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龙祖庙进财机关尽 谒石碑清斋说村史(下)


本站公告

    对于这些处罚,狮子颡不得不一一应承,并在众怒之下,对着祖宗神位发重誓说:“神祖在上,不孝子弟薛进财从今往后,改恶从善,倘若再犯,愿遭雷劈火焚、百虫噬骨之报应。”狮子颡走出龙祖庙的时候,紧跟在后面的血颡在众目睽睽之下,收回了已伸出的搀扶之手,灰溜溜如丧家之犬紧随其后走了。在外面目睹了这一切的薛赢山想不到父亲受此奇辱,气得流着泪将难以挪步的狮子颡搀回家去。

    这事情真可谓大快人心!狮子颡走后,沉浸在兴奋中的人们仍没有离去的意思,许多人通过这件事的处理,对薛家村和薛族的发展史产生了强烈兴趣,提议薛清斋给大家讲个明白。处理了这件棘手的事,薛清斋心情舒畅,也想结合这件事给大家讲一讲过去,权当久别之后和大家拉拉家常。薛清瑞的妻子见大哥和丈夫一时不能回家,便烧了一罐开水,让一直在龙祖庙外面看热闹的大儿子薛胜送到龙祖庙去。薛清斋喝了口水,便从薛脉创始人开始,如数家珍般讲起了薛家村的村史。

    探本溯源,薛族一脉的老根原来在黄河边的一个地方。那是一处地势较低的黄河滩地,经常遭受冲淹,据说有一次竟把大半个村都被冲没。长期以来,这地方的人基本处于一种“水进我退、水退我进”的状态,其中每移动一次,就有一部分人投亲靠友另觅安身之地,薛家村便是这其中的一支。

    大约在清嘉庆初,社会上非常盛行风水阴阳的一套东西,凡儒者莫不通晓之。于是就有许多人把一生精力用于寻找一个好的风水地脉,认为只要找到一个好的地脉安身立命,后世毕定兴旺发达。于是就有人不远千里满世界去寻找可以安家的好地方。当时有一个秀才——便是后来薛家村第一个薛族祖先,从一本古籍中看到有一个被称为天下第一福地的好地方神鹿原,而且他还了解到,包括薛氏在内的许多姓氏支脉,他们最古老的根也在那个地方,于是便产生了去那里安家立业的想法。

    这个秀才博学多艺,见多识广,对易经八卦也非常精到,而且也研究过历史上星象阴阳所致的兴衰福祸,探究过宋朝就有一家名满天下的四兄弟四位进士,他们的父亲便是从千里之外的河南去那个地方寻找到一个好地脉,后世果然发达起来。于是这位老秀才便带着罗盘卜器,去寻找这个神鹿原,寻找一个未来的新居。

    老秀才渡过渭水、越过骊岭,趟过圣水河,一路长途跋涉,终于登上神鹿原。老秀才在原上周游了几天后,他又沿着神龙沟从东到西、从西到东地找了一遍,终于在神龙沟边上的一条小支沟里,发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理想之地。这条支沟长不过三四里,上部是又陡又深的峡谷,下部……

却豁然开阔,呈喇叭形直接神龙主沟,气势甚为不凡。一个路人告诉老秀才:“这条沟的上段峡谷叫‘吓死娃’沟,非常危险,要当心掉下去。”

    老秀才这才又一次凝神注视沟内形势,他发现这条沟从开阔处的以上部分,真好像巨斧劈出来的一样,深不见底,狭窄得只有一线之天,森森凉气从谷中嗖嗖而上。老秀才倒吸一口凉气说:“真好气势,真是吓死娃呀!”

    说到这儿,薛清斋缓了一口气说:“那峡谷就是咱薛家村边上的这条沟,当然现在已没有原来那么吓人了。”有人问:“老祖宗是如何看上这地方的?”薛清斋又讲述说:这时老祖宗突然发现从峡谷与开阔地结合部的地方,幽幽地透发出一种难以扑捉的毫光瑞气,他一阵惊喜,便绕到下游沟底,上行到峡谷口,这才看清峡谷口的两侧分别突出两面巨大岩壁,东面的岩壁半腰有一孔形如虎头的大洞,离沟底大约两丈多高,另一边崖头上部也有一小洞,若隐若现,有许多鸟儿进进出出。更让老秀才惊奇的是,在端对着这个大洞口的下面地上,还有一眼深不见底的谭,水色青黑,距崖跟约两丈有余。老秀才一眼便看出这是一处极为罕见的“龙虎穴”,那毫光瑞气便是从这里透发出来的。于是老秀才便返回故地,接来妻儿,暂时结卢为居,之后又在沟岸边一个形如簸箕的地方掘孔窑洞住下,并开始置办田产,数年后便在端对龙虎穴的沟岸边出现了一个薛家庄。老祖宗有三个儿子,现在薛家村的三支薛氏后脉,就分别来自这三个儿子的后裔,二百多年来,已发展成为这个不小的薛家村。

    说到这,薛清斋又对“龙脉地”做了一个解释:

    老祖宗认为,这个半崖壁上的窑洞就是白虎,这眼深潭就是青龙,再结合这地形特点,所以把这地方称为龙虎穴。青龙潭周围有一块略高于周围的半亩沟底,是老祖宗置办的第一块田产。这块地两边排水,不怕水淹,又因紧接青龙潭,保持土层下常湿不干,过分干旱时还可就近浇水,因而是一块秋夏两料,旱涝保收的宝地。有一年夏旱秋涝,其他地方几乎绝收,只有这块地没受任何影响,薛族一脉当时有二十多口,全凭这块地打的粮食凑合着度过饥荒,而其他地方的人却逃荒要饭,遭了大罪。因此老祖宗认为这块地是薛氏一脉的发迹地,救命宝地;又因为地处“龙虎穴”边,直接受益于青龙潭,更坚信不疑是青龙潭的龙王在暗中庇护,因此便把这块地奉为龙脉地,也把这谭中龙王视为薛族之祖。为了侍奉和纪念龙王,老祖宗在青龙潭边的崖跟前,临时修建了一座只有一人多高的小龙王庙,也就是后来在第三代祖宗手里迁移改建在村里的龙祖庙。狮……

子颡当然知道龙脉地的意义,他一心要占有这块的目的,一是想独占龙脉,保佑他人财兴旺,永为薛族之尊;二是便有了一块比金子还要珍贵的旱涝保收的好地,应付万一发生的灾荒,因此便不择手段上演了一出闹剧。

    提到这个被称为白虎的高窑,更加引起众人的浓厚兴趣,薛清斋又接着说起了高窑的故事:

    这孔高悬于半壁上的窑洞不知始于何时,因为太高太陡,在薛氏第二代以前从未有人进去过。清同治前后,各地义军匪盗蜂涌群起,太平军、捻军、白莲教、回民暴动及大股小股土匪都先后波及到神鹿原,这里成为官军与义军、地方与土匪等武装的战场,数十年兵荒马乱不息,成千上万的人不是死于兵燹便是离家出逃。各村的人都想尽办法,掘地穴、挖地窖、垒夹墙、藏粮藏人,躲避灾难。神龙沟及其两岸的人凭借神龙沟复杂的地势和天然及人工形成的古洞,躲过了不少灾难。

    当时的薛家村人自然便想起这个半崖壁上的古洞,于是制作长梯钻进古窑洞里,并对这个不知那代人在天然洞穴基础上开凿的窑洞又进行了再次加工,还新开凿了一个哨眼,直通到峡谷内的半坡上。哨眼的出口设在一块天然形成的大石岩的下面,周围被树丛掩盖得严严实实,除了薛家村的人外,无人知道这里还有一个用作瞭望、透气和万不得已时的退路机关。那时薛家村人一有风声便躲藏在这个窑洞里,躲过一次次劫难。

    后来的一段时间,情况愈发紧张起来,商山太平军与同华回民军先后登上神鹿原,地方乡团配合官军在神龙沟两岸反复激战,生灵涂炭、哀鸿遍野,十室九空。薛家村的二十多户人家和前来投靠亲戚共一百多人,经常带着米面干粮、锅碗瓢盆钻进窑洞。从此他们把这个高空窑洞称为高窑。

    那时的高窑里栖息着无数的蝙蝠,他们住在洞的深处,昼伏夜出,人们并不轻易打扰它。据说其中有一只体型最大,极有灵性的蝙蝠被人们称为蝠王,这只蝙蝠非常奇怪,如果它外出不归,说明外面危险依然存在,如果它回到高窑,便是兵匪已去,从无失误,人们全凭它传递情报。不料时日一久,高窑的秘密被泄露出去,这一天长毛有目的地直扑高窑而来,一场战斗在所难免。

    云集在龙脉地的长毛隔着青龙潭,无法接近高窑,兵器够不着,爬又爬不上去,火枪的火药都打完了却伤不了不露面的人们。长毛终于想起了云梯攻城的办法,于是便在沟里就地取材,砍树造云梯,隔着青龙潭把云梯搭到洞口,发起攻击。

    谁知高窑里亦有高人运筹指挥,他们派青壮年守卫洞口,孩子们搬运石块,妇女送水送饭,给哨眼口也派了人瞭望外面情况。躲在高窑……

口的人们见长毛把梯子搭在洞口,便用铁锨、杈把、长矛一起用力把梯子推翻下去,又居高临下,把无数石头投向敌群,长毛不断伤亡,只好暂时撤退。

    长毛首领又想起火攻的办法,企图用烟火熏死高窑里的人。他们砍下许多蒿草,又从村里拉来几车麦草,捆扎成束,点燃后投向高窑,高窑里又组织人用铁锨扑打投进的火把,并用簸箕向外煽,烟火始终不能入内,这样持续了整整一天,长毛们终于无计可施,于天黑后无奈退去。

    事后,薛家村人为了感谢龙王和蝠王的佑护,在高窑前唱了三天三夜大戏,高窑前那小小的龙王庙突然间名声大振,长时间香火不断。直到后来薛族的人把龙祖庙迁建到沟上的村里后,沟里那被拆掉的龙王庙遗址上,仍有人陆陆续续来此上香,希望龙王把恩泽惠顾到他们身上。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