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草原烈火


本站公告

    就在鲜卑人惊疑不定之时,驻扎在弹汉山的汉军,已经修完工事,弹汉山方圆百里之内的牧场,在数千骑兵的反复扫荡之下,茂密高草皆被打倒。鲜卑各部大人、豪帅以为汉军此举,不过是为了防止被他们利用草丛偷袭之时,真正的谜底终于揭开。

  由于战前早已定策,故此出长城之后,夏育即以难楼为左翼、丘力居为右翼,自统汉军骑兵为中路,司马张守领着五千步卒押运粮草于后。汉军出塞之后,浩浩荡荡,直奔弹汉山而去。自乌丸内附以来,乌丸骑兵就成了汉军的仆从军,凡汉军出塞北伐,乌丸人都必须遣兵随征,这是乌丸人内附的条件也是他们对大汉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不过大汉在征调这些乌丸人的时候,通常也防着乌丸人,一般不会将乌丸人大规模集结到一起使用,因为这些乌丸人并不是很听话,而且乌丸和鲜卑语言相同,风俗相近,若大举集结乌丸骑兵,万一乌丸人和鲜卑人暗通,那对汉军就是灭顶之灾。

精彩内容结束  熹平六年秋七月,护乌桓校尉夏育上书天子,曰:“鲜卑寇边,自春以来,三十余发,请征幽州诸郡兵出塞击之,一冬二春,必能禽灭。”时百官意见不合,朝议未决。

  恰护羌校尉田晏因触犯刑律下狱,被赦。此人官瘾极大,闻夏育欲出兵讨伐鲜卑,欲借此战立功,以求晋升,故此厚贿中常侍王甫,求他保举自己为将。王甫此人虽然贪财,却颇有信誉,收钱之后,立即卖力办事。不仅在朝堂之上义愤填膺的斥责反战派畏敌如虎,还利用随侍皇帝左右之便,频频建言,力主发兵征讨,并推荐田晏为将,与夏育并力讨贼。

  近年来鲜卑袭边实在是过于频繁,朝廷不胜其烦,暗中早有讨伐之意,也做了不少筹备工作,故此对讨伐鲜卑一事,知晓内幕的大臣都不出声反对,即便有些大臣心中不支持出兵,却也不敢公然反对。因为自孝武拓疆之后,大汉一直以强汉自居,汉人向来瞧不起胡人,中原之民,只要听说讨伐胡人,都是一片赞成之声,若有人敢于反对,一般都会被人指着鼻子大骂,更何况朝中还有王甫这种无赖,故此朝中反对之声较小。在满朝文武议战之时,议郎蔡邕独独向皇帝上了《难夏育请伐鲜卑议》,明确的反对出兵,议中言曰:“昔段颎良将,习兵善战,有事西羌,犹十余年。今育、晏才策,未必过颎,鲜卑种众,不弱于曩时。而虚计二载,自许有成,若祸结兵连,岂得中休?”以夏育轻敌为由进行劝谏,力阻出兵。

  皇帝刘宏时年二十一岁,正是血气方刚之时,自继位以来,大汉虽内忧外患不绝,然实力犹存,平西羌,破鲜卑,灭内贼,战事虽繁,却频频取胜,故此刘宏对汉军的实力,极有信心。夏育和田晏二人,都是跟随段颎平定西羌的旧将,二人都身经百战,颇有战功,也算是百战宿将,夏育在北地郡任太守之时,曾屡破鲜卑入侵,田晏在任护羌校尉之时,也颇有善战之名,因此皇帝刘宏对二人颇为信任,加上鲜卑近年以来,无岁不袭扰边关,沿边九郡的报急文书,从无断绝,让皇上极为厌烦,心中早有讨伐之意。这次外有得力武将请战,内有宠信的中官力主发兵,故此皇帝再不犹豫,遂不纳蔡邕之言,决意出兵讨伐。

  秋八月,皇上拜田晏为破鲜卑中郎将,命夏育出高柳,田晏出云中,匈奴中郎将臧旻率南单于出雁门,各将万骑,三道并伐鲜卑。

  秋八月七日,夏育率汉骑四千,上谷难楼部、辽西丘力居部、右北平乌延部轻骑共三千骑,休著屠各部两千骑,步卒五千,共一万四千余兵马,出高柳讨伐鲜卑。刘备则以协助防守长城隘口为名,瞒过家人,率六十名亲卫义勇随军出征。

  这次出征,汉军是做了周密的准备的,夏育之所以出高柳,就是因为从这里出关,离檀石槐的王庭最近,出关不过三百里,即可抵达鲜卑王庭。夏育在听过刘备的献策之后,决意以本部兵力,攻占檀石槐的王庭,并毁掉,以此来挫动鲜卑锐气。自高柳出关还有个好处,就是沿途有不少丘陵地带,在这种地形下,能够抵消鲜卑骑兵的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汉军步兵的战力,保护好自己的粮道。

  由于战前早已定策,故此出长城之后,夏育即以难楼为左翼、丘力居为右翼,自统汉军骑兵为中路,司马张守领着五千步卒押运粮草于后。汉军出塞之后,浩浩荡荡,直奔弹汉山而去。自乌丸内附以来,乌丸骑兵就成了汉军的仆从军,凡汉军出塞北伐,乌丸人都必须遣兵随征,这是乌丸人内附的条件也是他们对大汉所必须履行的义务。不过大汉在征调这些乌丸人的时候,通常也防着乌丸人,一般不会将乌丸人大规模集结到一起使用,因为这些乌丸人并不是很听话,而且乌丸和鲜卑语言相同,风俗相近,若大举集结乌丸骑兵,万一乌丸人和鲜卑人暗通,那对汉军就是灭顶之灾。

  夏育这次调集的乌丸骑兵数量高达五千,已经超过汉军的本部骑兵,但是夏育并不担心这些乌丸人不听话,因为这次出征之前,乌丸各部落都已经遣子入质,而且这批骑兵都是夏育亲手训练出来的精锐,又装备了新式马镫和马蹄铁,战力已经远远高于乌丸的轻骑。

  马镫和马蹄铁,是骑兵的重要装备。马镫能够帮助骑手在马上保持侧向的平衡,使骑手不需要用腿部夹紧马腹就可以稳定骑行,而且可以避免骑手腿部因悬挂过久而发生麻木的现象。在高速奔跑时,骑手还可以站在马镫上,这样不仅能减轻颠簸,而且有利于提高骑行速度,因此马镫对骑兵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马具,但是在这个年代,骑兵还只装备了方便上马的单边蹬,而没有装备用于骑乘的双边镫。至于马蹄铁,则是马鞋的替代品,不仅分量彼岸比麻编的马鞋要轻,而且寿命也长得多,分量的减轻,直接延长了马匹持续运动的时间,使汉军马匹的奔跑能力提高到与裸蹄草原马相近的程度。历史上,双边马镫出现在晋代,而马蹄铁则出现在宋代,这次为了对付鲜卑,刘备将这两样东西都提前引入了。

  由于这两件马具本身没什么技术含量,非常容易仿制,因此刘备并没有公开制造马镫和马蹄铁。在六月份,刘备向益农集团定制了两种不同规格的U形铁料和短钉,进入七月,刘备才将马镫和马蹄铁的最终图纸和半成品推销给夏育。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夏育本是骑将,经过刘备的介绍和演示之后,立即召集所有能找到的工匠,日夜加班,给手下四千汉骑装备上了双边马镫和马蹄铁。经过短暂的适应性训练,汉兵一致认为,双边马镫的装备和正确使用,确实能减轻骑行疲劳,并有益于战斗力的提高。

  汉军出塞之时,沿途鲜卑部落早已闻风而逃,虽留有斥候骑兵监视汉军,但见三路骑兵蔽日而来,也都吓得转身远遁。

  两日后,夏育兵不血刃,占领弹汉山。此时汉军出塞已经三百余里,尚未发生一次战斗。也亏得檀石槐能沉得住气,居然一战未打,就放弃王庭,显然是想拉长汉军补给线之后,再与汉军对抗。

  不过令鲜卑人意外的是,汉军占领弹汉山之后,居然就地扎营,每日挖壕筑堑,似有久守之意。同时每日里,都派出大股骑兵,在弹汉山周围驱逐鲜卑斥候,不过汉军的活动规律倒是非常简单,就是只在弹汉山周边百里之内活动。一连几日都是如此,搞得鲜卑人不知道汉军到底是在作何打算。

  最令鲜卑斥候无奈的是,汉军骑兵似乎对草场有特别的兴趣,因为一连数日,都有大队的骑兵在弹汉山周边的牧场上巡视,这些人分为两队,一队警戒,另一队则专找草高且密之处,排成横队,打马而过。几日之内,有十数名躲在草丛之中的鲜卑斥候被汉军发现杀死。据个别侥幸逃回的的斥候回报,那些汉军骑兵在马后面还拉有小车,马匹跑起来之后,左右一步之内的高草都被收到小车之上。

  就在鲜卑人惊疑不定之时,驻扎在弹汉山的汉军,已经修完工事,弹汉山方圆百里之内的牧场,在数千骑兵的反复扫荡之下,茂密高草皆被打倒。鲜卑各部大人、豪帅以为汉军此举,不过是为了防止被他们利用草丛偷袭之时,真正的谜底终于揭开。

  八月十一日黄昏,花了四天功夫,完成全部准备工作的汉军,开始四下点火。刚开始火势并不很旺,在周围士兵的控制之下,缓慢的按着汉军预设的方向蔓延。不过人算不如天算,火点起来半个时辰之后,天上意外的刮起了东南风,且风势越来越强。片刻之后,就见烟焰张天,原本缓慢移动的火苗突然成了脱缰的野马,再不受控制,火借风势,风助火威,迅速形成燎原之势。弹汉山北侧,自东而西,两百里内,分散成几十处的火点在延烧了三十多里之后,火头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最终连成一线,借着风力的相助,由南至北,如快马一般,向西北延烧而去。原本躲在草原深处的鲜卑人,见大火骤来,纷纷打马而逃,实在逃不及的,就穿火而过,躲到火头的南边。鲜卑人充为军粮的牲畜被大火所惊,纷纷掉头而逃,结果一直被大火尾随着狂追,烧死的虽然不多,但是累死的倒有不少,侥幸活下来的牛羊,也都毛焦皮黑,分外难看。

  这场突如起来的东南风连刮了几个时辰,直到次日黎明,风才渐渐停息。然而此时大火早已延烧到百里之外,由于火线太长,且秋天草木枯萎干燥,即便没有风的助力,也能自然延烧下去。这场大火最终烧了整整一日两夜,从弹汉山北起,一直烧到三百多里之外的无定河边,要不是河水阻拦,这把火还不知道会蔓延到哪里。

  檀石槐本来带着大军在弹汉山两百里外窥伺,结果半夜之时,见那边大火骤起,知道无法扑救,只得带着鲜卑骑兵,直接退到无定河北,命人守住沿河浅窄之处,防止大火越河而过。十三日下午,檀石槐看着大火在河边次第熄灭,冷峻的脸上,没有一丝表情。守在河边的鲜卑士兵,就没有他这么冷静了,看着昔日肥美的草原被大火烧成难看的焦地,这些粗鲁的汉子们,纷纷大声的问候着夏育的祖宗。生活在弹汉山周围的豪帅,更是忍不住心中的愤怒,一个个的涌向檀石槐身边,高声请战,叫嚣着要杀回弹汉山,杀了这些毁坏草原的汉人。

  弹汉山,汉军大营。

  夏育端坐帐中,脸上毫无表情。作为东路军的主将,对昨天意外刮起的大风也感到非常的无奈。因为他本来打算,只焚烧掉弹汉山周边百里范围内的草场,让鲜卑大军不能在弹汉山一百里内扎营。这样就既可以保证鲜卑人不能用大军突袭弹汉山大营,还能保证来年鲜卑人不能在此安居。而百里之地,只是骑兵一日不到的路程,大火过后,他可以立即进兵越过火烧地带,向无定河进军。正因为如此,夏育特地派兵在百里之外的预定驻扎地带,花了好几天的功夫,用割草机搞了一个隔离带,防止这片草场被烧,为的就是留作进兵时驻扎之用。没想人算不如天算,点火之后不久,突然刮起的东南风,使火势完全失控,那本来就不彻底的隔离带,自然无法保护预留的草地。最终,无定河之南,除了几块零星的,被水包围的小草甸侥幸保留下来之外,弹汉山北侧三百里内的草场全部被烧。

  三百里的距离,骑兵得走一日一夜,而鲜卑人很可能就在无定河北面等着汉军,夏育虽然求战心切,却也不敢轻军直进三百里后再与鲜卑作战。可是这焦土之上,没有草料,靠运输是不可能维持一万匹马每日八十万斤草料的消耗,因此现在大军必须绕道才能进军无定河北。可是绕路必然迁延时日,现在已出塞六天,再绕道三天,那么十天内,可能都无法和鲜卑人接战,这战打得也太郁闷。

  按规定,凡出兵,每日必须向朝廷送出战报。夏育这六天来,除了占了一个空空如也的弹汉山,就只在昨天放了一把令自己也十分意外的大火,除此之外,再无斩获,故此每日除了报个平安之外,连斩首几颗,夺马几匹、杀牲畜多少的微小战绩都列了上去,除此之外,实没有捷报可奏。

  夏育非常清楚,朝廷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打击鲜卑的有生力量,而不是让他在草原上放火。满朝文武,都在等着战斗的消息,因此必须尽早和敌人形成接触。现在已经深入草原三百多里,又火烧三百多里,双方除了斥候打过几次之外,主力连面还没见上。大火过后,可以肯定,这个方向上至少三百里的范围内,都不会有鲜卑人的大军。那么,要想寻找鲜卑主力决战,就必须到距长城七百里之外的无定河北作战,这还必须绕道!

  正当夏育盘算该从何处进军之时,帐外传来刘备求见的声音,夏育心下一笑,心想还真是瞌睡送枕头,于是立即传见。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