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谁言天家不怀春


本站公告

    自皇帝老头透出这个口风,有些从三品的官员因为不争气,官秩太低没排进队里,在家中被夫人拿鞋底子抽了屁股。自不必问,关家也是闻风而动,关父的国子监祭酒是正三品,正好挤进去,免去了一场皮肉之苦。可怜的是关蒙,奉母命每日一早就夹着一卷书到往馆附近的茶楼雅座一坐,让书童扛着小板凳上行馆门前排队去。

    虽然竞争者人数不多,可大家都千方百计地想新鲜点子陪小公主玩,每个人都磨磨唧唧地不肯走,因此门前的书童队伍好半天才向前移动一点儿,半天也只能接待三四位,像关蒙这样消极地等在茶楼雅座里,不想办法也不走门路的,八辈子都不可能排上。关蒙却自得其乐,觉得在此间看书没有母亲在旁虎视眈眈,比家中书房安全多了。

    关蒙不争是他心放得平,无欲则刚。那些有目标有奔头的,可就要争破头了,光是为了一个排队次序每日都有几起斗殴,地方上巡查的衙差也不敢管,这些家丁书童的主人比他们上司的官大。

    大家都巴望着皇帝老头举办几场酒宴,自己可以在席间演戏弓马,展一展诗才什么的,好大出几次风头,博得小公主的青睐,大家都是这么想的,谁都以为酒宴就是专为自己而办的,自己一出场就能力挫对手拔得头筹成为皇帝的干儿子。可惜啊,眼下不是正国丧着么?不能成亲办喜事,也不许人摆酒宴欢喜欢喜。

    皇帝老头也知道这群少年们和他们的爹都急眼了,又放出风声来说:“让孩子们熬一熬吧,再过大半年,朕在宫中设酒请他们。”

    大家就只能熬着,每日还不能断了往波斯使者的行馆跑,一直跑到艾斯公主称病拒见任何人,他们还不罢休,还留了人在门前等着,一有消息即刻来报。一熬就熬过了大半年。

    这一年,锦书终于及笄,关母送了一支宫中巧匠雕琢的白玉簪子来贺喜,长公主则把她的首饰匣全抱出来打开了让她自己挑,锦书一时还习惯不过来,觉得自己带着这些张牙舞爪的金的玉的招摇过市有些可笑,瞧见一个首饰匣子角落里有一支手指头长短的小银簪,便将它拈了起来。

    簪子很细,素面的没有花样,一头尖尖另一头却是个挖耳勺。这物件也有些年头了,却不是寻常古董的那种带着土腥的旧,它的旧还沾着人气,似乎从未断过使用。它灰扑扑地与那些玉簪金钗珍珠链子玳瑁坠躺在一起,不由得别人多看它一眼。翻过面来,耳挖勺的背上还刻着两个小字,比蝇头还小,笔画与蝼蚁腿差不多。

    “你怎么看上这个破烂啊?”长公主慌慌张张地劈手夺了过去,“这件东西我就惦记着要扔的,老是忘。”可看她捂在手心里谁也不让碰的样子,傻子都知道这是她的宝贝。

    这支旧簪子上一定缠绕着一段过往,可长公主摆明了不愿人知道,锦书就不好问。她顺手一摸,将匣子里最占地方,份量最沉的一支大钗捧了起来,金底托上嵌着七颗龙眼大的珍珠。

    长公主笑起来:“你眼力不错嘛,这可是我出嫁时戴的,上面七颗珠子都是夜明珠,把它戴在头上,晚上出门不打灯笼也能把路照得雪亮——你喜欢就拿去 。”她说着就把手里的旧簪子扔进首饰匣,迫不及待地把首饰匣子扣上了,好像那支簪子已如 传说中那样成了精会自己生出腿跑掉。

    锦书想象自己脑袋上顶着一支硕大的金钗,穿着一身枫陵镇带来的旧衣服,走在黑暗的郊外野地里的情形,沉重的钗头让她的脑袋歪向一边,钗上的七颗珠子倒真的把路照了出来,引得野地里的无数大蛾子往自己脸上撞,身后还有人遥遥地叫唤:“前面的等一等……借个火点一下灯笼……”

    她抽了一下嘴角,求救似的望着长公主:“我可以换一支么?”

    长公主很是爽快,让她自去看另外十几只匣子。

    比出嫁时插戴的首饰更宝贵的东西是什么呢?堂堂长公主自然不会把区区一支金钗放在眼里,但她有什么理由将一支农妇都觉得寒酸的银簪捧在手心里呢?

    锦书又挑了另一支细小的金簪,簪子头上錾着一朵指肚大的牡丹花。看着也有些年头了,物件表面摩挲出了包浆,可因是赤金打造,金灿灿的光芒一未被时光折损一丝一毫。

    长公主的脸上闪过一刹那的犹豫:“这还是我十几岁时戴的呢……”也许这支簪子伴着长公主度过了一段青春韶华的时光,她又舍不得了,可她转瞬又松快了:“拿去吧!反正我现在也是风华绝代,抓着这个不放干什么?哈哈哈!”

    比天真烂漫的时光,比洞房花烛的记忆更珍贵的到底是什么呢?

    长公主越是这样大方,就越发显出那只旧银簪的与众不同来。锦书是看到耳挖勺背上的两个字的,只是还没辨认出来就被夺去了。这两个字现在还像浮在她的眼前一样,她越是仔细辨认,越是看不清这两个字,她只好作罢。

    长公主的这支簪子,也许同现在的梁王世子宅邸里的贵妇画像一样,也有一段秘辛吧。可这两件东西却有着不同的气息,画像上附着着陈年的阴沉诡谲,而这只簪子却裹着暖人心的烟火气,像长公主这个人,虽没有什么公主的仪态,甚至有些颠三倒四,可本性却让人舒服得很。

    一年的国丧也终于到了期限,大家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用关起门来偷偷摸摸地消遣了,禁令一开,宫廷里举办地第一场酒宴就将在波斯使节行馆门前闹腾的少年们聚拢了起来。

    长公主要死要活才争取来韩青识的豁免,这一回说什么都不让他去搅这潭浑水了,知道他是哗众取宠、争强好胜的性子,怕他耐不住要溜去,不仅不许人给小侯透露这个消息,还派了几十个家丁去将他看了起来,还扬言说谁要放了小侯,她就抽他的筋,其余人跟着挨板子。末了她又怕这些人惧怕小侯阻拦不力,便将锦书也派了过去。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http:///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http://nvxing.17k/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http://nvxing.17k/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http://nvxing.17k/book/36369.html

    《苏幕遮》:http://nvxing.17k/book/41096.html

    鸡丁

    《三君过后尽开颜》:http://mm.qidian/MMWeb/1169674.aspx

    本书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