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不得不服(3)


本站公告

    z

    朱温每天盯着前线的战报,对藤县的战斗大为恼火,第一次批评了主持战局的康怀贞。康怀贞也没有想到,小小一个县城,居然也如此强悍,令他大出意料。他也发飙了,亲自带队上了战场,双方展开了更激烈的厮杀。段玉也不甘示弱,挥舞着碧玉刀,上阵和康怀贞对决,结果两人棋逢对手,不分胜负。

    第二天,康怀贞继续和段玉对阵,两人依然不分胜负。但是,两人身边的军队,却渐渐的分出了胜负。每每宣武军发起密集攻击的时候,鹰扬军都用炸药包予以猛烈还击,将成片的宣武军炸翻在地上。无论宣武军出动多少人,都始终无法穿过鹰扬军的防线。上来的人越多,死亡的人就越多,令康怀贞无计可施。

    在震天雷的帮助下,鹰扬军依然牢牢的占据着藤县,康怀贞又急又怒,当场病倒了。朱温立刻命令李建及接替康怀贞指挥。李建及乃是当初李罕之麾下的猛将,骁勇无人能及。他接替指挥以后,不断的组织敢死队,专门在夜间发起攻击,试图打鹰扬军的防守漏洞。

    段玉带领的鹰扬军,坚决反击,他们同样调整了作战方略,白天睡觉,晚上作战,通过埋设地雷的办法,提前预知李建及的突袭路线,屡屡打退了李建及的进攻,使得骁悍的李建及,私底下也不得不说个服字。当然,在宣武军的轮番进攻下,段玉麾下地鹰扬军伤亡也很大,最后只剩下不足三百余人,依然坚守藤县。

    最后,在杨佛午地接应下,段玉带领丙团成功撤退到微山湖边,然后在这里上船,转移到微山湖对面的沛县,继续进行抗击。因为没有抓到段玉,朱温气的一蹦三丈高,大骂前线指挥官饭桶,李建及无言以对,暗自后悔选择了宣武军,一时间竟然有些心灰意冷的感觉。至于鹰扬军这边,当然是立刻予嘉奖,段玉被朝廷授予坚贞侯的封号。

    由于藤县鹰扬军的防守顽强程度,出乎宣武军的意料,使得宣武军地南下进攻计划,不得不因此延误了至少五天。这五天的时间,足够杨鹭飒在后方调整部署,做好了给宣武军当头一棒的准备。藤县的战斗,仿佛也预示着未来地战斗基本路线。事实上,由于藤县战斗的延误,宣武军在此后地战斗,就一直都进行得不顺畅。

    双方的战斗,从微山湖东北部的藤县一路展开,逐渐向徐州靠近。在宣武军的巨大压力下,鹰扬军放弃了藤县,据守沛县和丞县。后来,鹰扬军又主动放弃了丞县,据守许州和沛县这两个据点。表面上看起来,宣武军是在前进,是胜利的一方,可是敬翔和谢瞳都明白,这个进攻偏离了原来的计划太远。说地残酷一点,这场进攻,从开始就失败了。

    但是,战斗已经展开,宣武军必须将战事持续下去,直到夺回徐州为止。否则,宣武军的士气,将会受到极其重大地影响。年初,朝廷的诏令传来,鹰扬军成了朝廷地护卫军,名正言顺的要求宣武军接受朝廷地指挥。刘鼎占据长安,对宣武军的士气,的确有相当的打击。

    不少普通的将士,都将刘鼎进入长安,看成了即将夺取天下的标志。事实上,关中乃是龙兴之地,长安又是帝都,刘鼎占据长安,这中间的象征性意味,是不言而喻的。须知道,从前的黄巢,无论是秦,还是周,又或者是汉,到最近的隋唐,开国皇帝都是首先取得关中,然后夺取天下的。

    相反地。还从来没有控制山东之地地势力。最后能够一统天下地。山东虽然拥有丰富地资源。大量地人口。但是地形不利。回旋地余地太小。作为争夺天下地根基。是远远不够地。宣武军想要夺取天下。首先就要控制徐州这个战略要地。然后以此为跳板。争夺中原。否则。天下就没有宣武军地份了。

    由于这个说法很有说服力。所以在宣武军里面。已经传播地沸沸扬扬地。各级军官都不能止。其实。很多宣武军地军官。也都相信这种说法。认为刘鼎夺取长安。基本上大局已定。宣武军地灭亡。只是迟早地事情。现在地朱温。就像当初地王世充、窦建德。最后总是要完蛋地。

    朱温虽然对基本官兵地这种心理很恼火。下令严厉处置散播谣言地人。却也不能完全阻止这种心态地蔓延。事实上。在夜深人静地时候。就连他自己。都不免要怀。刘鼎占据长安。控制关中龙兴之地。难道天下。真地将落入留得手中么?

    得知刘鼎占领长安地消息以后。夫人张惠也隐晦地提醒他。应该和刘鼎改善关系。不要再用强硬地手段。显然。张惠也认为。天下最终将落在刘鼎地手中。要是他朱温不能够改变策略地话。最终将会被鹰扬军完全消灭掉。他朱温也将永远地消失。

    “不!当然不是!”

    朱温恶狠狠地吼叫着。不断地鼓励自己。鼓励自己还有反败为胜地机会!

    只要拿下徐州,局面就会扭转过来的!

    拿下徐州,就可以反击中原。

    拿下中原,就能够争夺关中。

    对!

    拿下徐州!

    于是,在朱温的督令下,宣武军继续疯狂的扑向徐州。

    徐州乃是四战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周围有完善的防卫。萧县、沛县、丞县、下、符离等据点,就是拱卫徐州的坚固要塞。从军事理论上来说,要拿下徐州,就必须拿下这些据点。对于从北方发动进攻的宣武军来说,拿下沛县和丞县是最重要的。

    沛县是双方激战地焦点。

    从一月底开始,宣武军和鹰扬军,就在沛县展开了连番地厮杀。

    杨鹭飒早就料到沛县会是宣武军争夺的焦点,在宣武军南下之前,他就亲自到沛县来仔细的视察过防务工事,还专门调拨了一批水泥急用。

    经过水泥加固的沛县,

    然不高,却非常的坚固,即使宣武军用投石机猛砸,间内砸开城墙,也是不可能的。

    至于驻守沛县的宣武军,杨鹭飒是根本不用担心地,因为沛县驻扎的,乃是骨头最硬的勇字营,杨璧鳞亲自带队。从藤县退出来的英雄段玉也在这里。沛县城内地上前壮丁,也已经被动员起来,发誓要跟沛县共存亡。沛县又储备了大量的黑色火药,足够围上来地宣武军喝一壶的。

    果然,宣武军来到沛县以后,马上感觉到了沛县的流血本领。宣武军的兵力虽然很强,在沛县的面前,却无法发挥出来。沛县的城墙,异常地坚固,无论宣武军如何想办法,都无法将城墙砸开。巨大的石头落在城头上,不过是砸下一个窝而已。由于鹰扬军地封锁,宣武军的投石机,根本不可能发射太多地石头,于是沛县的城墙,始终没有遭受到什么损失。

    倒是鹰扬军发射出来地震天雷,给宣武军吃尽了苦头。宣武军的每次进攻,都要付出沉重的代价,尤其是他们发起人海战术的时候,伤亡更是惨不忍睹。每一颗落下的震天雷,又或者是炸药包,都要夺走大量的宣武军的性命。宣武军大将朱珍也被掀翻在地上,差点死于非命。

    从一月底激战到现在,宣武军倒在沛县周围的人数,至少有两万人。有一段时间,堆叠的宣武军尸体,几乎有一半的城墙高。哪怕是见惯了血流成河场面的朱温,也不禁侧目。他想不出,鹰扬军到底是什么东西做成的,怎么能给宣武军造成如此惨重的伤亡。

    的沛县,成了卡在宣武军喉咙里面的一根刺,吞不下,又拔不出来。敬翔和谢瞳都为此头痛不已。宣武军如果不能拿下沛县,就无法对徐州进行合围,这是宣武军不能撤军的主要原因。基于同样的道理,绕过沛县也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继续进攻沛县,每天的伤亡数字,都让朱温眉头紧锁,更让敬翔和谢瞳心惊肉跳。

    那边,丞县的战斗,同样进行得不太顺利。驻守丞县的鬼脸都,战斗力同样强悍,而且,他们还能够得到骁骑营骑兵的直接支持。鹰扬军骑兵神出鬼没,专门做些袭扰的卑鄙事情。他们充分发挥了小杨帅的一贯风格,从来不和宣武军正面打交道,总是想方设法搞些小动作。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让宣武军叫苦不堪。

    宣武军白天攻打丞县,已经筋疲力尽,晚上还要经受鹰扬军骑兵的袭扰,不断的进入战备状态,实在是不胜其烦。有人以为鹰扬军是闹着玩的,可是它却偏偏真的进攻过来,有时候以为它是来真的,结果虚晃一枪,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在鹰扬军骑兵的折磨下,宣武军不要说睡觉,就是连合眼都不行,可想而知有多么的痛苦了,士气和战斗意志,都在不断的消退。

    至于飞营,则在徐州坚守,同时作为战役的总预备队。徐州的城墙,那要比沛县高大多了,驻守徐州的鹰扬军兵力,也要雄厚得多,加上临时组织起来的壮丁,徐州的防御人数,超过了三万人。面对这样的战果,朱温很不满意,却又无可奈何。

    连番的激战下来,战斗进入了相持阶段。

    战线稳定在沛县、丞县一带,宣武军还没有触及到徐州的城墙,就被迫停下了脚步。

    这天早上,刘鼎抱着小宝,在听李怡禾详细的汇报相关的资料。昨天的五人大战,并没有让他筋疲力尽,反而有种说出的愉悦感。早上起来,和小宝耍了一会儿。但是小宝对这个陌生父亲不太和善,总是哭,好不容易才被他骗过来,在怀里呆一小会儿。

    鹰扬军在前线某些地段的战斗,非常的艰苦,主要是因为兵力悬殊的缘故。现在杨鹭飒的手下,只有骁骑营、飞营、鬼脸都、勇字营等部队,不足三万人,加上临时组织起来的壮丁,也就六七万人。面对宣武军滚雪球地攻势,刘鼎还是不敢掉以轻心地。

    幸好还有火字营的坚强支撑,鹰扬军利用黑色火药的优势,牢牢的守住了沛县和丞县两个要点。不过,发了狠的朱温,正在从后方调集更多的宣武军,征集更多的壮丁补充到队伍里面。山东地人口众多,宣武军被消耗的军队,很快得到补充。根据三眼都的情报,在微山湖两侧,宣武军拥有的生力军,足足有十三万人以上。

    正是在优势兵力地支撑下,宣武军即使在前线遭受了巨大的损失,依然不舍得撤退。按照朱温地意思,仿佛是要将沛县打成废墟,将其打成一片白地,然后宣武军就踏过这片白地,向徐州城进发。然后再将徐州打成白地,再向中原进发。

    鹰扬军同样做好了相应的准备,将沛县打成废墟的准备。

    “即使将沛县完全打成白地,也不能让宣武军合围徐州。”

    杨鹭飒对这次战斗的指示方针非常明确,那就是鹰扬军即使不要一只手,也要将宣武军彻底的打残废。他对杨璧鳞和刁奇明确表示,不要怕死人,鹰扬军死一个,宣武军就要死五个甚至是十个。宣武军敢死,鹰扬军就敢奉陪,直到某一方全部死光为止。他就不信在这样的伤亡比例下,宣武军能坚持一年地时间。

    这位新郎官似乎对自己的新娘不太感冒,在洛阳只呆了五天地时间,就回到了徐州,照样过以前那种百花丛中过的生活。但是他地娘子欧玲思,也不是省油的灯,不怕连天地战火,跟到了徐州。当然,欧姑娘,不,杨夫人到前线来,是鼓舞士气的。

    私底下,朱有泪悄悄的说道:“看来小杨帅是要将小娇妻加给自己的紧箍咒,全部转移到宣武军的头上。

    杨帅发火,后果很严重,朱温这次有难了。”

    不得不说,这样的战斗方针,非常冷酷,却非常有效。

    鹰扬军在顽强的坚持,战斗十分艰苦,宣武军其实又

    如此?

    在敬翔和谢瞳看来,和鹰扬军的战斗,完全是消耗战,兵力好像流水一般的消失掉,在战斗激烈的时候,宣武军一天的损失人数,就超过三四千人。两个月的时间过去,宣武军的伤亡,已经超过三万人,加上失踪的,下落不明的人员,总损失已经超过四万。

    按照这样的消耗速度,宣武军最多还能支撑一个月,就要全线溃败了。但是这还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这场战役,已经动摇到了宣武军的根本。宣武军在后方不断的强行抓丁补充部队,引发了极大的民愤,不少地方已经出现了反抗宣武军的暴乱。同时,这些抓到部队的壮丁,思想也不稳定,随时都会引发暴乱,甚至是临阵倒戈。

    尽管这些暴乱已经被镇压,当事人都被当场斩首示众,可是仇恨的种子埋下,就永远无法清除。到时候,鹰扬军只要找机会撩拨一下,马上就是冲天大火。其实,更多明眼人都开始看出,宣武军是在走下坡路了,这种抓壮丁的法子,不过是灭亡前的疯狂而已。一支正规的军队,怎么可能这样抓壮丁呢?

    当初宣武军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可从来没有强行抓过壮丁。那时候的敬翔和谢瞳,对于淮西军强行抓壮丁的行为,都非常反感,并据此推断淮西军肯定是要败亡的。结果,淮西军果然是败亡了,秦宗权这个名字,也随着淮西军的败亡而遗臭万年。现在,宣武军也走上了淮西军的老路,看来,败亡的下场,也是不可避免的。

    实在是没想到啊!

    实在是没想到。

    本以为刘鼎会被李克用和李昌符拖在关中的,这样鹰扬军就没有多余的精力关注徐州战局。结果,阴差阳错,突厥人诡异撤兵,李昌符猝不及防被收编,刘鼎竟然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稳定了关中,不但没有影响到徐州战局,反而让杨鹭飒可以放手大打一场,根本不用考虑战败后的结果。

    现在的鹰扬军,已经拥有最广袤的地域,最丰富的资源,最富余的人口,最雄厚地财政,战争潜力正在逐步地爆发出来。哪怕鹰扬军暂时丢失了徐州,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因为鹰扬军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组建更多的军队,重新将徐州抢夺回来。这一点,正是敬翔和谢瞳最顾忌的。无论策略和手段如何高明,最终支持战争的,依然是人口、土地、资源三者而已。

    但是,宣武军和鹰扬军已经开战,再也不可能收手。一旦宣武军收手,难缠的杨鹭飒就会打蛇随棍上的,他会集中兵力向兖州进攻。稳守反击,一向是杨鹭飒地拿手好戏,他将飞营紧紧的握在自己的手中,显然是要在最要命的时刻,给宣武军致命一击。除非宣武军让鹰扬军付出了足够重大地伤亡,打掉鹰扬军的进攻能力,否则,杨鹭飒绝对会死死地咬住宣武军不放的。

    实在的,战斗进行到现在这种状况,敬翔和谢瞳都有些后悔了。杨鹭飒是毫无后顾之忧,打胜了,是他的战绩,打败了,还可以卷土重来。鹰扬军有足够的资源支撑他这样做。可是,宣武军却没有这样的优势,宣武军没有足够地资源支持再一次的进攻。这次宣武军如果战败,就丧失了主动进攻地能力了。

    倒是朱温还能够挺住。

    他毕竟是从死人堆里面爬出来的人物,见识过太多地劣势战斗,眼前的战局,固然不如意,却没有到垂头丧气地地步。他不断的告诉自己,只要继续坚持下去,宣武军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的。只要攻克了徐州,宣武军就还有挽回败局的能力。

    其实,在朱温的内心里,未曾不明白宣武军已经走下坡的道理。只是,他不愿意承认这一点。他不愿意看到刘鼎这个名字,变得比自己更要耀眼,更要璀璨。如果没有对黄巢的背叛,或许朱温不会如此深刻的忌讳这一点。但是,遗憾的是,他背叛了黄巢。

    现在的刘鼎,不但掌握了朝廷,取得了名正言顺的名义,能够对天下节度使指手画脚,还进一步提升了鹰扬军的综合实力。鹰扬军控制区域的战斗力,正在被不断的挖掘出来,开始毫无保留的表现出问鼎天下的气象。假以时日,李克用也不敢再次挑战这个巨人。

    朱温冷静下来的时候,其实还是很清楚的,他明白宣武军这次完全是背水一战,只能胜不能败。如果宣武军不能拿下徐州,就要从主动进攻,转入主动防御了。换句话来说,从此以后,宣武军只能走下坡路了,只能被动的等待鹰扬军的进攻。此消彼长,宣武军的灭亡,将会在不久的将来就到来。

    他不服啊!

    凭什么?

    凭什么刘鼎就能够压倒自己?

    凭什么鹰扬军就能够占领中原,控制朝廷?

    宣武军起步早,鹰扬军起步晚,按照先来后到的原则,也是他朱温率先出人头地的。

    但是,老天偏偏选择了刘鼎。

    不服!

    朱温坚决不服!

    “臭小子,别动。”

    刘鼎对怀里的小人儿喝道,原来是小宝开始不耐烦了,要下地去玩。

    但是,他的命令,只对鹰扬军生效,对怀里的小家伙,却没有任何的效果。他初来乍到,小家伙自然不知道他是哪个,能够在他怀里坐上片刻,那也是给他天大的面子了。小家伙无法挣脱父亲大人的手腕,于是毫不留情的撒了一泡尿,表示自己的愤怒,趁刘鼎松开手的机会,一溜烟的跑了。在门外伺候的林诗榕格格一笑,跟在小宝的后面去了。

    “这小子,欠打。”

    刘鼎只好自嘲的骂道。

    旁边的人都装作没有看到。

    李怡禾和朱有泪都从刘鼎抱孩子的姿势推断出,他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起码现在不是。

    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刘鼎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

    大人,杨行密动手了。”

    令狐翼送来了淮南地区的相关资料。

    正在清理怀里尿渍的刘鼎啊了一下,将情报资料接过来。

    在北方徐州周围,鹰扬军和宣武军打得热火朝天,不亦乐乎。在南方扬州附近,也有人不甘寂寞,主动挑起了战事,淮南地区终于也大打出手。根据三眼都的情报,在过完年以后,扬州就在酝酿一场大战,最终,大战在一月底爆发,秦彦和毕师铎再次围攻扬州地吕用之。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鹰扬军当然不能放过这样地机会。

    若是能够一举解决淮南的问题,则鹰扬军以后,就灵活机动多了。

    扬州地区本来就是帝国最富饶的区域之一,这里有广阔的海岸线,有丰饶的鱼米之乡,还有无数的池塘和湖泊,大量的稻田全部都是高产地良田,这里生产的粮食,一直都是运往京师的首选。大运河贯穿南北,水运交通异常发达。可惜,这么好的一块地方,自从高骈担任淮南节度使以来,就断地走下坡路,最终被高骈糟蹋得不成样子。

    中和二年,也就是黄巢起义军退出长安那一年,扬州居然发生了饥荒,活生生的饿死了三千多人,成为天下奇谈。谁也搞不懂,高到底是如何治理扬州地,如此富饶的地方,居然被他弄得民不聊生,不能不说是这位高大人的一种本事。当时长江对面的镇海节度使周宝,还公开讽刺高骈本领独特。

    对于扬州这块肥肉,鹰扬军是觊觎了很久了,从刘鼎占领庐州的时候开始,就筹划对淮南地区的进攻。只是每次都阴差阳错,功亏一篑,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拿下来。秦彦、毕师铎和吕用之可能是察觉到了鹰扬军地威胁,不得不暂时按下三人之间的矛盾,芶延残喘。

    不过,随着鹰扬军平定关中,刘鼎决定对淮南地区动手了。他亲自坐镇庐州,要地就是传达这样的信息:我们鹰扬军要对淮南动手了!无论你秦彦、毕师铎还是吕用之如何,我们鹰扬军都决心要进入这里了。

    当然,前线在奋勇作战,有杨鹭飒和杨行密两人在前线指挥,刘鼎不会去干涉。这种督促地效果当然是明显的,扬州前线地各项准备工作,顿时加速运转起来。杨行密的千牛军在州跃跃欲试,鹰扬军水军则在长江上严阵以待。

    同样的,表面上的文章也是要做的,例如用朝廷发出一份诏令,要秦彦、毕师铎、吕用之三人,立刻前往鹰扬军辖地,接受鹰扬军的调停。当然,三人是不可能根据诏令行事的。于是,鹰扬军就有了公开干涉淮南地区的借口。鹰扬军的使者振振有词的说道:“我们鹰扬军进入扬州,是强行逼迫秦彦、毕师铎、吕用之进行谈判,可不是要占领扬州,所以别的节度使不用紧张,也不要插手,尤其是武宁节度使。”

    文德元年的春天,实在是个打仗的好日子,天高云淡,云淡风轻,在这样的日子里,要是不活动活动身体,军队实在是太无聊了。天气是如此的美好,连刘鼎都有想活动活动身体的感觉。只是杨鹭飒和杨行密都能够胜任前线指挥,他不便干涉,于是继续在庐州享受生活。

    天气良好,打架的劲头都比较高一些,一月底,秦彦和毕师铎首先围攻扬州,正式拉开了淮南混战的序幕。被秦彦和毕师铎围困了两年多的时间,扬州的吕用之,已经是筋疲力尽了,只能依靠扬州的坚固城墙,进行勉强的防御。扬州城的战斗,虽然惨不忍睹,其实并不十分激烈。

    自从鹰扬军决定谋取淮南以后,就有意识的对淮南地区实行了封锁,禁止粮食输入淮南地区。由于淮南地区长期战乱,没有民众进行生产,所以已经连续多年没有出产多少粮食了,加上鹰扬军的半包围措施,淮南地区的粮食严重不足,今年更是达到了极点。

    粮食不足导致争夺三方的军队,都受到了眼中的削弱。没有足够的营养,三方的军队都陷入虚弱状态,同时有大量的人员逃亡。当初,秦彦带到扬州的宣州军,足足有三万人。现在,恐怕只有一万五千人不到了。减员的比率超过五成。宣州军尚且如此,毕师铎和吕用之的军队,就更不用说了。

    三方的军队都受到饥饿的严重威胁,打起仗来,自然不会很激烈。当然,伤亡数字还是很大的,因为饿坏了士兵,也许被木棍轻轻打一下,就会从城头上摔下来。有些士兵由于饥饿过度,扛着武器麻木的向前走,结果走着走着,就倒下去,再也不会动了。

    三方地扬州争夺中,还有一个奇怪地现象,就是双方都是纯粹的肉搏,很少有用弓箭的。即使握有弓箭,也将其当做弯刀使用。本来在战场上,弓箭是杀伤敌人的有力武器。然而,开弓是需要力气的,饿坏了的士兵,根本没有足够的力气开弓,只能将其当做肉搏武器使用了。

    一直以来,吕用之地手中,都掌握着高这张牌,以为可以用高来威胁秦彦和毕师铎。但是,这一次,秦彦和毕师铎决心不管高骈的死活,埋头对扬州发起猛攻。从三眼都的情报来看,经过连续的战斗,交战地三方,实力都受到了极大的削弱,估计整个扬州地区,有战斗力地,已经不过两万人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直在州养精蓄锐的杨行密,终于到了可以出动的时候。

    “看来淮南的问题,可以解决了。”朱有泪若有所思的说道。

    艾飞雨留在长安主持大局,在庐州地区,朱有泪就是首席军师了。能够单独处置淮南地战局,朱有泪还是很高兴的,美中不足地是,鹰扬军的淮南攻略,已经制定得很完美,他没有更改地可能。这样一来,他的才能,就无法发挥了。

    “但愿如此。”刘鼎若有所思地说道,有意无意的看着门外的天空。

    门外,天空蔚蓝,白云朵朵,的确是个好天气。

    好天气仿佛预兆着鹰扬军开局顺利。果然,在二月底,杨行密攻占天长、**这两个重要的地区,对扬州形成半包围的态势。正在扬州混战的秦彦、毕师铎、吕用之三人,战斗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状态,明知道杨行密来者不善,却也懒得去管了,依然混战不休。于是,杨行密进一步控制了扬州的其他外围地区。

    同时,鹰扬军水军,也已经集中到了扬州附近的江面上,部分战船还深入到运河里面,为杨行密输送震天雷和炸药包。在这之前,鹰扬军水军一直都封锁着长江,监视着扬州城的动静。在水军的帮忙下,鹰扬军连续拿下海陵、江阳等地方,将扬州城变成了一座事实上的孤城。

    转眼又是三月份。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

    春风吹拂,杨柳拂岸,到处都是暖洋洋的一片春光。

    徐州和淮南地区的战事,依然在持续进行,每天都有战报送来。

    战斗依然还在胶着,还没有分出最后的胜负,秦彦、毕师铎、吕用之三人都杀红了眼,继续围绕着扬州进行厮杀,据说秦彦、毕师铎和吕用之已经赤膊上阵。吕用之还将高骈抬出来,发现没有效果,于是又收藏起来。鹰扬军乐得坐山观虎斗,倒也其乐融融。

    三月初四早上,事情突然出现了波澜。

    这天早上,夏可舞飞一般的跑来,远远就叫道:“大人,三眼都急报,皇上驾崩!”

    屋子里的人都是微微一怔。

    李俨死了?

    刘鼎接过情报看了看,轻描淡写的说道:“没事,继续讨论我们的事情。”

    众人果真不再关心这件事,继续刚才的工作。

    刘鼎拿着情报,在屋外的空地上来回踱步,暗自沉思。

    他这次前来庐州,固然是到前方来刺激部队的士气,却也是避开关中可能出现的麻烦。

    这个麻烦,就是害死李俨的嫌。

    他提前离开关中,就是让其他节度使抓不到自己的把柄。

    没想到,自己刚刚来到庐州不久,皇帝李俨果然驾崩了。

    当然,这没有什么悬念,李俨的身体本来就不好,驾崩是随时的,不驾崩反而不正常的。根据情报所说,可能是觉得他刘鼎离开了长安,李俨的心情顿时轻松起来,居然有能力宠幸妃子了,每晚都在宝贵妃那里过夜。事情多半就出在这里,宝贵妃也是久渴之人,逮住了自然不会放手,使得李俨旦旦而伐,他本来就被抽干的身体,如何能够经得起这样的考验,自然是加速了他的死亡。

    寿王李杰继位,也会有什么悬念。除了他,没有人跟他抢夺皇帝的宝座。只要他还活着,皇帝的宝座就是他的。呵呵,李杰还活着吗?只要他刘鼎不动手,寿王当然会好好的活着。

    刘鼎现在不在长安,自然不会给人操纵朝廷的感觉,有关驾崩、继位的程序,都可以有理有序的进行。果然,随后有李俨的遗诏发出。根据遗诏的内容,寿王李杰继承皇位,改元龙纪,是为龙纪元年。由于开年的时候,李俨刚刚改元文德,现在李杰又改元龙纪,使得今年有了两个年号。当然,这无关痛痒,也没有人会对其进行干预。

    李俨的号,也是一早就拟定好的,是“”,寿王李杰已经提前得知,对此并无异议,故庙号唐僖宗。“”不是一个好的谥号。《周书法》里面说的很清楚:“有过为僖。”

    李俨毫无疑问是有过的。

    他喜欢打马球,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偌大的皇宫,愣是被他改成了马球场。这本来没有什么,个人爱好而已,皇帝也有私人爱好,无可厚非。但是,他使用马球的标准来衡量一个人,那就大错特错了。他身边专门有一百多人的马球软,专门陪他打马球。这些球童利用李俨的身份,索取贿赂,巧取豪夺,给朝廷造成极坏的影响。

    更离谱的是,当初西川节度使出缺,要皇帝决定什么人替补。宰相卢携、郑,还有宦官田令孜都提出了候补人员,结果李俨听从田令孜的谗言,让三个候选人跟他打马球,谁的马球打得最好,谁就是西川节度使。最后技术最好的陈敬暄,就获得了这个西川节度使的职位。用这样的方法决定军国大事,帝国焉能不亡?

    他不理民生,不管天下人死活。在这一点上,他和他的父亲唐懿宗,可谓是如出一辙。当初大学士刘允章,曾经公开上书,指出天下民不聊生,结果他根本不理。宰相卢携等人苦心劝说,他也置若罔闻。最终酿造了黄巢大起义,造就了自己坎坷的一生。

    作为一个皇帝,他完全不及格。就算刘鼎不说,朝廷的重臣,也没有一个人对他有好感。在这么多年的皇帝生涯里面,李俨没有赢得任何一个臣子的忠心,可谓是前所未有的悲哀。做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也算是开历史先河。用“”字作为他的谥号,已经是便宜他了。

    龙纪元年三月三日,唐僖宗李艳驾崩,寿王李杰继位,没落的唐王朝,继续缓慢的前行。

    唐僖宗的驾崩,并没有阻止南方绵延的战火,反而给人一种无政府的感觉,战斗是越发激烈了。

    三月下旬,秦彦、毕师铎终于攻破扬州,杀吕用之全族,杀高骈全族。

    四月上旬,杨行密带领千牛军猛攻扬州,在城外杀宣州军八千人,基本歼灭宣州军主力。

    四月中旬,在鹰扬军水军配合下,杨行密攻破扬州,杀秦彦,杀毕师铎。

    久拖不决的淮南局势,终于全面解决。

    龙纪元年四月下旬,刘鼎进入扬州。

    召唤月票】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