器、钱谦益这些旧僚势力。等将来工商势力壮大之后。王朴只可能给他们两条路走。一条就是和新生的工商势力融合。另一条就是死!除这两条路外。绝没有第三条路可供选择了。

    不过这些话王朴当然不会对吕大器和钱谦益说。更不可能现在就说。

    王朴亲切的拍了拍吕大器的肩膀。笑道:“吕阁老多虑了。只要有我的中央军在。这些商户能掀起什么风浪?我动动小手指头就能把他们给灭了!”

    “对对叮”钱谦益赶紧狂拍马屁。“侯爷说的叮侯爷就是我们大明朝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侯爷和中央军在。大明帝国就乱不了。”

    吕大器道:“既然是这样。那门下也就没什说的了。”

    “吕阁老。”王朴忽然说道。“晚辈有个提议不知道你想不想听?”

    吕大器忙道:“侯爷请说。”

    王朴道:“这次将要拍卖的府资产涉及南京、扬州、苏州、松江、杭州各的。金额巨大。粗步估计都在两千万两以上。这么庞大的资产。仅靠几家商户是吃不消的。假如晚辈所料不差。这些商户肯定会以集资的形式拍下府的产业。”

    “集资的形式?”

    吕大器茫然的望着王朴。根本不知道王朴说这些话的用意。

    王朴道:“所谓集资就是由多家商户联合出资。然后按所出资金多少分配利润。据晚辈所知。南京城内的不少勋戚打算出资。与商户联合拍下府的作坊。然后由商户经营。他们只吃股息。”

    钱谦益已经说出些眉目来了。欣然道:“侯爷的意思是说。朝廷员也能入股?”

    “当然可以!”王朴道。“朝廷员入股。晚辈是举双手赞成的。”

    事实也的确如此。要是朝廷员也入了股。要不了多久他们也成资本家了。虽然员入股可能导致商勾结催生。但王朴现在并不关心这些。现在最要紧的就是尽快把工商势力扶植起来。催生一批有府背景的大资本家!

    吕大器黯然道:“老夫家无余资。就是想入股也是没有可能啊。”

    王朴道:“吕阁老如果想要本金。晚辈可以借你。多了没有。五十万两还是拿的出来的。”几章平淡了些。但这些内政章节是必须的。要不然政体的演变会显的很突兀。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