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中午剩饭


本站公告

    政治部北京监察委员戴笠,这是一个着实让人痛恨的名字。其原名为戴春华,南京中央陆军学院成立了他即参加了报告,连考两次都未能被领取,第三期招考原本被刷下来的他,最后得到了一份特别入学通知书走进了中央陆军学院。毕业后受杨洪森接见改名戴笠。

    正是在杨总理的推荐下进入高级情报班深造,同一时期经介绍加入国民党,随后进入政治部从事文档管理,担任监察组长,国府迁都升任为北京监察委员会主任。

    戴笠在上海工作有数年经验丰富,与日本、英、法的间谍有多次交手,是王亚樵手下新近的一员干将,因为善于揣测上级的意图,行事又果断麻利,颇得王亚樵信任。能重新回到校长的手下,戴笠十分激动,作为中央陆军学院优秀毕业生,“中正剑”的少数获得者,如果没有校长当年的提拔,也就没有今天的自己。

    “校长。”对于戴笠这种亲密的称呼杨洪森非常的满意。

    与孙中山雷打不动的中山装一样,杨洪森大部分时间都身着军装,“坐吧。”

    “是,校长。”

    能得到了校长的接见,那是何等光荣,善于摧测上意的戴笠认为这次杨洪森又要提拔他了,所以一上来戴笠省去了那些客套话,直接进入话题,向杨洪森报告了北京各国间谍活动的情况。

    对于那些西方间谍杨洪森到不太在意,但是对于日本间谍却恨之入骨。

    “校长,自国府迁都北京以来,日本间谍在首都活动猖獗,……。”

    杨洪森痛心疾首啊,这不查还好,一查之下牵连出这么多人。这些中国人怎么就这么心甘情愿的为日本人卖命。

    “这些人当杀一儆百,死不足惜。”

    “这件事就由你负责,要把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尽快解决问题。”

    戴笠明白,他要想办法把事情扩大化,时间最好要尽量往后拖。

    中央情报局北京负责人戴笠他的行动很快,最先倒霉是日本人,那些为日本人工作中国人纷纷落网,与日本间谍有关联的那些满清遗老遗少都请到了公所喝茶,很多人为此掉了脑袋。至于那些西方的间谍们也好不到哪里去,那些不能被策反的,多数被定点清除。戴笠如同毒蛇一样待在后面,心思细致而紧密,得到了杨洪森称赞,并成为了总理的常客。

    比起暗杀之王王亚樵,戴笠能将领袖的意志当作自己的意志,这杨洪森非常满意。

    各国都准备趁国府迁都重新架构起间谍网,尤其是日本,被警告后的这些日本间谍行事更加谨慎起来。

    中、日这种私下的暗战并不限于军事方面,还涉及经济、科技等等。

    在化学武器的研究方面,大规模收集有关神经毒剂的情报,日本政府虽然也招募了一些外国专家,但是他们并不能得到充分的信任,这些人对研究有益,但他们没有本国人那么让人放心。生物化学研究方面,中国仍然处于国际先进行列,但是杨洪森并不满足,因为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核”武器。要生产自己的“核”设施,就要有相关的人材,大批的年轻的物理学者被流放到了德国。

    北京大学、上海大学与柏林大学建立起来合作关系。

    中、德两国之间有着极为广阔的交流空间,中、德在化学、机械、治金等方面有着深入的合作关系。中国是德国最大的步枪进口国,德国是中国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战败的德国人一直心有不甘,军方总是想法设法地发展本事工业。

    德国政府很重视与中国的关系,中、德在巴黎和会中都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让两国政府有一种惺惺相惜之感。另外,中、德战前就有良好的合作关系。

    中、德之间合作虽然前景很广阔,但国府方面更看重于与美国的合作。

    美国在华的投资总额超过英、法在华投资的总和,这样一位有钱的大爷,杨洪森自然把它高高的贡在上面。通过中、美之间的多项合作交流,中国在柴油发动机、汽油发动机研发方面有了巨大的突破。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成功制造出第一辆国产汽车,虽然是一辆仿t型车,但在社会上仍取得巨大的反响,该车甚至在上海、武汉等地巡展。

    南京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拳手产品并不是汽车,而是三轮机动车。就如同美国的大型拖拉机到中国变成手扶拖拉机一样,四个轮子到中国最后变成了三个轮子。相对于用途广泛的扶扶拖拉机,三轮机动车成为市、县之间重要代步工具。由于价格因素以及社会上支持国货的风气,三轮机动车国内销售极好,以至于专门从事汽车组装的江苏通用公司,也开始转换思路做起了三轮机动车的买卖。

    不管是手扶拖拉机也好,还是三轮机动车。

    军事工业委员会看到了拖拉机厂最新的坦克样车,与以往的履带式坦克完全不同,这次采用轮式设计,使用中国自主开发的柴油发动机,装备有一门37mm加农炮,一门7.92mm重机枪,炮塔可360度旋转,公路最高时速可到达65公里,越野时速55公里,车上搭载有5人,总重量约12.5吨。

    与军工部最初的bt/1坦克相比,bt/2坦克机动性更强,性能更加稳定可靠,易于生产和保养。

    bt/2坦实质上就是将装甲车上多加了一门37mm加农炮。

    “bt/2装甲车,每个月能生产多少。”

    “每个月至少可以改装成5辆。”

    杨洪森大笔一挥一次性能订购120辆bt/2型装甲车。

    bt/2装甲车远比现在中国装备美国通用生产的“美洲虎”Ⅰ型坦克要好的多。美国对华出口的40辆“美洲虎”Ⅰ型坦克仅装备了一门可怜的机关枪,而且迅速最快也就45公里,且经常出现抛锚,好在通用在华有售后服务机构。

    “bt/2充量不过是装甲车,在履带式坦克的研发方面你们要继续下功夫。”杨洪森虽然只是偶尔感言,却给了当场很多启发。虽然bt/2型坦克虽然有所不足,但应付日本坦克已经足够了。

    对于坦克日本陆军也非常重视,朝鲜战场上中队的装甲车部队给了日本陆军很大的冲击。

    新的陆军预算通过后,日本陆军从英、法进口了数十辆轻型坦克,日本军工对这些坦克进行了仿造和研究。与中国现有的坦克数量、性能相比,双方相差无几,在坦克战术双方中、日双方也都半斤八两。不同的是,中国在发展坦克的同时,大力发展反坦克武器。

    中国的反坦克武器有两种,一种是红旗系列单兵反坦克火箭筒,另一种是民20工反坦克步枪

    民20式反坦克步枪是在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的基础上设计制造。

    毛瑟m1918虽能在220米的距离外能够击穿25毫米的装甲,不过由于没有安装任何制退器,其后坐力极其恐怖。一战时德国士兵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毛瑟m1918步枪只能开两枪,左肩一枪,右肩一枪,然后就等着进野战医院吧。”

    民20反坦克步枪加长了毛瑟m1918反坦克步枪枪管,在枪口处安装了制退器,枪托上装有防护垫,而防护垫通过两个螺丝固定在枪托上,从而减小后坐力。其可以轻易击穿轻型坦克的装甲,而装备有光学瞄准镜的民20式反坦克步枪更是狙击手的最爱。

    对于日本的发展坦克部队,杨洪森毫不在意。有竞争才有进步,杨洪森可以借机利用“日本威胁论”大肆扩充军备,这不是很好吗?他们发展就让他们发展吧!

    拥有坦克和懂得使用坦克是两回事,国府装甲部队的主要指挥官全都来自骑兵部队,其它各国的情况大多如此。对于坦克的战术,各国都还在摸索阶段。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