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雨一直下啊


本站公告

    杨洪森的高尚举动让日本军人都极为激动。

    杨洪森很有钱吗?是的,他很有钱。

    那么住友、三菱、三井等财团又如何呢?

    与日本这些老牌财团相比杨洪森的财富好像不值一提,但是杨洪森捐献给国家的钱,比他们加起来还要多。若这些财团肯向国家捐出微不足道的1、2亿美元,日本财政将大为缓解,而人民的生活也将有所提高,但是他们没有,他们宁可花巨资扶持一位代理人,也不愿花更多的在国家身上。

    “我们要夺取政权,将这些万恶的财团一网打尽,将他们的财产统统收归国家。”

    财团对国内的这种国民情绪自然有所了解,他们害怕民众的力量,而这些下层的武士自然不能小瞧,当两股力量为了各自的需要相互接触的时候,日本的政治在未来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日之间的芥蒂日深,中国商人们谨慎地与日本商人保持有限的合作。

    敢与日本人做生意的要么是国有控股企业,要么就是那些拥有雄厚资本的大资本家,小商人必须要考虑投资风险问题。

    日本在华的贸易一直打不开局面,为此他们将纺织品价值压的极低,美国企业向中国司法机构控告日本倾销,扰乱中国市场秩序,而中国企业要求国家对他们这块进行贸易保护,增加财政补贴。这迫使日本继续走上层路线。中国市场的钥匙是两江集团,只是他们点头,那么一切都好办了。

    日本如果不能将工业产品转化成利润,国民经济将继续衰退。

    杨洪森没有对日本人赶尽杀绝,因为这是一笔好买卖,他可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同时可以有效的扼制快要泛滥的美国货。中、日贸易从第二季度开始节节攀升。

    日本内阁迫于民众的压力,制订了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以抗衡中国的五年计划。

    五年经济复兴计划不但空洞,而且难以实现,关键是政府拿不出那么多的投资款,不过作为应景之物,他是华丽的。

    列宁死后,杨洪森感觉到了苏联投资存在的潜在危机,为此,他与美国方面进行了交流,但是美国方面的答复是“挺住,一定要挺住,为了年底分红,发挥你最大的能动性吧。”尽管美国财团不住给杨洪森打击,但是他仍然做了第二套预案。

    英士达这条走狗在澳大利亚忠实的完成了杨洪森交给他的任务,为此他得到了相应的报酬。

    “亲爱的朋友,我知道你到这里来,一定有什么重要的事向我传达。”英士达献媚地对康利说道。

    “既然你有所了解,那我就直说了吧,Boss对你在澳大利亚的工作非常的满意。”康利顿了顿,“Boss想知道你愿不愿意去,……。”

    “去伦敦,我去哪里干什么?”英士达很快发现自己多嘴了。

    “这是Boss的意思,如果你同意的话,他将支付你一笔可观的安家费。”

    “那这边的生意谁负责。”

    “Boss都做了安排。”

    “亲爱的朋友,你能不能透露一点情报,因为对于未来的工作我心理没有底。”

    “那你是接受还是不接受这个工作呢?”

    “那么报酬,……”

    “我只能说报酬相当丰厚。”

    “哈哈,有丰厚报酬的工作我自然接受。”康利将一封信交给了英士达。

    英士达装模作样的看了一篇,随后交给了康利,“你能给读读吗?这里有些字我不认识。”

    康利向英士达宣读了Boss最新的安排,伦敦有一份好差事正等着他,“作为你多年来工作的奖利,Boss已给你安排了一套别墅。”康利心说,永别的朋友,未来我终于可以不与你再见面了。康利对英士达说了些夸张的祝贺之词,次日便动身离开了澳大利亚。就算没有杨洪森的最新指示,英士达也准备离开澳大利亚,他已经被漂亮地情妇纠缠的焦头烂额。此时,离开正是时候,澳大利亚方面杨洪森安排了更加专业的职业经理人前往接手。

    苏联投资风险性以及欧美市场未来的不稳定性,使得杨洪森将手中大笔资金抽回到大陆。

    这引发两江集团国内新一轮的投资的狂潮,化学、医药、电子行业在巨额的投资下发动迅速,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极富竞争力的国产货逐步淘汰进口货,两江集团完全垄断了对这一新兴领域。

    不但收音机开始国产化,就连通讯设备所需要的器材等都开始逐步国产化。

    中国比日本更早的引进雷达技术,为加强航空管制提供了条件,实际除了杨洪森也没人买私人飞机。

    两江集团投资的国美航空公司成立了,他打破了国外航空公司对中国的天空垄断地位。

    各大报纸开始大力宣传,不吝惜赞美之词。

    杨洪森支持国外航空公司在华投资,从某一方面这可以有效地解决飞行员紧缺的问题。就好像汽车进入中国时,缺少司机和维修工一样,现在是人都会开车,洗车、修车的摊点城市的各角落都有。

    在上海、南京、武汉、广州这些南方大城市,出租车逐渐取代了黄包车。

    那些培训驾驶员的技术学校如雨后春笋一般出现。

    中国首先进入机械化的不是军队而农垦兵团。

    中国是个贫油国,国内需要的石油主要来源于进口,正是考虑到未来中、日之间的战事,国会通过了杨洪森的储备油机制,在战时完全被封锁的情况下要保证半年的油料供应。

    日本方面也在随后制订了相关的法令,中国的石油获取途径分为陆上和海上,陆上来自苏俄,海上来自美国、中东和非洲,另外,中国本身还有几块不大的油田。日本的石油供应完全来自于海上,完全依赖于英、美。如果日本在太平洋上与美国开战,他们的油料供应只能维持一个月。

    石油供应的多元化对日本来说非常的重要,日本曾通过中国获得石油,中国政府也的确通过走私途径向日本供应原油,这种事一直在断断续续或明或暗的进行着,直到朝鲜战事再次爆发战事而停止,内阁方面曾一度考虑煤转油技术,但是这一技术的投资惊人最终被国会否定。

    短视的日本石油商人更愿意将钱用来购买美国的廉价石油,现在油价可是非常便宜。

    帝国石油公司曾尝试合作开发石油,他们与意大利商人合作购买了利比亚的石油开采权,但是经过一年的勘探,花费近400万美元除打了几口水井外,没有出一口油。与帝国石油公司的背运相反的事,中国石油公司在乍得、苏丹、埃及连续打出优质油田,这让帝国石油公司高层顶着巨大的压力。

    军部中陆军主张征服,海军主张协作。日本陆军的敌人主要是中国,海军的敌人主要是美英。

    陆军龌龊的表现让海军系的将领完全看不到征服中国的希望,无法征服中国就无法得到中国的资源,也就无法挡到军部所构思的以战养战的最高境界,这样一来日本的未来的天空就要靠他们海军来支撑了,争夺东南亚的资源成为了他们重要的战略目标,但是进入东南亚就势必与英、美翻脸,这时候与中国的关系就变的十分重要了,在中、日友好甚至同盟的情况下,中国可以为日本提供一切资源,可是像他们这样头脑理智的将领在日本可是越来越少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