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3章 解困(3)


本站公告

    0413)

    送走了安仁义和高三宝之后,开封似乎重新恢复了平静。郊外的马蹄声,也渐渐的远去,最终完全听不到。夜空的星光依然如此璀璨,启明星在东方不停的闪烁,仿佛要努力赶走每个人心头的阴霾。只是,它的努力好像白费了,开封城里的每个人,依然被深深的阴霾笼罩着。

    谁也不知道,在城外的原野上,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的敌人。李克用化整为零,用突厥斥候死死的盯着开封城的动静,要比之前的猛烈攻城,更加让人沮丧。开封城是如此的平静,外面的原野也是如此的平静,平静得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

    突厥骑兵从开封城的外面暂时消失了,可是勒在开封脖子上的绳索,却好像是越勒越紧了。仿佛有无数无影无踪的大手,将开封城缠绵起来,无论城内的守军如何的挣扎,都无法挣脱开来。每天站在开封的城头上,看着外面旷野的庄稼即将成熟,却没有胆量出去收割,每个人的心里都不是滋味。

    城内的气氛,随着两拨人的出城,似乎变得稍微缓和了一些。有些消息嗅觉的居民,已经得知鹰扬军派人想外求援,想必援军会在不久的将来到达。只要援军到达,开封的危险,就彻底的过去了。事实证明,只要是有希望,人是可以在绝境中继续生存下去地。

    数日无事。转眼间就是六月中旬。

    天气是越来越热了,每天早上起来,太阳都准时的挂在天空中,将**辣的阳光照射下来。到了午后,则是准时的雷阵雨,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间变得阴沉沉的,跟着就是电闪雷鸣,十分地可怕。降雨的频率是越来越密,降雨的强度也越来越大,可以清晰看到附近汴水的水位,正在不断的上涨。

    在此期间,还有各种各样的消息在城内传播。据说有突厥斥候被雷电活生生的烧成飞灰,谁也不知道消息的真假,也不知道消息的来源,但是城里的居民都相信这是真地。讲故事的人说得煞有其事。仿佛亲眼看见的样子,吸引了不少的听众。

    这天早上,刘鼎正在院子里锻炼身体,一阵剧烈运动过后,浑身上下都是汗水。在这种苦闷的日子里,唯一可以保持乐观的,就是努力进行各种各样的运动,千万不要让自己太清闲。这是和突厥人比拼耐力的竞赛,鹰扬军当然不能首先败下阵来。

    苏幼惜忽然到来。等刘鼎停下来以后,才轻声的对刘鼎说道:“相公,安贞夫人醒来了,她说你如果方便地话,她有些话想跟你说。”

    刘鼎点点头,说道:“我去见她吧!”

    他带着郁幽帘、夏可舞、令狐翼等人来到宣武军节度使衙门。发现朱珍、牛存节、潘逸等人都已经在这里。原来他们也同时接到了安贞夫人地通知。不过。他们也不知道张惠要吩咐什么事。他们等刘鼎到来以后。就一起进去看张惠。

    张惠经过连续数天地治疗和休养。已经完全脱离了生命危险。也基本可以下床了。叶星士地人品或许不怎么高尚。但是水平还是毋庸置疑地。加上郁纹裳地从旁协助。张惠地伤势复原得比较快。已经有精神站着和大家说话了。

    刘鼎来到张惠地前。愧疚地弯腰道歉:“嫂子。对不起。让你受惊了。”

    张惠地神色有点憔悴。勉强笑着说道:“没关系。打仗么。都是这样地。谁没有个三长两短呢?”

    刘鼎诚挚地说道:“嫂子且安心休养。等开封解围。我马上将嫂子送出城去。到时候嫂子在后方安心地休息。再也不用担心有敌人地到来

    张惠艰难地说道:“只怕我没有这个命。殿下。现在城里地局势如何?突厥骑兵现在怎么样?”

    刘鼎说道:“嫂子请放心,城内现在还算平静,突厥骑兵都全部撤退了。不过,开封依然处于突厥骑兵的包围当中。具体地情况,还是请他们几位详细解说吧!”

    朱珍说道:“在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以后,突厥骑兵不敢继续攻城,但是在外面安排了大量地斥候,继续对我们进行封锁。一旦我们有人出城,他们马上派人追赶。突厥骑兵的骑射功夫很好,机动性很强,我们不敢冒险突围,只能等待外面援军的到来。”

    潘逸也说道:“李克用好像是在筹谋什么计划,试图将我们一网打尽,突厥人尽管没有大兵压境,可是却依然逗留在附近。他还有可能已经将符存审的兵力调过来,加强自身的实力,同时可能从河东地区继续调来有生力量。只要有合适的机会,突厥人还有可能继续对开封发动进攻。”

    牛存节说道:“我在城墙上,一直都没有看到突厥骑兵的影子,不知道他们隐藏在什么地方。但是如果我们有人出城,他们马上就会从暗处跳出来。突厥人现在的战略,是想要彻底的疲惫我们,然后一鼓作气歼灭之。李克用最记仇,他不会善罢甘休的。”

    张惠虚弱的说道:“看来,开封还是非常的危险。”

    刘鼎神色凝重的说道:“正是。我们虽然重创了李克用,可是却没有办法将他撵走。他为了报仇雪恨,也舍不得立刻撤走。我估计,突厥人接下来的行动,可能会更加的疯狂。”

    张惠忧心仲仲的说道:“城里的粮食,如果不能支撑到冬天来临,突厥兵撤走,那当如何?”

    众人都看着刘鼎。

    刘鼎晦涩地说道:“我也不知道。”

    朱珍忽然说道:“大人不是已经派人向外面求救了

    刘鼎苦笑着说道:“除非是朱大哥率领宣武军主力回援。否则,少数的援兵是没有什么用处的,他们很容易在野外被突厥骑兵各个击破。你们应该也知道,我们鹰扬军的全部主力,都已经北上了,现在留在江淮一带的兵力。其实是非常薄弱的。我还担心,要是有人在我地后方搞鬼,我还不知道应该怎么对付呢,哪里还有多余的兵力增援开封?”

    潘逸悄悄的看了看刘鼎,欲言又止。

    牛存节不知道在思考什么,始终没有说话。

    朱珍的眼珠子转了转,似乎有些绝望的说道:“难道,鹰扬军真的没有办法了?”

    刘鼎苦笑着说道:“暂时是没有办法了。在野外,突厥骑兵的优势太大,我们完全不是对手。唯今之计。只有和突厥人比拼忍耐能力,看谁能坚持到最后。突厥人这次的损失不少,李克用承受的压力肯定也不小,他要是在冬季来临之前,不做出一点像样的战绩,恐怕压力会更大。我们只能等,等他心急气躁地时候,只要他失去冷静,再犯下一点错误。或许我们还有脱逃的机会。”

    偏厅内的气氛,似乎有些诡异,好几个人都在转动着不同的心思。

    朱珍当然希望鹰扬军倾巢来援,和突厥骑兵拼个你死我活,最好是双方同归于尽。只是刘鼎的说话,似乎否定了这种说法。刘鼎更倾向于一旦开封粮食出现问题,他就甩手逃亡。反正开封也不是鹰扬军的地盘,鹰扬军不会珍惜。朱珍想要施加一点压力,却发觉主动权根本不在自己的手上。

    外面的天气有些炎热,这里面的气氛却是相当地酷寒。

    张惠内心里没有朱珍那么多的花花肠子。她只是担心,如果没有援军,开封怎么可能坚持下去?刘鼎的说法或许是没有错的。鹰扬军的确已经出动了主力,不可能还将后方的部队全部调上来。要知道,在鹰扬军的后方。还有淮西军这个大祸害没有解决呢!要援兵,的确只能指望朱温了。

    然而。想要朱温率领宣武军主力回援,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他怎么可能放下契丹人回援?宣武军现在想必也跟契丹人咬在一起了,根本无法动弹。一旦宣武军回援开封,契丹人马上就会占领整个山东,甚至是占领徐州这个战略要地。到时候,契丹人和突厥人在淮河一带会师,事情就更加的麻烦了。

    没想到,局势会糟糕到这样的地步……

    正在这时,外面脚步声响,打断了大家地思绪。

    众人扭头一看,却杨皓天急匆匆的赶来。

    杨皓天本来要汇报事情,但是看到这么多的宣武军人员在这里,于是话到了嘴边,又缩了回去。

    朱珍等人地神情,顿时变得敏感起来。

    刘鼎皱眉说道:“有事,为什么不直接说呢?”

    杨皓天只好立正敬礼,艰难的说道:“大人,外面有很多难民要求入城,数量有六七千人之多,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孩子。彭团尉让属下来请示,要不要放他们进城。”

    刘鼎下意识地说道:“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外面不是被突厥人封锁了吗?他们怎么过得来?”

    杨皓天摇头说道:“不知道他们是从哪里来地,他们一味的哭求我们开门,其中很多妇女孩子……”

    刘鼎扭头看了看朱珍。

    朱珍断然说道:“不能

    杨皓天说道:“是!”

    潘逸狐疑地说道:“在这个时候,怎么还会有难民到来?突厥骑兵将开封围困得一只鸟都飞不过来,他们几千人是怎么过来的?真是奇怪

    朱珍冷冷的说道:“反常即为妖,这里面一定有突厥人的阴谋。”

    刘鼎对杨皓天说道:“你先下去,看好城门,我一会儿过去处理。”

    杨皓天答应着去了。

    刘鼎看了周围所有人一眼。缓缓地说道:“我只管军事,不管民政,这些难民的事情,还请在座各位决定如何处理,我遵从大家的意见就是

    安贞夫人努力支撑着身体,向朱珍说道:“小叔。城里的粮食如何?”

    朱珍忧心如焚的说道:“非常紧张!每人每天只有四两供应,即使这样,也只能满足三个月的需要,如果加上这些难民,能够支撑地时间还要短……”

    安贞夫人沉默片刻,终于什么都没有说。

    潘逸冷峻的说道:“夫人,此刻绝对不能心软,这显然是李克用的阴谋诡计,试图用粮食压力来打垮我们。这些难民肯定是突厥人故意放过来的,否则他们根本过不来。”

    朱珍点头说道:“正是。李克用知道粮食是我们最大的软肋。试图从这方面打开局面。我们开封城内的人口越多,粮食压力就越大。”

    安贞夫人心痛的说道:“可是,这些难民毕竟是我们的人……”

    朱珍深沉的说道:“夫人,现在是非常时期,不能以常理待之啊!还请夫人三

    安贞夫人转头看着刘鼎,无奈的说道:“殿下,你是开封地守将,这件事情,还是您拿主意吧!”

    刘鼎点头说道:“嫂子请放心。这事我去处理。”

    安贞夫人勉强的说道:“有劳殿下了。”

    刘鼎告辞出来,随即来到北门的城楼上。

    李怡禾、张铎、史光璧、彭飞虎、杨皓天、张鹰等人也在城楼上,密切的观察着城外难民的动静。

    只看到在城外,黑压压的都是人群,数量至少有上万人,杨皓天在报告的时候,后面又有数千难民陆续到来。这些难民绝大部分都是妇女和孩子,男人很少,几乎看不到,就算有。也是年纪很大的老人。这些难民衣衫褴褛,神情孤苦,又拖儿带女的。显得十分地可怜,悲痛的哭声惊天动地。

    城头上有些鹰扬军将士默默的低着头。不愿意看见这悲惨的一幕。

    彭飞虎诧异的说道:“我想不明白,突厥人怎么会让他们过来?”

    李怡禾晦涩的说道:“这是李克用故意放过来的。”

    彭飞虎诧异的说道:“为什么?”

    李怡禾深沉的说道:“消耗我们的粮食来着。”

    彭飞虎恍然大悟地说道:“难怪。这些难民里面,只有几十个的壮丁。原来如此。”

    看到刘鼎到来,大家都立正敬礼。

    刘鼎看了看城外的难民,摆摆手说道:“事关重大,我们还是回去紫园再作商量。”

    一行人回去紫园,立刻商量如何处理这些难民。

    很明显,这些难民都是突厥骑兵故意放过来地,目的就是为了消耗开封数量不多地粮食。李克用显然知道,开封城内的存粮不会很多,只要不断地将难民往开封里面赶,开封的存粮,就会像流水一样地被消耗掉。

    最终,开封城内的所有人,要么被活活饿死,要么只能冒险突围。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突厥人都将获得最后的胜利。在冬天来临之前,突厥人完全可以拿下开封。因此,开封是否应该接纳这些致命的难民,成为了一道痛苦的选择题。

    朱珍坚决反对这些难民入城。

    理由很简单很直接,那就是城内的粮食不够吃。

    本来开封的粮食,只能够供应城内军民不足四个月的时间,刚刚过去的一个月证明,即使在最严格的粮食供应控制下,粮食的存量依然让人心惊肉跳。由于突厥骑兵的严密封锁,赵和鹰扬军的后勤,都无法有效的将粮食输送入开封。可以这么说,开封城内的粮食,已经不是按照斤数来计算,而是按照粒数来计算。

    如果加上这些难民,粮食的消耗速度将更快,极有可能在三个月之内就消耗完毕,到时候,开封会不战自溃。突围是个美丽的幻想。在平坦的原野上,就算开封的军民再多两三倍。都不够突厥骑兵射杀地。如果继续留在城内,那就真的只有人吃人了。

    的确,开封的粮食,对于鹰扬军能够坚持到水军的到来,是非常关键的,在这个前提下。一切地牺牲都是必须的,一切的拒绝都是有理由的。但是,如果开封不接纳这些难民,他们绝对是死路一条。突厥骑兵不会让他们走向其他的地方,只肯让他们进入开封。如果开封守军不接纳这些人,李克用就会发现自己的计划没有成功,他会立刻派遣骑兵,将这些难民全部射杀了。

    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突厥骑兵射死在城墙下面,于心何忍?

    然而,一旦他们进入开封。李克用就知道这条计策对守军是有效的,那样就会驱赶更多的难民到来,将开封的粮食消耗地更快。现在城外都是突厥骑兵在活动,天知道后面李克用还会拿多少难民塞入开封城呢?开封接纳了今天的一万人,或许明天突厥人就会驱赶两万、三万,甚至是更多的难民到来,开封有接纳这么多难民的能力么?

    何况,这些难民里面,说不定还混有突厥人的奸细。防不胜防啊!

    这真是个要命的问题。

    朱珍的意见占据了完全的上风,他提出反对意见以后,大家都不吭声了。

    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人不可怜城外地难民,可是目前的形势,迫使他们不得不做出拒绝的选择。

    刘鼎缓缓的说道:“朱将军,你主管粮食,又是吴兴郡王指定的留守大将,这件事情还得以你的意见为主,既然你决定……”

    朱珍毫不掩饰的说道:“不能放他们进来!”

    刘鼎仔细的想了想。深沉的说道:“飞虎,叫难民都到西门外面集结。”

    彭飞虎凛然回答:

    刘鼎又对张鹰说道:“你们神机旅做好战斗准备,随时封锁西门外面的通路。如果发现突厥骑兵有乘虚而入地企图。不要犹豫,立刻抛射震天雷。将进城的道路封

    张鹰凛然回答:“是!”

    刘鼎看了两人一眼,缓缓的说道:“你们都等我地最后命令。没有我亲自到场,不得打开城门。”

    彭飞虎和张鹰都答应着去

    刘鼎站起来。走到外面的花园里,努力地舒展着自己的身躯。

    这时候乃是五月底,花园里一片绿意盎然,各种鲜花相继盛开,争芳斗艳。

    在花园中间地荷花池里面,荷花已经开了。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在圆圆地荷叶映衬下,显得格外的娇媚。微风吹过,荷叶不断的摇动,带着荷花摇摆,摇曳出美丽的身影。荷花池中间有九曲桥,在荷花丛中蜿蜒而过,正是赏花的最好地方。

    紫园的荷花池是对外开放的,若不是突厥骑兵围城,紫园的荷花池,也许已经是人满为患,开封城的居民,都会带着他们的家人前来观赏了。但是自从突厥骑兵到来以后,开封城就完全变了模样,荷花自然也没有人欣赏了,这些美丽的荷花,只有寂寞的孤芳自赏,最后默默的凋零在黑暗中。

    刘鼎心事重重的走在九曲桥上,思索着如何处理城外的难民,忽然发觉前面的凉亭内,有两个站立的人影,正在靠着柱子默默的凝视着下面的荷花,神情显得有些忧伤。刘鼎悄悄的走近一看,原来是郁纹裳和苏幼惜。

    “哇!”

    刘鼎在两人背后大叫一声。

    郁纹裳和苏幼惜被吓了一跳,急忙回过头来。

    刘鼎笑眯眯的说道:“你们俩倒是好生清净,躲到这里享受太平来了。”

    郁纹裳站起来,眼圈儿有点红红的,欲言又止。

    苏幼惜有意无意的摇摇头,表示她最好什么都不要说。

    刘鼎靠近郁纹裳的身边,关切的说道:“你有话跟我说?”

    郁纹裳低声的说道:“她们……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刘鼎无奈的说道:“李克用很毒辣,想活活的饿死我们,我们要是将难民放进城。他明天马上就会驱赶更多地难民过来。我们的粮食,根本不够这样消耗的。最终,我们,还有那些难民,都逃不过突厥人的毒手。”

    郁纹裳带着祈求的语气,轻轻的说道:“大人……能不能将小孩子接进来?”

    刘鼎沉吟不语。

    郁纹裳恳切地说道:“孩子是无辜的。他们需要耗费的粮食也不多,做父母的,能够看到自己的孩子安全,想必他们也心满意足了,哪怕是死在突厥人的手中,也心甘情愿,她们对于你刘鼎的大恩大德,也是永世不忘的……”

    刘鼎思索片刻,缓缓的说道:“你说得对!”

    他当即来到城头上。

    朱珍、彭飞虎、张鹰等人都在密切的注意着城外居民地动静。

    外面的难民,都已经聚集到西门的附近。哭泣声一片,不断的恳求开封打开城门让他们进去。

    刘鼎举着单筒望远镜,仔细的观察着四周的原野,看不到任何突厥骑兵的痕迹。很显然,这是突厥骑兵在故意制造机会,让开封放心的接纳这些难民。如果开封接纳了他们,正好中了突厥人的诡计了。或许明天,就会有更多地难民到来。

    刘鼎冷峻的说道:“飞虎,安排好警戒。将小孩子都接进来。”

    彭飞虎朗声答应,随即又迟疑着说道:“大人呢?”

    刘鼎语调低沉的重复自己的命令:“先把小孩子都接进来。”

    彭飞虎明白了,转身而去。

    朱珍急切的说道:“大人,你可不能轻易的开这个口子啊!就算是小孩子,也是同样需要消耗粮食的!今天我们接纳五百个小孩子,明天李克用就会驱赶五千个小孩子到来,后天,说不定就是五万个!开封会完蛋的!大人,您

    刘鼎冷峻的说道:“我知道,我三思过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让我们的下一代,都毁在突厥人地手中。哪怕我们每个人再节省一点口粮,也务必让这些孩子活下来。以后要找突厥人报仇雪恨。还要看我们下一代的本事呢!”

    朱珍依然坚决反对刘鼎的决定。

    刘鼎对彭飞虎摆摆手:“去吧!”

    彭飞虎走到城垛地后面,清了清喉咙。大声叫道:“乡亲们,请将小孩子都放在门前。我们城内的粮食有限。只能接纳你们地孩子。乡亲们,请将小孩子都放在门前。我们城内的粮食有限。只能接纳你们地孩子。”

    城外的难民听到了,似乎难以相信,却又不得不相信,开封城内只接受他们地孩子,却不接受大人。一时间,他们的心头大石似乎放了下来,急忙按照鹰扬军的吩咐去做。母子抱头痛哭,有些难民已经哭得没有了眼泪,于是咬破自己的手指,在孩子破烂的衣服上,写下自己和孩子的名字。有些孩子已经比较懂事,于是他们的母亲,就告诉他们,一定要牢记仇恨,长大以后,要坚决去找突厥人报仇雪恨。

    郁纹裳忍不住泪流满面,默默的离开了城墙。

    刘鼎虽然心如铁石,看惯了战场的生死,可是面对这样的生离死别,却也忍不住屡屡转过头去,不忍再看。他真的很想下令打开城门,将所有人都放进来,可是理智告诉他,如果他这样做了,害死的人会更多。这笔帐,只能算到李克用的头上。

    忽然间眼前红影一闪,原来是朱蕾了。

    刘鼎皱眉说道:“你来做什么?”

    朱蕾低声的说道:“婶娘让我跟你求个情,能不能让尽量多的人进城避难,要是他们都死在了突厥人的箭下,那是造孽啊,他们都是宣武军辖区内的人……”

    刘鼎轻轻的摇摇头,晦涩的说道:“现在我能做的,只有这些。”

    朱蕾无奈的说道:“难道,他们真的只能被抛弃意朱珍解释。

    朱珍急忙说道:“大小姐,这不能怪我们,只能怪突厥人太狠毒了。”

    朱蕾还带着一丝丝地希望。少有的露出罕见的温柔,艰难的说道:“难道我们省吃俭用一点点,也不能挤出一部分粮食给他们吗?”

    朱珍摇头说道:“大小姐,这不是省吃俭用可以解决的问题,而是策略性的问题。要是我们放这些难民入城来,突厥人马上又会驱赶一批难民过来。数量也许会更多,或许是两万,或许是三万,或许是十万八万,总之,源源不断地都会有难民被突厥人赶来,我们能够接收得了那么多

    “好,就算我们全部接收下来,那又如何呢?他们进城来,是要消耗粮食的。总不能让他们活活饿死吧?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提供,他们就会起来跟我们闹,而不是去跟突厥人闹。在没有粮食的时候,人是会失去理智的,什么样的事情都做的出来!”

    他双手一摊,不容置疑的说道:“到时候,我们被饿死,他们也同样会被饿死,谁也跑不了。开封被攻破以后。突厥人会用同样的法子,陆续攻破其他的城镇,最终霸占整个中原,将所有地民众,都置于突厥铁骑的统治之下。难道,这是你愿意看到的局面吗?”

    朱蕾可怜兮兮的说道:

    朱珍严肃起来,板着脸说道:“大小姐,这是战争,这是你死我活的战争!城外的那些人,他们的命运固然可怜。可是他们没有起来反抗突厥人,死了也是活该!所谓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他们应该将怒气发泄到突厥人的头上。哪怕是用一百条性命来换一个突厥人的生命,突厥人也不敢这样对待他们。可是。他们没有!”

    朱蕾欲言又止。

    刘鼎按着朱蕾地肩头,缓缓的说道:“朱蕾。你要体会朱叔叔的难处,他说得很有道理。现在我们只能将他们的孩子接进来。尽量保存他们的血脉。他们的确应该起来抗争的,没有抗争,只有接受被屠戮的命运。”

    这时候,城外的难民,已经将他们的孩子,放在了西门地附近。按照要求,他们本人都后退了数步,留下那些孩子在原地。离开了父母的孩子,都在原地痛哭,有些孩子已经比较大,追着他们的母亲不肯离开,结果他们地母亲,不得不狠心的将他们推开。有些孩子不愿走,母亲只好拿起鞭子,狠狠地抽打着他们,却满眼都是泪水。

    西门缓缓的打开。

    令狐翼带着几十名地鬼雨都战士,出去将那些小孩子抱进来。

    孩子突然被陌生人抱到,自然少不了放声大哭。有些小孩子还下意识的往父母地身边跑,结果又被父母抱回来,紧紧的塞到鹰扬军将士的手中,他们的母亲,将自己身上的全部东西,都塞到孩子的怀里,衣服上的一个个血字,清晰可辨。

    令狐翼眼角一酸,终于忍不住流下泪来,其余的鬼雨都战士,也都纷纷流泪,他们只好抱着孩子,转身就走。孩子的数量很多,至少有上千个,从还要吃奶的婴儿,到已经自己会走路的三四岁小孩,到已经基本懂事的十岁小孩,全部都有。

    看着自己的孩子走入开封的城门,那些难民忍不住放声大哭,一时间哭声震天,气氛极其的哀伤。有些母亲下意识的冲上前,想要将自己的孩子抢回来,但是,她们走了几步,却又硬生生的停住了脚步,看着开封打开的城门,无声无息的流泪。

    这时候,突然冲上来十几个男人,试图冲入开封城内。

    彭飞虎急忙带人将他们拦住。

    “站住!”

    “干什么的!”

    彭飞虎拔出冰魄寒光刀,对准了对方的胸脯。

    这些男人急忙解释:“大人,我们可以帮助守城,绝对不会浪费粮食的,你就让我们进去吧,你就让我们进去吧,我们是绝对不会浪费粮食的!”

    彭飞虎上下打量着他们,又看着城头上的刘鼎。

    刘鼎在城头上说道:“好,进来吧!”

    他对藏勒昭打个眼色。

    藏勒昭心领神会,马上安排下去。

    令狐翼带着近千名地小孩子入城。这时候城内的居民,已经被动员起上百人,专门负责照料这些小孩。

    彭飞虎也带着那十几个壮丁入城,但是那些人刚刚入城,藏勒昭已经带着鬼雨都战士,将他们全部都包围起来。黑漆漆的箭镞,明晃晃的刀剑,全部都指在他们的身上。

    这些男人惊愕的说道:“大人,这是……”

    藏勒昭冷冷地说道:“谁派你们来的?”

    有男人回答:“我们……我们……是郭桥附近的居民,我们是自己……自己走过来的……”

    刘鼎的身影出现在他们的面前,意味深长的说道:“莫把我当三岁孩儿,若不是突厥骑兵故意放过你们,你们能走过来?你们都是突厥人派来的带头的男人急忙说道:“大人,突厥骑兵究竟是如何放过我们的,我们也不清楚。可是说我们是奸细,实在是冤枉了我们,我们不是奸细,绝对不是奸细。”

    刘鼎冷冷地说道:“刚才看你们和周围的难民,热乎得很,可是只有你跟他们热乎,别人可都不怎么在乎你们,难道,我连这点都看不出来

    那些男人都大叫冤枉。

    刘鼎冷喝一声:“不说?那就死了!来人。大刀侍候!”

    秦迈扛着月牙斧出现,明晃晃的斧头,在他们的面前闪烁,冰冷的气息笼罩了面前的所有人。

    那些男人终于承受不住,急忙跪下,连声大叫:“大人,大人饶命!”

    刘鼎冷冷的说道:“想活命,就告诉我,你们是谁派来的。”

    带头的男人迟疑片刻,最终无奈地说道:“是……刘守光。”

    原来。这几十名的壮丁,都是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派来的,他们的确是郭桥附近的居民。可是那些民众却是从万胜等地抓来的,所以双方并不熟悉。他们是半路上。插入这群难民里面的。刘守光给他们的任务,是想办法烧毁开封的粮食仓库。又或者是煽动城内的居民起来闹事。他们地家人都被突厥人控制着,他们不得不答应。

    刘鼎说道:“刘仁恭什么时候到了李克用的身边?”

    带头的男人说道:“小人不知道。好像是五天前

    刘鼎皱皱眉头。

    刘仁恭和刘守光这两父子,都是汉人,却跟突厥人做了走狗,实在是太可恶了,说不定这条利用难民来消耗开封粮食地策略,也是他们父子鼓捣出来的。妈地,都说自己人对付自己人最是狠毒,果然如此。刘仁恭和刘守光父子到了李克用的身边,难道李嗣源也来了?

    这些奸细还带来一个消息,说是李存孝受伤以后,李克用立刻从后方调来了一个名叫高思继地年轻将领。这高思继年方二十三四,已经娶妻生子,有子高行周,年方四岁。高思继号称白马银枪,虽然年轻,却很得李克用的喜欢。他到来前线以后,一直单独活动,除了李克用和少数地几个人之外,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

    “高思继?”

    刘鼎自言自语的说道。

    他对这个名字没有丝毫的印象,李克用麾下人才不少,想必这个高思继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刘鼎对藏勒昭打个眼色。

    藏勒昭摆摆手,上来几十名鬼雨都战士,将这些奸细全部拖到旁边处理掉了。

    刘鼎走了两步,忽然停下来,原来是看到了令狐翼身边的一个小孩。

    这个小孩大约十一二岁,长得相当的壮实,虎头虎脑的,小手臂结实的就像是两个棒槌。令狐翼大概也是看出这小孩的根基不错,所以专门将他留了下来,准备由鬼雨都的战士从小训练他们,等他长大以后,就可以成为一个出色的战士了。和这个小孩一起被令狐翼留下的小孩,大约有两百多个,其中有个眉清目秀的小孩,也引起了刘鼎的注意。

    刘鼎摸了摸孩子的颅骨,又捏了捏他的全身骨骼,发现令狐翼的眼光还算不错。这小孩子地确是难得的练武天才,只要精心指导,假以时日,成就未必在王彦章之下。于是蹲下来问道:“小家伙,你叫什么名字?”

    孩子虽然才十一二岁岁,却不怯场。声音蛮宏亮的回答:“孟知祥。”

    刘鼎微笑着说道:“你从哪里来啊?”

    孟知祥镇定自若的回答:“家父乃是幽州人士,契丹人南下,不幸遇难,我就跟着姑姑一起过来了。一路上走了很多地方,我也没有记住,后来姑姑在半路上也被杀死了,我就跟着大伙儿一起流浪到了这里。”

    刘鼎点点头:“知道鹰扬军不?”

    孟知祥摇摇头:“不知道。”

    刘鼎说道:“想为你爹娘报仇不?”

    孟知祥立刻握紧了拳头,扬声说道:“想!”

    刘鼎说道:“好!以后就跟着这个大哥哥练武,等练好了武功,就回去为你爹娘报仇!”

    孟知祥正要说话。外面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跟着传来杂乱的惨叫声。

    令狐翼下意识地捂住了孟知祥的耳朵。

    马蹄声和惨叫声好一会儿才消失。

    彭飞虎脚步沉重的到来,低着头,没有说话。

    刘鼎缓缓的说道:“都死的。”

    刘鼎冷峻的说道:“这笔帐,我们一定会要他们偿还的。”

    彭飞虎紧握着拳头,气愤的骂道:“李克用!将来我们一定要将他碎尸万段!”

    令狐翼更是激动,几乎忘记了自己还双手捂着孟知祥的耳朵,下意识地双手用力,差点挤爆了孟知祥的小脑袋。幸好刘鼎发觉不对,急忙将他的双手拿开。令狐翼回过神来,狠狠的握着拳头,良久才缓缓的舒了一口气,沉默不语。

    旁边的那个小孩忽然说道:“叔叔,是突厥人来了

    令狐翼说道:“没有。”

    刘鼎却直言不讳的说道:“是的,突厥人来了。”

    这个小孩低着头。

    令狐翼说道:“他叫郭崇韬,和孟知祥是好朋友,同样是流浪的孤儿。”

    刘鼎若有所思地说道:“这些孩子,现在都成了孤儿。鬼雨都刚好没有战斗任务,可以从小开始训练他们。嗯,我刚才看了一下。好像孟知祥这样的孤儿,年龄在三四岁到十岁左右的。应该有两百多人,你将他们都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少年营,一方面集中管理他们。一方面适度的训练他们。既可以保证他们的生长发育需要,也可以让他们暂时忘却伤痛。”

    令狐翼黯然说道:

    刘鼎似乎慨然,无法拯救这些孩子的父母,实在是令人愧疚的事情,只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他的内心都因此而歉疚,但是他很快又振作起来,拍着令狐翼的肩膀说道:“不要小看这些孩子,没准儿哪一天,会从里面蹦出一个厉害角色也说不定啊!”

    令狐翼勉强露出一丝丝地笑容,晦涩的说道:“但愿大人的眼光是准确地。”

    刘鼎微笑而去。

    大概是因为使用难民也没有让刘鼎屈服,李克用于是不再使用这样的策略,开封地粮食因此得以经受考验。日子就这样一天天的过去,开封地四周每天都平静的可怕。然而,尽管突厥骑兵没有什么大地动作,可是开封城毕竟是被围困了,被围困的日子是很痛苦的,空有一身的本事,却用不上,每天都在盼望着援军的赶紧到来。

    对于鬼雨都的战士来说,他们在等待之余,多了一项小小的乐趣,就是训练那些挑选出来的小孩子。经过挑选,最终有两百三十四名小孩子成为了少年营的成员,为首的乃是孟知祥、郭崇韬。孟知祥是练武之人,郭崇韬却喜欢读兵书,两人都天资聪慧,进展神速。有时候刘鼎也会亲自指点他们的武功,以排解寂寞。

    在自得其乐之余,大家的内心里,都只有一个念头:

    援军,什么时候才能到来始了,有月票的兄弟,多给几张鼓励鼓励啦!(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