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长安风云 第七十章 应对之策


本站公告

    出了大明宫,会齐哥舒翰。哥舒翰第一句话就是:“陈兄,皇上怎么说?会怎么处罚你?”

    处罚陈晚荣,睿宗不愿意,但他是皇上,不能不给群臣一个交待,处罚也就在所难免了。当然,睿宗是为了塞群臣之口,这处罚就有很大的弹性了,哥舒翰最关心的就是这事。

    陈晚荣一笑:“多谢哥舒翰兄挂念,没事,不会有性命之忧。”

    哥舒翰可没有丝毫喜悦:“陈兄,没有性命之忧这话也太笼统了。不要你性命的法子很多,关一辈子,发配边关都可以,这事不得不虑。”

    今晚之事因他而起,不确定陈晚荣无事,他心下难安。

    陈晚荣只顾着高兴,没有想到这层,一下子愣住了:“是呀!我没想到这点。可是,听皇上的口气,还不至于吧。”

    哥舒翰看着杨思勖,问道:“杨大人,你看呢?”

    杨思勖皱着眉头道:“哥舒兄,这事可难说了。朝中之事多变故,现在猜测也没用,这得等到明天早朝才会明白。主要是看公主如何举动了,若是她死咬着不放,皇上即使不想重处都不行。若真要如此,皇上能保得陈兄性命,已是很不容易了。”

    众口嗷嗷,就是皇上也难办,不得不让群臣出气。那么,严惩陈晚荣也是必然了。

    哥舒翰眉头拧在一起:“陈兄。若是在关一辈子和发配边关进行选择地话,陈兄选择哪一种?”

    关一辈子没有一点自由,发配边关虽然苦点,至少还有自由,还可以四处走动,陈晚荣想也没有想:“自然是发配边关了。”

    哥舒翰非常坚毅的道:“陈兄,请放心。若陈兄真给发配边关,哥舒翰一定跟你一起去,绝不失言。”

    他言出必行,陈晚荣不敢不信。笑道:“哥舒兄,你的好意我心领了。这事。就不必了。”

    哥舒翰坚决摇头:“陈兄,这事因我而起。若不如此,哥舒翰于心何安?”

    陈晚荣虽对哥舒翰的经历不太了解,也是知道他会成为一代名将,前途无量,劝解道:“哥舒兄。你还有大好前程,不必跟着我去受苦。哥舒兄大才,必然会做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若是哥舒兄跟着我去受苦。埋没人才,我于心难安。”

    哥舒翰还待再说,杨思勖笑道:“我说,二位不必争了。这事如何处置,还没有下来呢。如何应对,还得等明天早朝之后再说吧。”

    “也对!”哥舒不反对了。

    杨思勖脸色一肃道:“陈兄,明天早朝之事,我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陈晚荣知道他才智非凡。如此说话必有见地。忙道:“杨大人,尽管明言。”

    杨思勖沉思着道:“以我之见。陈兄获罪的轻重,将在明天早朝见分晓。到时,势必有一番争执,陈兄应该大展辩才,与群臣较量。陈兄说得越好,那么,获罪越轻。”

    话音刚落点,哥舒翰击掌赞好道:“杨兄此言对极。陈兄,明天早朝,你就放开了说,怎么好听,怎么说,不要有任何顾忌。即使大而无当的话,你也要说。”

    他对陈晚荣有所了解,那些听起来漂亮,而没有实际用处的话,陈晚荣不大想说,才有这番叮嘱。

    这的确是为陈晚荣好,陈晚荣笑道:“谢哥舒兄提醒,我一定照办。”开玩笑,真要给发配边关,可不是说着玩的,陈晚荣决定一拼。

    哥舒翰接着道:“明天早朝,声势越大越好。我看,我们不能坐等。朝中,我也认识一些大臣,他们也欠我一些情,我这就去给他们通气,要他们明天早上帮着陈兄。”

    杨思勖不等陈晚荣说话,忙道:“哥舒兄,那就快去。时间不等人,不能再担搁了。”

    以睿宗对陈晚荣地好感,只要朝臣不闹事,他完全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声援陈晚荣的人越多,那么他越好说话,征罚也就越轻。对哥舒翰这提议,杨思勖自然是打心里赞成。

    陈晚荣虽不愿意,可也不是迂腐之人,也不反对:“那就有劳哥舒兄了。”

    哥舒翰很是兴奋道:“二位,那我先走一步了。”带着人,打马而去。

    望着哥舒翰地背影,杨思勖长吁一口气:“陈大人,哥舒兄在朝臣中的声望不错,有他出马,十个八个有名望地朝臣声援你不成问题。在他们的带动之下,三五十个站到他你一边,也不会有问题,这事就好办多了。”

    只要不关一辈子,不给发配边关,拥有自由,做不做官,陈晚荣不放在心上。听了这话,也是放心。

    刚到大门口,就见郑晴从府里冲过来,顾不得其他,扑在陈晚荣怀里,就哭了起来。陈晚荣和她相识以来,就没见过她如此担心过,很是爱怜的帮她擦去眼泪,柔声宽慰道:“好了,没事了,不要哭。”

    郑晴点点头,道:“人家不是哭,是高兴!”自从陈晚荣离去,她担心得很,要不是司马承祯,吴道子他们劝住,早就去找陈晚荣了。

    陈晚荣搂着她的香肩,冲司马承祯他们道:“回来迟了,让各位久等他了。”

    司马承祯他们和陈晚荣的交情自是不用说了,一见陈晚荣归来,无不是长长地吁口气,大是放心。吴道子,王翰拉着陈晚荣,笑得特别开心:“陈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众人进到屋里。牛尚新叫人送上茶水,众人坐定,一边吃茶,一边说起经过。等到陈晚荣说完,司马承祯眉头一皱,瞄了一眼郑晴,没有说话。

    郑晴聪慧之人,知道他是有顾忌,笑道:“道长有话尽管说。”

    司马承祯捋着胡须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贫道就直说了。虽然皇上承诺不伤小友性命,可是这事地处置方式很多。”

    郑晴想也没有想道:“不管皇上如何处置。我都跟着!就算是到天涯海角,我也无怨无悔。”声调不高。却很坚定,不容置疑。

    人生得妻如此,夫复何求?陈晚荣大是感动,在郑晴的香肩上紧紧,轻声道:“谢谢你!”

    郑晴嫣然一笑道:“就算是要死。我们也要死在一起!”

    陈晚荣脸一沉:“不许说不吉利的话!”

    郑晴顺从地点点头,不再说话。

    杨思勖代陈晚荣回答:“道长所言极是有理,哥舒兄正为此事奔忙去了。”

    司马承祯捋着胡须,舒心的笑了:“哥舒翰手眼通天。人面广,想必自有妙法,贫道是多虑了。”

    众人相信哥舒翰的能耐,不由得放下心来,气氛不再压抑,变得轻松起来。说了一阵话,这才各自就寝。

    郑晴有很多体己话要和陈晚荣说,两人在一起又说了老一阵,这才睡了。

    次日。郑晴大清早就起床。为陈晚荣上朝做准备。直到准备做好了,陈晚荣这才醒来。郑晴忙前忙后,等到陈晚荣洗漱完毕,又端来早点,坐在旁边,看着陈晚荣吃早点。

    陈晚荣在她鼻翼上一刮,调笑道:“上次,我上朝,你只给我吃一点东西,这次怎么端这么多来?”

    第一次上朝时,郑晴怕陈晚荣内急,闹笑话,只给陈晚荣呼了个半饱。结果是,陈晚荣运气不好,居然遇到朝堂争论,饿得是前心帖后背。

    旧事重提,郑晴顿觉好笑,卟哧一声笑出来:“管他呢,反正今天是去大闹朝堂,没甚好顾忌的。”

    杨思勖的主意,陈晚荣已经说给她知晓,才有是言。

    陈晚荣开玩笑道:“你等着瞧就是了,我今天去舌战群臣,准叫这些自以为是的家伙刮目相看。”

    这不过是一句玩笑话,不过,郑晴却是信心十足:“我相信,你一定能做到!”

    伊人的鼓励,比什么都重要,陈晚荣大是受用,把碗一推,站起身,整理一下衣衫,就要出屋去上朝。郑晴叫道:“等一下!”

    陈晚荣愕然不解,看着她:“什么事?”

    “把眼睛闭上。”郑晴很是羞涩。

    陈晚荣已解其意,笑道:“要奖励我?我得看着。”

    这场麻烦和郑晴地关系很大,陈晚荣去解决这麻烦,郑晴自然是要好好“鼓励”一下陈晚荣了。

    郑晴很是害羞:“把眼睛闭上嘛。”

    陈晚荣不愿她过份为难,依眼闭上眼睛,郑晴在陈晚荣嘴上亲一下,羞得脖子都红了。陈晚荣趁机搂着她,好好的香吻了几个,郑晴也不反抗,任由陈晚荣亲吻。直到心满意足,这才放开郑晴,在她肩头拍拍:“等着好消息。”

    郑晴轻轻点头,挂在陈晚荣胳膊上,相偕而去。

    杨思勖带着龙武军,早就在等候了。陈晚荣跳上马背,冲郑晴挥手,再和众人挥手作别,疾驰而去。

    杨思勖并骑而行:“陈大人,你要打算怎么做呢?”

    这事不太好预料,陈晚荣自嘲一笑道:“杨大人,这事,我现在还没有谱,只能见招拆招吧。”

    杨思勖指点迷津道:“其实,这事关键就在公主身上。陈大人要注意公主地言行就够了,要是陈大人能说得公主不为难你,这事基本上就过去了。”

    他也知道陈晚荣不在乎做官,降几级品秩算是不痛不痒地惩罚,才有这话。

    崔是太平公主地人,只要太平公主不为难陈晚荣,那么她那一帮子人也就不会吭声了。这话是说到点子上。就是难度太大了,陈晚荣笑道:“杨大人所言不错,就是不知太平公主如何想了。”

    杨思勖分析起来:“昨晚上,我琢磨了一宿,我以为太平公对你有两种可能。”

    说到琢磨人地心思,尤其是琢磨政治人物的心思,陈晚荣就不在行了,忙请教道:“哪两种可能性?”

    杨思勖笑言:“当然有好有坏,陈大人要听哪一种?”

    陈晚荣想了想道:“当然先听坏的。坏的让人心思惨淡,再听听好地。心情也就好了。”

    杨思勖指着陈晚荣,大笑道:“陈大人。没想到你还有这一手。好,那我就先说坏的了。要是太平公主死咬着崔一事不放手。坚持要皇上严惩你,那么她的手下就会跟着她一道逼迫皇上。若真如此的话,皇上就难办了,关一辈子,发配边关就不是不可能了。”

    这是最坏地情况。陈晚荣点头道:“是呀!要真是如此的话,麻烦大了。”杨思勖笑道:“其实,陈大人不必担心,太平公主不会这么做。”

    这话有点新奇了。陈晚荣忍不住哦了一声:“请问杨大人,这话作何解释?”

    杨思勖淡淡地点一句:“这就是朝局的微妙所在。”

    景云年间地政争越演越烈,朝局的确是微妙,陈晚荣也猜不透他这话地意思。杨思勖见陈晚荣有些迷糊,这才点明道:“无论如何,皇上都会留下你,要你继续做火炮。当然,没有火炮对公主的好处最大,有了火炮。有些事她就难办了。”

    没有火炮。石堡城打不下来,李隆基这个首倡其议的人就会面临很大地压力。太平公主再施展手段,李隆基就大事不妙,这是她最想得到地结果。

    有了火炮,顺利打下石堡城,李隆基只有功,没有过,声望会大涨,根基更加稳固。所以,对于太平公主来说,不让火炮造出来是最好地办法。要想不造出火炮,就要拿掉陈晚荣,即使不杀陈晚荣,也要陈晚荣不能造火炮。让陈晚荣坐牢,或者发配边关是最好地办法。

    太平公主肯定想这么做,只是她做不到,原因就在于睿宗。睿宗原本是一个无能的皇帝,在历史上他也没有什么建树,连守成都称不上。可是,陈晚荣的出现,给他建立功业带来了希望。火炮地威力都知道,要是造出来,打下石堡城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石堡城一下,唐军席卷青藏高原,迫使吐蕃成臣,是奇功一件。睿宗这个在历史上没有功业的皇帝一下子就有了清名,史书写下“破石堡城,吐蕃来归”一语,足以让他垂范千秋,成为有为之君。

    吐蕃主要是现在的西藏和青海一带,唐朝的吐蕃远比今天的西藏大,大很多。除了包括现在的西藏和青海以外,还包括阿富汗东北部领土,以及西域一部份。正是因为吐蕃拥有辽阔的疆域,才能在强盛的唐朝进攻面前屡败屡战,没有**。

    在中国历史上,吐蕃自有其特殊性,不得不说。

    自古以来,中国最大地边患来自于北方大草原,秦汉时期地匈奴,后来的鲜卑,隋唐时期地突厥,宋朝的契丹、女真、蒙古,还有现代的罗刹鬼子,无不是从大草原威胁中国的。

    为了反击大草原上的威胁,我们的祖先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战国时期的赵武灵王击胡,大破北方胡人、匈奴百万之众,给他杀掉的胡人不下五六十万之多,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击胡,并且取得伟大胜利的战争。

    其后有蒙恬收回河套之地,汉武帝奋击匈奴,卫青、霍去病横绝大漠,打败匈奴。再后来,李靖夜袭阴山,灭东突厥。苏定方西征,灭西突厥。

    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都是来自于北方,来自于大草原。

    青藏高原却是一个特例,到了唐朝时都没有一个君王能够征服。真正对青藏高原大打出手的是汉宣帝,当时因为汉武帝击破匈奴后,采取战略追击策略,经过二十多年的消耗,匈奴再也没有恢复过来,最终分裂成两部分。

    一部分西迁,这一部分最终灭了西罗马帝国。另一部分于汉宣帝时期投降了汉朝,这标志着西汉在对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当北方边患解除后,汉宣帝就开始对当时的西羌用兵,赵充国在这场战争中取得了很大的战果。到了东汉时期,段炯、张焕也是对西羌作战大胜的两员名将。

    从汉宣帝开始,中国就拉开了争夺青藏高原的战争序幕,只是没有一个君主能征服这一片土地。就是唐太宗,也只是让吐蕃暂时低头罢了。

    要是石堡城打下来,唐军大规模进军,迫使吐蕃臣服不是问题。要是睿宗的雄心再大点,要是灭了吐蕃,那可是开天辟地以来的一件大事,其功业比起唐太宗灭突厥一点也不逊色。

    若真如此,睿宗就会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大有为之君!

    鸟儿爱惜羽毛,人爱惜名声,皇帝爱历史美名,这是千古不易的道理。

    睿宗为了自己的历史美名,不惜得罪太平公主。若是太平公主太过分的话,那么无异于把睿宗推向李隆基一方。以太平公主的精明,她是不会做这种蠢事,所以,到时她还不得不帮衬着睿宗。

    这道理明摆着,要是杨思勖不提醒,陈晚荣真的是想不到,笑道:“多谢杨大人提醒!”

    杨思勖摇手道:“陈大人不用谢。这道理,我也是才想明白。陈大人,这好处就不用我再说了吧?”

    话都到这程度了,他不说陈晚荣也明白,笑道:“杨大人高见。”事情已经明朗了,陈晚荣心情也不错。

    不过,杨思勖打击陈晚荣道:“陈大人,结局虽然已经明了,不过,断不会如此顺利,必然还有一番唇枪舌剑,你得做好准备。”

    太平公主那么精明的人,肯定要捞取好处,在这捞取的过程当中,就存在很大的变数。比如,她先要试探睿宗的想法,要是睿宗不打算和她翻脸的话,她就要控制住陈晚荣,让造火炮这事搁置。最好是等到她登基,再启用陈晚荣来造火炮,既有了历史美名,也达到打垮李隆基的目的。

    这么做,陈晚荣没有性命之忧,可是她完全可以把陈晚荣发配边关,或者找个借口关在大牢里。即使如此,陈晚荣也是受不了,不得不小心应对。

    一句话,在陈晚荣没有性命之忧的前提下,陈晚荣的吉凶依然难测。

    杨思勖和陈晚荣这番计议,可谓准备功夫做得十足,只是他们错了,包括太平公主在内都错了,他们太小看睿宗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