彦世鸿把那封信交还给王梓竣,说:“我把信交给那老者,他看完后在信上又写了些什么,要我带回来给你。”
王梓竣的手微颤着接过信,对彦世鸿说:“你先去休息吧!”
打发走彦世鸿,王梓竣展开信,他原先在信上写的暗语是:高成俊义仁至大,立肇行开。这似乎是一副对子的半句,王梓竣在‘成’字下面画了两道横线。而彦世鸿交回的信中,‘成’字和‘俊’字中间,下面多了一个‘德’字,这个‘德’字下面也画了两条横杠。信下角还写着‘船在凤凰湖候着,请上山一叙’。
王梓竣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他们果然是明皇族后裔!这条暗语是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谥号,即‘开天行道肇纪立极大圣至神仁文义武俊德成功高皇帝’。按照四王的约定,潞王之后以‘高’字起,反向隔一字书写,福王之后以‘功’字起,也是反向隔一字书写;而鲁王和益王的后代则分别以‘开’和‘天’字起,正向隔两字书写。每一字代表一代人,字数用尽时周而复始,用在字下标横杠的数量表示第几轮。
王梓竣在‘成’字下画两道横线,是说属于潞王后代的字数已经开始第二轮起了,‘成’字是两轮字数的第十三个字,表明他是潞王第十三代子孙。凤凰山的回信没改变暗语的排列,表明是与潞王同样反向书写的福王之后,在‘成’和‘俊’之间加入一个‘德’字,表明他们也是第二轮起,是福王第十四代子孙。福王长潞王一辈,所以复国军的福王后裔与王梓竣是平辈。
渺渺世间、茫茫人海,终于遇到一家人。王梓竣父母双失,初时沦落为匪,投军后戎马倥偬,自是命途多舛,心里的苦楚一力承当,无人倾诉,靠着强大的复国意念拼搏至今,将要见到亲人,既感慨又兴奋。
王梓竣到谷少安的宿营地叫醒他,跟他交代说自己要离开一会儿,让他注意警戒。谷少安满腹狐疑却不便追问,只得听令。
王梓竣只身来到凤凰湖畔,湖边果然停着一艘小船。一个船工模样的人躺在船里打着瞌睡。王梓竣跳上船,船工被惊醒,王梓竣说:“我就是你要接的人。”
船工二话不说用桨抵着岸掉转船头向凤凰山划去。
过了凤凰湖来到山下,山脚的低矮灌木中有几处暗堡。见小船靠岸,暗堡里出来三个人。黑暗中瞧不清他们的面目,等他们走到跟前,王梓竣才发现他们手里都拎着自来得。
其中一个人冷冷地问:“你就是那个写信的人?”
王梓竣:“正是!”
另一个人从怀里掏出个布袋,抖了抖。
王梓竣说:“自家人,这个就不必了吧?”
“是不是自家人要我们说了算,还是先按规矩来吧!”第一个问话的人说。
“好吧!”王梓竣刚说完,布袋就套在了头上。
一个人将一条短绳塞在王梓竣手里,引着他走。一路上左转右绕,感觉一直在向上走,约莫走了一顿饭的工夫,王梓竣踏上了平整的石砖地,不一会儿,眼前突然一亮,刺得他下意识地闭上了双眼,是头上的布袋被摘了下来。
这是一间在山体上人工开凿出来的石屋,足有普通房间的五倍,墙壁上插着数只胳膊粗的火把,将石屋照得通明。石屋正面墙壁上挂着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大幅画像,这幅画像,王梓竣年幼时在家中暗室里也曾见过。挂在它旁边的是一副稍小些的画像,是头戴乌纱折上巾、帽翅后竖王爷打扮的人。“这大概就是福王吧!”王梓竣暗想。
“朱氏福王第十四世子孙朱文轩。”一个苍老的声音响在王梓竣身后。
王梓竣急忙回过头,一个干瘦的老人正目光炯炯地看着他。老人身边还有个虎背熊腰的年轻人,这时也开口说:“朱氏福王第十五世子孙朱继伦。”
王梓竣向老者拱手深鞠一躬,转过身,向着朱元璋和福王的画像跪了下去:“朱氏潞王第十三世子孙藏姓王梓竣叩拜太祖皇帝、叩拜弘光帝。”
朱文轩满意地点点头,将王梓竣搀起,拉着他的手说:“按弘光宗人府的玉牒,我们是兄弟!”
王梓竣点点头,拱手道:“梓竣见过文轩兄长!”
朱文轩哈哈一笑,对年轻人道:“继伦,来见潞王叔父!”明朝的爵位世袭,代代相传,所以朱文轩称王梓竣为潞王。
朱继伦小不了王梓竣几岁,却向王梓竣跪下:“侄儿朱继伦拜见潞王叔父!”
王梓竣听出朱继伦的声音,就是刚才上岸后跟他说话的人。王梓竣原地未动地接受了跪拜,说道:“请起!”
朱文轩亲热地拉着王梓竣的手,带他出了石屋。离石屋不远是一圈砖石垒砌的高大院墙,院墙四角有四座望台,上面晃动着岗哨;院墙上开着许多孔洞,是射击孔;院门两侧是两座石头磊的环形工事,各架着一挺机枪,工事里有几个山民打扮的人。王梓竣看到这阵势,心里暗暗称奇,朱文轩的实力可不容小觑,光是这所修成堡垒的大院子恐怕也不是一般草莽土匪能做到的。
进了院子,里面更是十步一岗、五步一哨,还有一队二十人的巡逻队背着步枪在来回走动。来到厅堂上,朱文轩唤人上了香茶,对王梓竣说:“传言潞王一支远赴关外躲避满清追杀,我曾遣人去寻过,但没有找到。”
王梓竣眼圈微红,说:“我们潞王之后一直颠沛流离,生活困苦,的确是躲到了关外,但人丁不甚兴旺,到我这一代,只剩下我一人。我们没有能力起事,只能隐忍于市,等待时机。”
朱文轩长叹一声,说:“除了潞王一支,鲁王、益王之后均有下落,鲁王十五代世孙年少早夭,已绝了门户;益王后代十二世孙俱是女子,后嗣已无朱姓……复国重担,落在了你我二人肩上。”
王梓竣黯然道:“想不到朱氏皇族没落至此……”
两人又感慨一番,王梓竣向朱文轩简单讲了自己的一系列遭遇,朱文轩也跟他说了福王一支的情况。
相比潞王一支,福王后代的遭遇却好得多。福王死后,他的后人从南京一路向西躲避清廷追杀,最终来到了四川东南的凤凰山附近。那时,凤凰山还是一片荒蛮之地,只有几十户当地土著,满清政权的触角还没伸到这里。福王后代在此扎下根,逐渐同化了当地人,形成了以福王后代为首的一个大村子。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清在四川的政权发现了凤凰山的村落,但是不知他们的来历,以为他们就是本地人,并称他们的村落为凤凰村。
慢慢地,凤凰村通过与外界联姻或收容流民渐渐强壮起来,人口越来越多。他们通过种植、养殖和捕捞积累了一定财富。当辛亥革命打响了推翻满清统治的第一枪后,时任凤凰村村长的朱文轩顺时而动,打出了复国军的旗帜,宣布反清复明的纲领。只是凤凰山地处偏僻,不为世人所知,也只能在凤凰山方圆几十里有些影响。朱文轩以凤凰村的团练为基础成立复国军后,利用积累的财富购买枪支弹药,修筑碉堡工事,把凤凰山建成了复国军的根据地。
复国军为了闯出名声,接连与附近的几股土匪交战,战斗互有胜负,但是朱文轩和儿子朱继伦都是聪明人,在战争中学习战争,不久就将凤凰山附近的土匪剿灭干净,而且复国军也扩大了实力。
朱文轩得意地说:“现在局势又有利于我们,北洋军和护国军在四川打仗,这是我们发展的好时机,他们二虎相争,我发展实力,他们两败俱伤之时便是我做川王之日!”
王梓竣为朱文轩父子建立复国根据地而高兴,但是听到他要做川王的打算,又不禁替他担心。王梓竣对朱文轩说:“四川地广人多,若是没有数万兵马,恐怕不能占川称王……文轩兄长刚才说等护国军和北洋军厮杀得两败俱伤便可坐收渔人之利……只是,兄长可曾想过,这样做是结了护国军和北洋军两个冤家、树了两个强硬对手……以不才之见,还是暂时隐忍,暗中壮大实力,等实力大到足以经略中原后再谋划四川,这才最为稳妥。否则即使一时取胜也难以招架对手的反攻,反倒是先暴露了自己的实力和意图。”
朱文轩沉默不语,站在他身边的朱继伦却说:“叔父是北洋军的团长,手中有两千多人枪,不如就此带着手下加入凤凰山,我们一起干,这就缩短了发展实力的时间!”
王梓竣有些哭笑不得,劝说道:“就算凤凰山有一万人,再加上我的两千人,这一万两千人也挡不住北洋军一个师的雷霆一击!现在我们还是要以隐忍为上……”
朱继伦哼了一声,说:“叔父怎么总是缩头缩脑,隐忍、隐忍!我们朱家已经忍了两百多年!还要忍到何时!”
朱文轩喝道:“休得无礼!你在对谁说话?!”
王梓竣压下怒气,不理朱继伦,对朱文轩说:“兄长久居凤凰山,未见识过真正军队的厉害,我们与群雄逐鹿凭的是实力……”
“小侄在成都讲武堂也荒废了五年,可不是什么井底之蛙!”朱继伦皮笑肉不笑地打断王梓竣。
王梓竣不愿跟他纠缠,对朱文轩说:“此事需要从长计议,万不可头脑发热……”
朱文轩说:“正是,正是!”
王梓竣还要开口,朱继伦抢着说道:“刚才称你潞王时你默许,也接受了我长幼礼法的跪拜,所以这君臣礼法也不能变!当年福王是弘光帝,潞王只是监国。现在潞王后代也要听命于福王之后!得了江山也是我们福王后人坐!”
王梓竣几乎要拍案而起,可转念一想,朱家皇族只剩两支,朱继伦是怕自己抢了他的江山,朱文轩不说话大概也是这个心思。这八字还没一撇的事,跟他生什么气!江山自是由拳头硬的人来坐,不是由喊叫声大的人坐。
天色已经微明,王梓竣有些着急,如果今天不能过凤凰山到泸州,泸州一定会失守,则第三师会全线被动。
王梓竣跟朱文轩说:“兄长不觉得坐天下的事还很渺茫吗?现在我们应该联合起来而不是在窝里斗。”
朱文轩点头称是:“对,对!”
王梓竣说:“此事容后再谈,今天我要率部过凤凰山,还请兄长放行!”
朱文轩还没张开,朱继伦又抢着说道:“不辨出个谁主谁从,休想过凤凰山!”
王梓竣再也忍受不住,站起身抬手抽了朱继伦一个大耳光,吼道:“你父亲还没死,轮不到你在这儿罗唣!”
朱继伦没防备,被打愣了。朱文轩连忙往外推他:“你太不懂事,出去!”
朱继伦恶狠狠地看了王梓竣一眼,悻悻地走了。
朱文轩又对王梓竣说:“小儿不懂事,你大人莫怪!过山的事好商量!”
听他这么说,王梓竣气消了不少,说:“刚才梓竣太过冲动,请兄长责罚吧!”
朱文轩说:“你管教你侄儿,何错之有?!”
两人又重新落座,朱文轩说:“你带兵过凤凰山可以,但是有一样你要依我。”
“兄长请讲,梓竣无不照办!”
“我找人为你们带路,你们只能跟着他走,沿途不可侦查窥测或自行寻路!”
“这个没问题……等我在川中的军务办完再来与兄长商议复国之事!”
“嗯……好……好……”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