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纪事


本站公告

    一

  刚工作那会,是87年。单位住房紧张,况我们几个小字辈,是没资格分到房子的。没办法,只好四个兄弟挤在一间不足九平方米的小平房里。没有食堂,四人就在边用土砖架着一个电炉,这便是我们的最初的灶台了,冬天烤火用它,夏天做饭用它,夏秋冬,反正这个电炉就是万用炉,幸福炉。没有刀砧板,吃得最多的就是面条和白菜了。因为吃面条不用做菜,吃白菜不用刀切,洗净后用手撕扯成几片丢在面条里,方便极了。只是长期的面条白菜,把我们的身材都变成了面条模样,为此,得了一个名,“四大条王”。

  如果有时来客人了,睡觉时,大家都忘不了相互提醒一句,不要碰着电炉。尤其是夏天,那日子真难混,地板上的温度能烫得脚里起大泡,电风扇吹的风可以在十分钟内烘干衣裳。没办法,我们就只好反复用凉水泼在房中,以降温之用。好的水资源还不十分紧张,晚上,就提几桶凉水,在平台上冲无数次凉水澡…….

  我们住的那个巷子叫马鹿口巷,传说很多年前马帮运货必须经过这条巷子,因而得名马鹿口巷。马鹿口巷“礓碴子”被磨得镗亮镗亮的,就是当年马队往来穿梭运输货物的功劳。

  马鹿口巷住着约百余户人家,每每到晚,热闹非凡。家家说闹之声,锅碗碰撞之音,谈笑疯狂之语,可以说是天天不绝于耳吧。

  那时,我们最盼望的是一人能有一间安静的小屋,能有一点自己的私秘。

  二

  记得有一天我们同室好友谈了一个朋友,下午,他神秘的对我们说,今天,我慎重地宣布一件事,朋友晚上要来,晚上就麻烦你们找地方各奔东西吧,12点以前不要回来。不好意思,委屈众兄弟们了!大家救救意思!要知道,这可是我们寝室的第一位仁兄谈第一次恋爱来第一位友啊!这对我们四个难兄难弟来说,哪家伙,不亚于“申奥”成功吧。我们三位室友,商量了半天,马上准备了一些水果放在房间。三人决定到江边去玩,可那是冬天,呆在房中就要烤大火,北风呼呼作响啊!寒风刺得肌肉清疼。我们三人就在从江边上到街上,又从街上下到江边,来来往往十多次,来度过难捱的时光。街上的行人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们,那几个神经病,这冷的天,半里还在练短跑呢。我们估计时间差不多了,回到寝室,天知道,室友和他友两人还在作促膝之谈。我们不好打扰她们,又在楼顶平台上面玩了一个多小时,用现在的话说,都冻成了冰棍了。第二天,一位室友就感冒发高烧,在医院里,口中还反复地喊着:一二一、一二一。

  眨眼之间,十年过去了,我们四人都大好运气地分得了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单房。告别了那如火如荼的群居时代,告别了那两小无猜的共有制时代,也告别了那如胶似漆的“无私”时代。

  拿着房屋钥匙的那一天,我们着着实实买了一件炮竹烟,把天上写了一个万红遍,并郑重的办了一桌酒席,请来了素来相好的几位同学,喝得酩酊大醉方才归窝,算是发狂似的庆贺了,也算是举行了盛大的“离分”大宴。

  有了单房,对于我们来说,算是上了天堂了。主要是媳来了,不用借宿了,客人来了,有了小座的地方,房中也有了一个角落专门安置电炉烧水做饭了。房中还添置了几件象样的动产,如彩电、冰箱、洗衣机什么的。我觉得这太幸福了,为这事,专门给远在千里的媳挂了一个电话,足足谈了二个多小时,来汇报分房的全过程,只记得媳的声音很激动,说了三个字,有房了,好象还带点抽泣声,这大概是喜极而泣吧!

  三

  二十年过去了,我们又住进了三室两厅的十五层高楼,约有一百四十多个平方吧。多少次,我都想把父母亲接来巴东过一个节。但每次母亲都说,等你有了宽敞的地方,我们再到你那过年。

  是的,多少年过去了,每每想起母亲的话,心中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的祖国日新月异的发展着,富强着。巴东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小城的面貌是一天一个样。尤其是现在的新城,多象一位多情的少亭亭玉立在长江南岸,满怀深情地注视着上川下广、南来北往的客人。我们的住房从四人共居一室,到一人一间单房,再到今天的一家人住进明亮宽大的三室二厅,这喜悦的心情是远远不能用文字来表达的。

  我想,父母都是七八十岁的高龄了,今年一定会实现诺言,到我们家来过一个热热闹闹的节了!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