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冬日的夕阳之下,一支军队正沿着蜿蜒的黄河行进。Www.00ks这支队伍分成两队,前面一队大约五百余人,这些人全副武装,队列整齐,最前面,是十几个机警的散兵,显然,这是大军的前锋。在前锋身后一里多地,是一支携带着大量物资的大军,队伍一团团的,也没个队形,只是沿着河道的走向,散乱的向前走着。走在河滩边的,是背着硕大行军背包的步兵,而完全封冻的河面中间,则是双马拉着的冰橇,冰橇上也堆满了物资。
刘备此时正倒拄着长枪,背着大包,和士兵们走在一起。可能是背包太重,刘备边走边将手伸到背后,不时的托一托背包的底部,借着短暂的托力,舒缓下被压得麻木的肩膀。刘备身上的背包和士兵身上的背包完全一样,防水的油布面,外面用三横两竖的编织带加强,再通过宽阔的双肩背带背在身上,是一个非常方便、非常结实的行军背包。
背包很大,高度几乎与刘备的坐高相同,背包分几层,贴着背部的是一床薄被,然后是充气睡垫,两套内衣,再就是粮袋和水袋,粮袋里有三十汉斤的干肉,水袋里有三汉斤的饮用水,一套油布雨衣覆盖着背包的上口,背包的右侧挂着一个箭壶,箭壶里有十枝羽箭,而弓则挂在背包的左侧。背包加上弓箭,足足有八十汉斤,再加上腰里重达九汉斤的佩剑,手里拄着的二十汉斤长矛,以及头上的铁盔、贴身软甲和衣物,刘备全身负重足足在一百六十汉斤之上(35.2公斤以上)。虽说刘备身强体壮,但是背着这么大的负重徒步行军,还是觉得相当的疲劳。
刘备的大军已经连续行军七天了,自屈吴山大营出发后,刘备军花了三天的时间,才沿着河谷找到了黄河主干道。冬季河水回落之后,暴露出的河滩在严寒下冻得铁硬,非常适合大军行进,至于封冻后的河面,也足以供马拉雪橇行进。不过凉州贫瘠的土地给刘备军造成了极大的麻烦,由于黄河两侧全是光秃秃的土山,山上除了少量枯黄的骆驼刺之外,几乎是寸草不生,沿途又没有任何可以补给的城镇,故此刘备军从屈吴山大营出发之时,不仅要携带人吃的粮食,还必须携带马匹的草料、做饭的材火,甚至连饮用水都必须自带。正因为帐篷、粮草等辎重物资过多,而马匹在冰面上行走时又非常困难,雪橇的载重有限,因此士兵们不得不背着自己的行军包前进。
在刘备领着大军艰难跋涉的同时,身在榆中的韩遂正在温暖的火炉前思考着战局。韩遂是金城有名的地主,其家豪富,因为善于造势,故此在金城颇有声望。
中平元年,黄巾起事,朝廷为了快速平定黄巾之乱,就从当时比较平静的西疆抽调军队东征。随着战斗的持续,董卓的凉州铁骑、凉州的护羌营、京兆的虎牙营都先后抽出大量兵力参加平叛。北地属国的先零羌及枹罕河关群盗看到黄巾猖獗,雍凉兵力空虚,而冬季即将到来,认为此时是最好的造反时机,故此四下串联,共推湟中义从胡首领北宫伯玉、李文侯为将军,同日起兵造反,由于朝廷毫无戒备,而叛军准备充分,故此行动非常顺利,一战就攻破震慑西羌的护羌营,杀死了护羌校尉泠征。
要说这个叛军首领北宫伯玉确实很有眼光,他认为若是光依靠羌胡的力量造反,那么必然会将凉州的汉人推到朝廷一边,如果在冬天过完之前不能在凉州打下一片地盘,一旦朝廷平叛大军一到,那他们就只有死路一条。因此,北宫伯玉提出,必须和汉人大族联手造反,只有这样才可能成功。为实现这个目的,他派人潜入金城,劫持了在金城颇有声望的边章、韩遂,逼他们与自己一起造反,随后里应外合,一举攻入金城,杀死了金城太守陈懿。
这一战,将边章和韩遂两人牢牢的绑在造反的贼船上。自此之后,边章和韩遂二人就开始了诚心实意的造反生涯,在这二人的运作下,凉州的不少大族都纷纷和叛军联手,在里应外合之下,金城、西平两郡全境沦陷,叛军在短时间内就发展到十余万人,骑兵数万,雍凉,安定、陇西、北地四郡并受荼毒。
中平二年春,叛军打起“诛宦官,清君侧”之名,集结数万骑兵,对西京长安发起突袭。一路上过天水、越魏郡、入扶风,一直推进到武功西边的美阳城下,才被老谋深算的皇甫嵩挡住。由于叛军士气正盛,而皇甫嵩兵少,麾下董卓又不服调度,皇甫嵩无奈,只得据险而守,与叛军相持在美阳,互相奈何不得。不久皇甫嵩遭谗被免,朝廷遂以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执金吾袁滂为副,集结起十几万大军西征。边章、韩遂与董卓、周慎在美阳交战数次,屡战屡胜,不巧天降流星,落入边章大营,叛军以为不详,纷纷商议退兵。董卓闻之,心中暗喜,次日,趁边章等人退兵之事,董卓与右扶风都尉鲍鸿联兵猛攻,当天即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随后张温遣董卓、周慎两路追击,一直将叛军赶回了金城郡,并险些攻克金城东南门户榆中城。可惜周慎刚愎自用,不纳孙坚之计,结果被韩遂领兵断了粮道,不得已抛弃辎重撤走,随后两军一直相持在汉阳境内,基本不再交战。(以上两段大致符合史实)
中平三年六月底,朝廷派皇甫骊到凉州招抚叛军,边章、韩遂毕竟是汉人,而大汉现在虽然衰落,但是实力犹存,加上朝廷名将如云,因此造反几乎没有任何出路,故此二人就想投降。北宫伯玉和李文侯虽然不想投降,但是向东又无法攻破汉军防线,遂想着接和谈之机,割据凉州,故此四人都有投降的打算。可惜皇甫骊一开口就要求叛军退出金城郡,全部去武威郡安置,而边章等人则希望割据整个凉州,至少也要独占西平、金城、武威三郡,双方的目标差距太大,故此讨价还价了两个月,信使往来几次之后,终于有所进展。可是这时又起了变故,就是朝廷坚持让北宫伯玉率领湟中胡退到西平郡,李文侯率领义从胡退回张掖郡,由韩遂任金城太守,边章任武威太守。
这个条件一下子若恼了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二人起兵以来苦战数场,现在朝廷却提议让他们重回故地,而让边章韩遂当太守,他们俩没有任何好处,故此再也没有了耐心,当即将皇甫骊扣押,随后再次起兵进攻三辅,结果在汧水附近被荡寇将军孙坚击败,二人损兵折将之后,才再次坐到谈判桌前。可惜此时韩遂、边章二人已经与皇甫骊达私下达成了招降的协议,所以北宫伯玉和李文侯一回来,就被边章和韩遂二人联手杀死,两人的部队,也被韩遂和边章兼并。
二人投降之后,就送皇甫骊回朝,并按照约定,由边章领军撤出先前占领的汉阳郡,退回金城郡。边章要从汉阳撤军的消息,惹恼了汉阳人王国。自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之后,汉阳王家就依靠丝绸之路发家,一度成为大汉数一数二的富商,自凉州动荡,丝绸之乱再断之后,汉阳王家的财富日渐缩水,到王国这一代,就只能依靠大量的土地和佃户生活了。年初,叛军势大之时,边章、韩遂二人就撺掇王国一起造反,王国头脑一热,就做了叛军的内应,使得叛军轻易就攻破了汉阳城,现在朝廷招安,叛军要撤出汉阳,这下把王国逼到了绝路,若让他抛家弃产的撤到金城,去过寄人篱下的生活,王国又心有不甘,但是若不离开汉阳,一旦朝廷大军开到,他必定会因卖城之事而获罪下狱,故此想来想去,王国只好铤而走险,直接派出刺客,杀死边章,随后领着族人举事,联合羌人,夺了边章的军队。王国本来还想杀掉韩遂,只是韩遂因为留守金城,加上手下有不少亲信,故此得以幸免。王国加入叛军阵营之后,就在北宫伯玉、李文侯二人旧部拥戴下,成为叛军的最高领袖。
王国起事后,遂再次集结兵力东进,与曹操、孙坚、徐荣三人的部队相持在汧水沿线,而韩遂则负责留守后方。前不久,韩遂得到京城线报,说车骑将军刘备已经离开云中,要从北线奇袭金城。韩遂是金城本地人,非常熟悉地形,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算来算去,认为刘备只能从冰封的黄河上过来。若从这来,就必须先经过上榆中,故此韩遂立即增兵上榆中,在这个小镇上集结了八千大军,夹着黄河两岸,在险要处扎下营盘,又在河面上设下三道防御工事,以拒马、木栅、箭楼封锁河面,他要在此阻击刘备。
韩遂非常清楚,上榆中下游四百里之内没有任何给养,而刘备军能携带的军粮有限,若刘备不能在四五天内突破这道防线,他就只能原路退回,否则就会陷入无粮无援的绝境。韩遂很聪明,对地形也很熟悉,因此关于刘备的进军路线判断的很准,防御工事修得也很到位,只是他还不了解刘备。
中平三年,冬十一月二十,刘备军大摇大摆的出现在韩遂面前。当日刘备看了一下韩遂的防御工事之后,就命令部队在黄河南岸的河滩上扎下两道狭长的营盘,最近的帐篷,离韩遂的营地还不到两里,除了放了几个拒马作为阻隔之外,在没有什么防御设施,似乎根本就没把韩遂的八千大军放在眼里。
韩遂看着实在眼气,故此就在刘备军扎营的时候,派出千余步兵前去袭扰。韩遂此举意在试探,可惜他没想到河谷之间的风很大,韩遂虽然在黄河上游,而刘备却占据了上风,加上河道比较狭窄,故此这千余步兵还没等展开,就被一顿凌厉的弩箭射回。
小败一阵的韩遂虽然很不服气,但是依然选择退兵,随后固守不出。此时韩遂手下的大小头领都围着韩遂踊跃求战,他们认为刘备军远来疲惫,又夹河扎营,河面中间没有任何阻挡,若我在明日凌晨,敌人睡得正熟的时候,集结大兵从河面中间发起强攻,只要突入两营之间,那时刘备军就不能放箭,必须与我军贴身近战,而河滩狭窄,刘备扎营之后,兵力分散,到时我军就可以全力攻击一侧,只要突破了一侧,那刘备军就会全军溃退。
韩遂思来想去,认为这些人的分析很有道理,若真发起夜袭,还是很有胜算的,但是考虑到刘备的名声加上敌我态势,他还是决定固守不战。因为他坚信,以自己的兵力和防御工事,在这里固守上一个月毫无问题,而刘备军的粮草有限,最多十天就必须撤走,那时再随后追击,会更加稳妥。
当天,韩遂权衡利弊,最终克制了自己的冲动,驳回了众人请战的要求。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