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田素以“厨师之乡”闻名半个中国,明、清两代的宫中御厨就有不少是蓝田人。就目前来说在北京中南海,各中央机关,人民大会堂,驻外使馆以及国内大多数城市的高级宾馆、饭店都不乏蓝田厨师。特级厨师李致忠、韩忠俭、席志华、邓省奇、费平安等人,经常为接待国家领导人和外国贵宾制作高级宴席,或派往我驻外使馆执厨献艺。特级面点师张兴寿创制的饺子宴被誉为“神州一绝”。曾有人赋诗赞誉:“一餐饺子宴,尝尽天下鲜,美味甲环宇,疑是作神仙。”1987年赴日作饺子宴技术表演,在日本东京一时掀起中国饺子宴热,30多个国家宾客争相睹尝,赞口不绝。1981年,蓝田名厨雷生乾先后赴巴黎、莫斯科、伦敦、旧金山、东京等地传授中国烹调技术。其中在圭亚那时,圭亚那总统特设家宴,请他们做中餐招待政府官员,深受宾客称赞。1970年,蓝田民兵师万人赴陕南修建阳安铁路,其中不乏各类技术人材。两年工程完毕返乡时,安康行署、军区等各大单位,硬是独把民兵师中的厨师全部留了下来,说“蓝田厨师就是不一样”。多年来在西安的各类厨炊人员中,蓝田人始终保持在四分之一以上,改革开放以来,许多蓝田厨师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饮食文化领域,建起了饮食业和旅游业相配套的大型系列企业:西安桃花园山庄就是一个最具特色,闻名省内外的代表企业,目前还在北京等几处开办了桃花园山庄的子园、子店。为拓扬“蓝田厨师之乡”的优势,蓝田县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今,一直采用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先后办起百多个烹饪技校,烹饪培训班;二十年来向全国各地输送烹饪人材十几万人。
“蓝田勺勺客”的兴起到底始于何时,至今尚无人能说得清楚。不过有史可查:在明清时已有不少蓝田人在北京的皇宫和西安的大衙门主厨,那时的蓝田厨师已经受到关注。清末到民国时西安的大小饭店几乎全都有蓝田人。有种意见认为:关中地区在近代史上,比起东临的晋、豫、冀诸省来说要算是一个“福地”:黄河泛滥的灾祸与关中无缘;逐鹿中原的军阀大混战未波及关中;日寇侵华铁蹄未越过潼关,因此关中人的生活相对比较平静。正因为此,也多少给关中人形成了“死守福地不离土”的保守一面,蓝田人也不例外,一代一代守着土地做庄稼,只在“农闲”时暂离窝土去近在咫尺的西安当相工,“熟食行道”当时被一般人看作是一种技术性不强的职业,于是在农闲时许多农民经在西安从事烹饪的亲朋好友引进,大批地进入各“熟食行道”当相公,学做饭;收麦时节又大批背着铺盖回家,忙罢时再去西安。正如《白鹿原》所说:“由此掀起的学炊热历经一个世纪”,从而奠定了“蓝田勺勺客”的强大陈容和基础。这样一代又一代的短期行为中,还是不断造就着一批又一批钻研好学、热爱烹饪的出类拨萃人物。
《白鹿原》关于鹿马勺学炊的故事,非常生动地表现了当时社会条件下,穷苦后生当相公学烹饪技艺的艰难辛酸,尽管小说中鹿马勺“凭卖尻子一夜就发了大财”的话颇受蓝田人非议,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旧中国生活在这个层面人的文化现象。《白鹿原》作者在构思“滋水勺勺客”故事时,除了耳闻当时的许多故事和实际情况外,有可能还参阅了清末民初两位著名蓝田厨师李芹溪、候智荣的有关资料:李芹溪:1862年生,蓝田县洩湖镇薛家河村人。原名薛松山,因母亲改嫁青羊庄李家,逐改姓李。12岁时因常遭继父打骂,投奔在兴平给知县做饭的舅父厨下学技。3年后辞别舅父,遍走陕甘两省学习各地名特小吃,风味烹技;他随地操作,听取评议,不仅精通了陕甘名食,还旁通豫、鲁、京、川等名菜烹调,被称为全把式。期间曾为刑部尚书薛允升,赵舒翅等执炊。1897年回陕专门承办高级宴席,成为陕西出名的“行厨”。
1900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逃至西安,陕西支应局将其荐于慈禧,其菜肴大受慈禧夸奖,被指为行宫主厨。次年受慈禧召见,亲书“富贵平安”中堂一幅赐他。
1911年,西安辛亥革命起义,李松山率一批厨子投入反清战斗。后军政府欲授其为税官,他坚辞不受,只求助他开一饭馆。1912年在政府资助下于西安钟楼开设了“曲江春”饭馆,宋伯鲁为之题匾。于佑任钦佩其人品,与之结为朋友,并取《诗鲁颂泮水》和《崔氏东山草堂》诗意,为其取名芹溪,号泮林,从此改名李芹溪。于佑任还为两餐厅题名“晋臣刘居”,“唐醉白处”。李芹溪喜欢传艺于人,一生培育名厨200多人,受他指点出名的千人以上;他还出资在西安劳务巷创办蓝田会馆,主要接待来西安谋业的炊事人员,是一位桃李满天下的烹饪教师和受人敬仰的烹调名人。
候智荣:1869年生,蓝田马楼人。早年家贫,在西安修鞋。后与人合资开设“济生饭店”,至广绪中期已成为闻名关中的餐馆。后为陕西巡抚执炊,培训出候忠效、刘会林、候德学、方荣荣、刘万子等一代名厨。后又在布政司当厨头,任布政司总务。慈禧太后逃至西安时,候智荣为之操作的五凤捧寿、八仙过海、孔雀展屏、嫦娥奔月、八宝稀饭及泡油糕等佳肴美馔,形、色味均佳,受到慈禧赏识,特赐他朝珠一串,花绔一件。后又任陕西鸿宴店经理。候智荣一生乐赐好助,许多在西安的乡党都得到其帮助;先后介绍大批家乡后生到各地当厨工学枝艺,为发扬“蓝田勺勺客”的传统技术作出不少贡献。候智荣曾于1919年回县,与亲友多人捐资修茸了名胜古刹水陆庵。1928年病逝,被赞曰:“德耀闾里,名播乡区”。
慈禧太后避难西安时,所招募的名厨大多是蓝田人:其中有白鹿原安村乡聚仙坊的卞柱祥也是其中之一。该人104岁去世,百岁时尚能看戏本哼秦腔,耳聪目明:其原因是在一生从厨中,凡别人弃之不用的猪羊眼睛皆被他拿来食用。据他说曾将此方告于慈禧,颇受关注。慈禧在西安的一年多时间里,蓝田厨子大出风头。此后不仅远扬北京,西安的“熟食行道”更成了蓝田人的天下;以至整个民国时期盛行不衰。“蓝田勺勺客”大概就是从此时开始被公认于世的。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