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倘若如此答复,贵方将很难获得帝国政府的批准,我方曾许诺的贷款可能也将被迫取消。”三村开始施展威逼利诱的手段了。
“贷款是双方自愿行为,既然贵方有实际困难,我也不好硬性要求。”秦时竹心想,贷款我是要的,不过不能表现出急不可待的神色来,“日本不行,还有别国有兴趣提供贷款。”
“哪个?”三村顿时警觉起来,“德国吗?”
“恕我无可奉告。”秦时竹用外交辞令打发后,又不忘加一句,“德国已率先承认我为交战团体,并且表示善意中立。”
“敝国政府也对革命寄予了很大的诚意。”
“是吗?我可是听说,贵国的大仓洋行与满清政府陆军部签订了一项合同,根据这一合同,满清政府获得了大量武器弹药的供应,这种诚意很让人怀疑啊……”
“不不不,您一定是误会了,我根本没有听说有这么一个合同。”
“领事先生。有没有这事并不重要,满清政府即使获得了这些军火,也不能挽救它的败亡,我军的飞艇和装甲车你肯定听说了吧。”秦时竹牛气冲天,“相信贵国提供的军火肯定没有相应的克制武器。”
“如果敝国政府愿意,可以提供相应地武器。”三村毫不示弱。
“领事先生真会开玩笑,我估计即使贵国政府真的提供了相应武器,战争也已经结束了。”秦时竹觉得在这个问题上反复纠缠不是个办法。“我们还是讨论眼前的条款吧。”
“秦先生,无论如何,必须答应帝国政府提出的两条铁路线的要求。”
“贵领事的心情我理解。但东北政府还没有和贵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提出这样的请求是不适宜的。”秦时竹话锋一转,“鉴于过去和满铁之间有过良好地合作纪录。我们还是愿意再次合作,不过只能参照新洮路模式,这是最后答复,没有商量的余地。”
“这样的话,我还得请示敝国政府才能再次答复您。”三村眼珠子一转,“既然有一条和俄国的线路重合,那么我方再提出一条新的如何?”
“如果贵国能答应我方地要求。作为让步。我方可同意再批准一条,不过鉴于新洮路还没有完全完工。这一条必须在新洮路完工后再开工。”
新洮路明年就能完工,三村想这点时间还是等得起的,便道:“这个意见我同样会转达敝国政府的。”
“有劳贵领事了。”
“如果我方提供贷款,贵方以什么作为担保?”
“海关关税。”
“可是,秦先生,据我所知,东北海关关税已全部抵押或提供担保。根本没有余额。”
“不错。这就是我们要求日方返回部分海关税收的要求所在。英、法等国至今尚未同意承认东北政府的合法地位,我们也不拟承认他们与满清政府之间的相关借款和抵押行为。担保该方面的税收完全可以空余出来重新为贵国政府地贷款设定担保。”
“秦先生不怕引起国际纠纷吗?”
“这个问题应该问贵国政府才对。”
“为什么?”
“因为这一条是双方合作地前提。”
“请恕我直言,我看不出帝国政府在这一点上有与英、法等国对抗的必要。”
“贵国地有识之士会看见的,我相信领事先生心里也明白的很。”
“鄙人实在不知,还请秦先生赐教。”
“清廷气数已尽,唯一所仰仗者,袁世凯和北洋军而已,而袁世凯一向和英、法等国交往甚密,上次如果不是英国公使朱尔典的担保,他根本不可能泰然自若地开缺回籍,英、法等国不承认东北政府的合法地位,就是出于支持袁世凯的考虑。领事先生,我说的对吗?”
“这是事实,但我看不出这与帝国政府对抗英法之间地内在关系。”
“领事先生不要着急,清廷想依靠袁世凯,但袁世凯能否真正靠地住呢?很难说。起码我觉得他不会是曾国藩和李鸿章。”
“您的意思是?……”三村回过味来了。
“袁世凯虽然现在摆出一付气势汹汹地样子,但这是用来吓革命党的,起码他没有很用心地镇压,他心里怎么想我不知道,但是我想他不会为满清政府铁心卖命的。”
“你是说他在待价而沽?”
“不仅仅如此,领事先生熟知中国历史,你知道曹操吗?”
“曹操,哦,我明白了。”
“领事先生果然一点就透。”秦时竹笑着说,“到时候袁世凯就掌握了全部大权,甚至有可能成立一个新政府并反戈一击。”
“这个我听说了,南方革命党敦促袁世凯改弦易辙,只要他答应劝说清帝退位,接受共和,可以推举他为大统领。”
“等到那时,他真的组成了中央政府,那么英、法等国由于扶持他得力。必然在将来的中国事务上有更多的发言权,这恐怕就意味着日本势力的削减,我相信领事先生不会袖手旁观吧?”
这番话摸到了三村的底牌,击中了要害。日本内阁在讨论东北问题时,着重研究了袁世凯掌权对日本的利弊,得出地结论是,袁世凯是亲英、法的,一旦上台。必然对日本不利,必须在中国扶持一个代言人。孙中山实力太弱,相比较而言还是东北的秦时竹更有价值,文治派就以过去曾有过合作纪录说服了武治派,要求采取扶持秦时竹形成与袁世凯对抗的力量。进而能确保东北的权益与英、法对抗。关东军之所以能安分守己,就是受到了严格约束,以便能造就“融洽气氛”的局面。
“不过,我相信秦先生不会白白听任自己手里的优势丧失的,只要和帝国政府合作,我们一定可以帮助阁下在中国未来地事务中取得更多的发言权。”
“对我们来说,现阶段的重要任务是推翻**王朝。实现共和。其余事情都可以放一放,涉及我个人地位的。也不能凌驾于这个目标之上。”
“为什么中国不能搞成君主立宪呢?就如同帝国的体制一样。”
“中日两国国情不同,日本走成功地路中国不一定适合,再说,君主立宪不是没有给过清政府机会,结果搞出什么想必领事先生也看见了,整个一个皇族内阁,这在日本。恐怕也是不可想象的吧?”
“秦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这个答复我会提交敝国政府讨论的,希望能够加强合作。”
“日本的道路值得中国学习。我也真诚地希望能和日本方面合作。一切都拜托领事先生了!”
山海关前线,第二师和第三镇,第二十镇对峙已整整六天了。这六天的战况虽然没有救援蓝天蔚时那么激烈,但丰富程度却有过之而无不及。仿佛跟商量好似的,双方都放弃了大规模地军事行动,但小地战斗一直此起彼伏。不是我敲你一下,就是你打我一下,而且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打了就跑的战术,阵地战变成了骚扰战。
对清军来说,这样地骚扰似乎有些迫不得已,第三、第二十镇各有万人左右,在兵力对比上占有明显优势,但苦于地势不利和装备劣势,尤其是孟恩远部的教训过于深刻,普通士兵对飞艇和铁甲车心怀畏惧,迟迟不敢进攻,拱手将主动权让与对手。第二师虽然占有战术优势,但陆尚荣的任务在于拖住敌人,为后续部队的备战和展开赢得时间,也不急于主动出击,反而下令在阵地前沿修筑起铁丝网和地雷阵,准备打持久战。双方各自围绕自己的阵地部署防御体系,越来越有战壕战的趋势。
但长期对峙却是根本上违背袁世凯“火速拿下山海关”的指示,曹锟按耐不住,他已厌倦了头顶飞艇时不时地骚扰,在第七天命令一个营发起试探性进攻,结果一大堆人在铁丝网前束手无策,在机枪火力地扫射下,又慌不择路地跑进了地雷阵,几经折腾,连阵地的边都没挨到,就报销掉近百人马,只能悻悻然作罢。
曹锟吃亏受挫后一天不敢动弹,但潘矩楹地二十镇不信邪,偏偏要再去摸摸老虎屁股。他自以为吸取了曹锟的教训,没有再傻乎乎地主动去进攻,反而和革命军玩起了炮战。一时间,两边大炮轰鸣,炮弹在空中呼啸,好不热闹。打着,打着,潘矩楹觉得不对劲,自己火炮的射程只能勉强够得着山海关前沿阵地,对方的炮火却可以一直延伸到自己部队的纵深,虽然说有地势高的帮助,但也不至于差这么多。检查一下打过来的炮弹,乖乖,不得了,全是75MM口径的野炮,难怪火力如此之猛,连忙命令收兵回营。但正在他忙着后撤的时候,飞艇来了,劈头劈脑就是一顿炸弹,火炮在运动过程中没有了阵地的掩护,成为了绝好的靶子。一个上午的炮战再加轰炸,革命军方面仅仅5人受伤,人阵亡,二十镇却付出了近00人伤亡、6门炮被摧毁的惨重代价,弄得他灰头土脸地回去了。
来而不往非礼也,陆尚荣也命令部队发起小规模反击,特别是命令铁甲车出击。吃了两三次亏以后,清军乖巧了许多,也依样画葫芦地按照对方的样子构筑了铁丝网,埋设了地雷。铁丝网挡不住装甲车的,但地雷可以。进攻时就有一辆铁甲车碾过了铁丝网,“吭哧吭哧”就往敌人阵地冲去,清军已吓得准备丢弃阵地逃跑了,但铁甲车冷不防却碾上了地雷,“轰”地一声,轮子当场被炸飞,顿时动弹不得,停在那里成了一个活靶子,不过里面的机枪还在不停扫射。
曹锟见状,立刻命令炮兵集中射击,三十几门火炮对准铁甲车一齐开火,虽然前几发没能直接命中,但炮兵修正弹道后,接连不断有炮弹击中车体,装甲车厚度虽大,但毕竟经不起炮弹的直接“问候”,很快就在接连不断的炮弹中成为一堆废铁,幸亏一开始北洋军炮兵的准头欠佳,让里面的乘员逃之夭夭。在望远镜里目睹这一幕的陆尚荣只能摇头报以苦笑,没有什么好办法。革命军退走后,北洋军阵地一阵欢腾,不少人纷纷过来看被他们认为是怪物一样的那堆残骸,击毁一辆铁甲车的战报迅速报告了上去,曹锟得意洋洋,腰杆又硬了许多。
为了报复,当天晚上,陆尚荣又派人发动夜袭……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