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本站公告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于禁最近打仗剿匪都十分顺利,于禁竟然有点轻浮。

    赵扬接着道:“我听说将军在剿灭黄巾的时候治军严禁,约束部下,不入民家,所到之处黄巾都望风而降,数立战功,所以扬也十分敬佩将军,但是如果将军仅仅是剿灭了一群乌合之众,就能够这么轻浮,是不能够担任大将的。”

    要知道,当将领的最怕轻浮,不能够听取别人的意见,那样的话,早晚出点事儿!!

    “友靖此话怎讲,难道我说的不对么。”

    说实在,于禁这也有点晕乎,确实,严明刑赏、身先士卒,这都是将领能够率领好部队的基础,所以道:“昔年李将军威震匈奴,令匈奴数次退军,靠的难道不是严明刑赏、身先士卒?李将军不拘小节,以德待人,所以他的手下都乐为他效命。三军将士都以李将军为帅而荣誉。”

    李将军??靠,还给我搬来李广!!

    李广确实有点能耐,严明刑赏、身先士卒、不拘小节、以德待人,所以他的手下都乐为他效命,三军将士都以李将军为帅而荣誉。这倒都是真的。但是李广的最后结果呢,不但没有真正消灭匈奴,反而打了好几次败仗,丢了爵位,最后一次打败仗,竟然不堪受审,引剑自刎!!

    要说李广的才能和多年的带兵经验,为什么还能够打了这么多败仗。

    据说李广猿臂,双手拉弓,曾经在草原上见到草丛中有一块石头,以为是老虎,于是拉弓射它。但是射玩之后,上前一看,竟然是一块石头。他的手下找寻他射的箭,却发现箭已经射入石头,甚至连箭簇都没入石头里面。有一次他率领百人,深入草原,射杀匈奴,结果遇到了千余匈奴。手下将士都十分恐惧,想要跑。

    李广却说不能跑,因为匈奴都十分擅长引弓射箭,跑根本跑不掉,于是引诱匈奴。

    匈奴以为汉军有埋伏,这一些都是诱骑,竟然连夜撤退。三军将士都十分佩服他。

    为此,甚至还有人称赞他为“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详细见《史记》)”。

    但就是这样,却没有好的结果。

    这是为什么呢?这是为什么呢(学学小沈阳的语气)??

    赵扬“哼哼”的冷笑了几下子道:“说好听点,李将军那叫不拘小节、以德待人,但是却不知道那就是对部下过于放纵,所以李将军虽然多次出阵匈奴,但是结果都不好。古者孙子也,王给他宫女数百,令他操演。宫女皆以为戏,不为其命令。其部长为王所亲之妃女,孙子斥之,不听,乃斩其部长。于是结为震惊,宫女皆为所震惊,依照命令行事。并且对王言此部已经训练好了,即使上刀山下火海也能够听从。”

    这个典故在兵法之中是很有名的,包括小学课本之中……

就曾经有这个故事。

    用这个故事告诉于禁,就是让他知道,要带兵打仗,不是仅仅让部下愿意受命,更是要能够受命,否则早晚会挂!!

    于禁低头寻思了一下,好像懂了。

    赵扬接着道:“关于严明刑赏、身先士卒,我没有什么话可以说,但是如果将军仅仅以为这样就够了,那就错了。”

    赵扬顿顿道:“扬虽然才能不能够统领大军,但是扬仍然懂得。《吴子(就是《吴起兵法》)》之中说过,夫发弓布令而人乐闻(只有发号施令,人人愿意听从),兴师动众而人乐战(兴师动众,人人都愿意死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与敌人接战,人人都乐意效死),此三者,人主之所恃也(有了这三项,才是打胜仗的根本保证)。而要坐到这一些,即便是孙武在世,也很难做到。将军将治军说的如此简单,难道不是过于轻浮么??”

    于禁被赵扬这样批评,哪里还是脸红,竟然是面上毫无血色!

    虽然这样批评于禁,但是赵扬是来征召于禁的。俗话说的好:“打一巴掌也要给一块糖吃。”

    赵扬脸色稍稍放柔和一些,道:“我虽然不太精通统兵之道,但是我仍然知道这一些道理。正因此,我才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才愿意让那些有才能的人统帅部队。刚才是我太过于鲁莽,多有冒犯。如果将军能够接受我的意见,我倒是很乐意让将军替我指挥部队的………”

    ~~~~~~~~~~~~~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