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前线来的战报,尼古拉一世觉得天都要崩了,远东整整二十万大军,居然还对付不了中国军队,对付不了也就算了,还蠢的让人给围上了。一向精锐的哈萨克勇士如今怎么都变的如此不堪一击?这是尼古拉一世怎么也想不明白的事情。眼下其他部队还没来得及集结,看样子这次是要吃大亏。
发生在远东的这场战争,兵力对比是3:2,可火炮对比就差别大了,中国军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缴获了大量的英法军队的先进火炮,这次战斗出动的火炮就多达一千两百多门,而俄军在上一场战争中已经损失大批火炮,这季节又是冰天雪地的,运输不方便,这边境上的部队基本没有配备什么大口径火炮,就是一般的小口径火炮,数量也有限。至于部队的士气和战斗准备,那就更不用说了。俄国是临时集结,行动仓促,到了远东后由于季节地原因,也没有积极准备作战。而中国军队则是筹划已久,粮食弹药充足,部队士气高昂,全军上下都憋着劲要好好教训下俄国人。
中国军队造反的作战时机在俄国人看来是不合适的,现在冰冷的气候,对野外作战的士兵说是可怕的,可他们低估了中国人的勇气和决心。
俄国二十万人主要部署在涅耳琴斯科(尼布楚)。博尔贾,协塔三地,其中以赤塔为主要基地。屯兵十五万,博尔贾驻军三万,涅耳琴斯科驻军两万。虽然俄军人数不少,但武器装备落后。基本还是使用滑膛枪只有少数部队装备了线膛枪,且部队士气经克里米亚和第一次远东战争的连续失败后,已经不复从前。
中国军队越过边界后,西线的聂士成部十万余人直扑博尔贾,将三万俄军团团围住,三百多门大炮不间断地轰击整整三天。俄军狼狈不堪,加之粮弹不足,士气低落,对中国军队的抵抗并不是很顽强。5月15日,刘铭传率本部十万人马。在黑龙江上游阻击从赤塔前往博尔贾的俄军援兵,经过三日激战,俄军增援部队四万余人,遭到毁灭性打击,一万五千多人成为俘虏。5月20日战争爆发后的第十天,博尔贾被攻破,弹尽粮绝的三万俄军军战死一万,降两万。5月21日,李秀成部秘密行军,突然出现在涅耳琴斯科城下,而刘铭传也率部逼近赤塔,赤塔援兵被刘铭传部牵制,不敢出动。李秀成集中炮火,猛轰涅耳琴斯科,俄军虽拼死抵抗,无奈寡不敌众,三日后城破,两万俄军仅有五千人做了俘虏,因为天气缘故,伤员不好处理,李秀成命令,不留伤员。
犹豫是整个赤塔俄军指挥官犯的最大错误,在没有接到上方命令时,他选择了困守待援的战术,他低估了中国军队的进攻力,5月25日,聂士成也率部出现在赤塔城西,俄军后路被截断,完全陷入了被全面包围的状态。屯兵于坚城之下,又是这样恶劣的天气,俄军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坚持到援军的出现,而实际上,沙皇也很快就给他们派出了援军,援军从出发赶到赤塔,也只用了半个月的时间,半个月,十一万俄军就覆灭了,这一战役后被视为世界战争历史上最失败的防御战,而可笑的是,就在大半年前,中国军队的主帅李秀成在天津城下就上演了一次成功的防守反击战术,这一仗恰恰被誉为世界近代只上最成功的城市防御战。历史惊人的巧合,曾经的最佳防御者,现在变成了进攻者,可惜的是,俄国军队没能亲眼看见中国军队在天津城下的防御战,这也许应该是他们最大的遗憾。
赤塔,俄军在远东的重镇,修有通往乌兰乌德的铁路,外围有坚固的城墙,平均高十米,厚十米,配备有80毫米口径的城防炮一百门,俄军同时还携带有其他口径火炮一百八门。如此坚城,弹药也还算充足,十一万重兵把守,居然在五天内被攻克,这是谁也没想到的结局。
赤塔城下,李秀成,刘铭传,聂士成会聚一堂,新军几大巨头,除了远在两广的陈玉成,安徽的石达开,都到了这赤塔城下,这在新军战争史上也是不多见的事情。
“没有外围阵地,这倒省了不少麻烦。”李秀成是防御战的,当然知道外围阵地的重要性。
“希洛克就交给外好了,我只要五万人,保证不放一个援兵过”刘铭传主动要求打援。
“这样也好,赤塔就交给我和秀成,一定尽快拿下。”聂士成最后一个发言。
“我来的时候,先生有交代,拿来乌兰乌德就地防御。”刘铭传道
“我倒想打到莫斯科呢,我倒想看看,老毛子的沙皇长的什么德行。”聂士成
“听说老毛子的女人奶子够大,晚上你不去找一个?”刘铭传打趣现在还是光棍的聂士成,
“别!,你还是别害他,要是被阿秀知道了,肯定不肯过门。”李秀成也坏坏地笑起来。
“嘿嘿,老毛子的女人有搔味,我不习惯,还是中国女人爽。”聂士成笑道
“那就等打下赤塔,让兄弟们都爽一下?”李秀成流寇的本质又暴露出来了。
“这个主意不错,让兄弟们也尝尝外国妞,也算开了洋荤了。”土匪出身的刘铭传也露出自己的本来面目。
“哈哈哈”三人齐笑。
一千门大炮,五百多门迫击炮,一起把炮口都对准了赤塔城,1861年5月29日。赤塔城经历了一次地狱般的洗礼。密集的炮火把赤塔城完全覆盖,城墙上的城防大炮还没开口,大半就已经被打成一堆废铁。剩余的火炮冒死反击,但对新军也没构成什么威胁,反倒是自己很快就全部被中国军队的炮火消灭。赤塔城东,经过一天的炮火轰击。在中国军队重炮地集中照顾下,原本坚固厚实的城墙,被炸出一段两百多米宽的缺口。俄军士兵在如此密集的炮火中惊慌失措,四处躲藏,可又几乎找不到一块安全地地方。
俄军算的上英勇,士兵们冒着炮火,拼命用沙袋和石块把缺口堵上,不过代价是数千士兵的生命。中国军队在第一天并没有直接进攻,而是不间断的用火炮猛轰赤塔。
1861年5月30日,天色早早就亮了。赤塔城从早晨5点开始,就遭到了密集炮火的覆盖,俄军还没看见一个中国士兵,就已经损失惨重,火炮,作为战争之神,在赤塔城下又一次显示出强大的威力。
旧的缺口还是遭到了特别的关注,在重炮的集中轰击下,赤塔城的东面城墙又再次被炸出个缺口,这一次地缺口,长达五百多米,城墙大面积的坍塌,这也许是俄军怎么也没想到的事情。就在东面城墙被炸出巨大缺口时,南面城墙也被炸出个两百多米的缺口,中国军队蜂拥而上,俄军虽然居高临下的拼命射击,但是失去炮火支援的俄军,被中国军队五百多挺马克沁重机枪组成的火力网死死的压制在城墙上,根本没办法射击,城墙很快就被突破。
(如果说没有外围阵地是俄军犯的第一个错误,那么,没有巷战的准备,就是俄军犯的第二个错误,城破后,主帅叶罗廖夫率军从城北突围,就是第三个错误。城北虽然看起来没什么动静,但是越是安静的地方越危险,城北虽然靠近斯塔诺夫山脉,出城后便于隐藏逃跑,但是也便于中国军队利用地形伏击。再说叶罗廖夫放弃还在城中苦苦鏖战的六万将士,自己带着三万多人逃跑,这对俄军的军心和士气都是一个沉重的打击,叶罗廖夫自己非但没有逃跑成,反而成了中国军队俘虏。用人不当,这也许才是赤塔城被快速占领的主要根源吧,如果俄军指挥官事先做好了充足的巷战准备,并有足够的勇气,中国军队即使能占领赤塔,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而不是仅仅用一万不到的代价,就成功的消灭了俄国在远东的最大一个据点,并从此失去了这些土地。)……摘自《世界战争奇迹》
赤塔战役,被誉为奇迹,也许有点过份,毕竟作者是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问题,不过有一点他没说错,那就是俄军主帅如果有足够的准备,那么在赤塔城战役中,中国军队不可能如此顺利。
5月30日,中国军队冲进赤塔,一向彪悍善战的俄军士兵,高喊着乌拉声,向中国军队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反扑,尽管俄军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但这一天也给进攻的中国军队带了五千多人的伤亡。5月31日上午10点,战争的最关键时刻,俄军主帅叶罗廖夫弃城逃跑,落入了杨秀成事先设下的伏击圈,叶罗廖夫被活捉,三万俄军大部分投降,战后虽然回国,但也被以叛国罪绞死。城中的俄军在得知主帅的逃跑后,军心大乱,再也没有组织起有效的防御,虽然零星的抵抗还在继续,但赤塔城已经基本上属于中国军队的战利品。6月2日,随着赤塔大教堂里一百多士兵放下抵抗的武器,赤塔城被中国军队彻底占领。
6月3日,辛苦赶到乌兰乌德的十万俄军增援部队,在得知赤塔失守后,立刻就放弃乌兰乌德,中国军队则乘胜追击,乌兰乌德唾手而得,贝尔加湖就在眼前。
英法两国作壁上观,看着中国和俄国开打,都是一付打算捡顺手便宜的姿态。战争成了英法两国代表停止前往中国的最好理由,两国政府打的如意算盘,对民间要求尽快开始下一轮谈判的请求都以战争为理由搪塞过去,坚持要等中俄之间的战争结束,看到了结果才好决定下一步计划。政府为了国家的最大利益能等,而民间却没办法等,眼看谈判就要进入最关键的阶段,亲人就要能回到故乡,怎么能不叫这些战俘的亲属着急,可政府的声音依旧是那么个腔调,一再强调中国还在战争状态,政府要为谈判代表的安全着想,毕竟中国人对西方一直有仇恨心态的,战争时期去中国还是有相当的危险的。
西方的媒体一向把中国宣传成为一个落后野蛮而且富有的国度,在普通人的眼睛里,中国人和非洲的黑人、美洲的土着没什么区别,所以政府的解释也算能勉强接受。但他们还是希望有一个人能到中国去看看,帮他们看看自己的亲人是否如政府所说的那样,还有很多战俘受伤的消息也令他们的亲人牵挂,他们需要一个代言人帮他们去中国。
伦敦大街十号,这是一所在伦敦并不起眼的住宅,两层的小楼,门口有院子,院子里的树上已经开始挂满青色的树叶,昭示着春天已经过去,夏天的炎热即将开始。
伦敦的晨雾弥漫了又一个早晨,南丁格尔照例早早就起来,靠在床上,头过窗口看着这个常年被迷雾笼罩的城市。梳洗完毕,坐在餐桌前,喝着自己煮的咖啡,拿起当天的报纸,关注一下各地发生的大事,这已经是南丁格尔多年独处养成的习惯了。
岁月在南丁格尔的脸上留下深刻地印记。多年的操劳使这位伟大的女性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要苍老许多,可这并不妨碍南丁格尔的女性魅力,她的目光依旧那么温和,笑容依旧那么具有感染力,举止依旧是少女般的从容与高雅,而且还多了几分慈爱的光辉。
报纸上地头条还是中国与俄国的战争。头版上关于政府和中国谈判的报道与评论也不在少数。各报纸各执一词,对政府的谈判态度有批评地也有赞成的。英法两国在中国发动的战争,其正义与否,南丁格尔并不会过多的去考虑。她关注的是报纸上关于在中国伤兵的报道,中国有足够的医疗技术来为这些伤兵治疗吗?他们的护理水平如何?中国的女性不是都不能出门做事的吗?让男人来做护理,能做地好吗?这些才是南丁格尔考虑和关注的问题。
报纸上关于对中国战争的内容占了大量的篇幅,一些专栏甚至请一些从中国回来的士兵们写他们对这场战争的看法和经历。中国士兵无疑成了这些报纸内容地主角,在英国士兵眼睛里,中国士兵更象一个个殉道者,他们微笑地冲进联军中,然后爆炸自己。一个海军军官在回忆中写道:‘我永远没办法忘记两条战船上的中国水兵,在战船上他们战斗到最后一刻。中国战船开的最后一炮是朝天上开的,那时候战船已经开始倾斜。最后的一发炮弹仿佛象一个巨人在倒下前伸出的手,炮声就是呐喊。中国水兵无声的拒绝救援,他们那黝黑的脸上刻满坚毅,黑色的眼睛里看不见任何恐惧,在那一刻,我……。’
“铃铃铃”门铃被拉响。发出有节奏的响声,铃声响了几次。才惊醒了正在看的投入的南丁格尔。看了看立式的大钟,现在是早晨七点,这么早会是谁来拜访,带着疑惑,南丁格尔给门外的客人开门。
门外客人陌生的面孔还是让南丁格尔愣了一下,但她很快就露出微笑,客气的问道:“你们是?”
门外的客人有五个之多,三男两女,就穿着来看,都是些普通人家出来的,为首的一个五十岁上下的男人崇敬的摘下那破旧的帽子,谦卑的给南丁格尔弯腰鞠躬道:“南丁格尔小姐,冒昧来访,实在是有事相求,请多多原谅。”南丁格尔打量了一下门外的人,他们的笑容卑微带有一些讨好,衣着虽然都很旧,一个女人的裙子上甚至还打着补丁,但都洗的很干净。“他们(她们)一定是遇上什么难事了。”南丁格尔这样告诉自己。
“请进吧,到里面来说话。”南丁格尔客气的把这些谦卑的客人让进客厅,给他们倒上一杯自己煮的咖啡,然后微笑的听这些不速之客表达他们的意愿。
这些人原来者是战俘的亲人,处于对亲人的关切,他们对政府的宣传并不是很相信,他们希望有一个公正,并具有较高威望的人能代表人们去一次中国,这个人他们一致认为非南丁格尔莫属。来人表达了他们的请求,并表示南丁格尔去中国的费用由她们支付,全体战俘的亲人们都愿意为她去中国捐款。
客人们在得到南丁格尔同意考虑一下后,便留下联系方式离开了,并没有过多的打扰南丁格尔。客人们走后不久,南丁格尔也下定决心。稍微收拾一下后,南丁格尔便离开了家门。
五天后,一条名为“女神”号的航船从利物浦出发,船上有四十位女性护理人员,为首的就是南丁格尔。而“女神”号的目的地是中国。中国,对南丁格尔来说,是个遥远而神秘的地方,到这个国家会遇上什么事情,南丁格尔不得而知,但救死扶伤的天性与勇气,使得她义无返顾的踏上了这段旅程,一如她三十岁那年写下的生日感言“今天我三十岁了,正是耶稣基督开始献身布道的年龄。从此不应再有幼稚的举动。不应再有爱情与婚姻的念头。只有让我遵循上帝的旨意思索,依照他的安排去做。她感到,投身护理事业,正是上帝赋予自己的责任!”
中国与俄国之间的战争,并没有象英法两国所希望的那样,成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说起来这还得好好感谢英法两国,要不是克里米亚战争中两国狠狠收拾了一下俄国,而且一直联手对俄国进行打压和封锁,俄国经济近乎崩溃,无力再对战争进行大的投入,中国和俄国之间的两次战争,中国未必能胜的如此干脆。战局发展之快,远远的超出了他们的预料,一个多月的工夫,二十万俄军烟消云散,贝尔加湖到额尔古纳河这一片土地被占,照这个势头,如果中国军队还要继续前进,贝尔加湖要成为中国的内陆湖了。
这个结果是英法不愿意看见的,怎么说俄国也是西方国家,大家还是同穿过一条裤子的,不能让中国就这么快速的前进,真要打到莫斯科,那就不是英法两国所希望看见的了。英法两国的干涉很快就开始了,首先是能过外交途径,告知中国方面,英法两国是热爱和平的,是不希望看见中俄两国开战的,希望双方都能本着克制的态度,不要使战争升级扩大。当然了,一些拐弯抹角的威胁也是有的,什么英法两国不希望看见战争蔓延到欧洲啊,欧洲人民也不希望看见战争啊。英法两国还拉拢一些其他欧洲国家对中国施加压力,什么荷兰葡萄牙比利时,就连中卢森堡这样的小国家也发封电报来,希望双方尽快停火,不过普鲁士表面上也说希望中国停火,暗地里却加大了对中国的钢铁出口和军火出口。
俄国现在也是焦头料额,连年的战争使俄国的经济已经走向了崩溃的边缘,尽管俄国上层都在公开场合叫嚣着要与中国决一死战,但沙皇比谁都清楚,眼下的俄国已经没有能力再发动战争了,如果要强行开战,就意味着自己要对沙皇宝座说拜拜了。其实中国方面情况也很糟糕,远东恶劣的气候造成了士兵大批的非战斗减员,冻伤现象严重,一个月时间内,就已经有一万多士兵被迫离开战场。加之部队深入俄国作战,部队的给养和弹药运输都是问题,所以中国军队打到乌兰乌德就没继续前进,只是派了些小分队,到贝尔国湖附近招摇了一趟。然后在欧洲一片和平的口号声中,中国军队借机停了下来。毕竟把俄国逼急了也不是好玩的,当年拿破仑打来的时候,他们连莫斯科都敢烧。中国军队的表现让英法两国很有面子,在沙皇面前说话声音都能大一点,好像中国军队停止前进,完全是因为他们的干涉。
中国军队虽然说没有继续进攻。可英法两国应俄国人的要求希望中国撤军的时候,中国人又开始装哑巴打太极拳了,总之是怎么也不肯撤军,一付赖着不走的架势。话说回来,到嘴边的肥肉,谁愿意往外吐啊?
再说这些地方本来就应该属于中国,占着不走,一点也没必要内疚。
“女神”号沿着白河而上,停靠在天津码头上。南丁格尔一下船,就直奔天津衙门,要求去看看战俘们的情况。来的是个女人,还是个洋女人,现在正值谈判前夕,天津的官员们不敢擅自做主,便把这事上报了北京。
南丁格尔这个名字出现在杨一眼睛中时,杨一当时就愣住了,她怎么来了?紧接着杨一就预感到这是一个机会。南丁格尔是谁,杨一是知道的,正是由于这位女性优秀的护理工作,英军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伤员死亡率由原来的40%下降到2%,不能不说南丁格尔创造了一个奇迹,并开创了一门全新的学科。
南丁格尔也没想到,自己居然得到如此高规格的接待,刚到天津的第一天,衙门里的人还爱理不理的,一夜之间就变了样子。一大早起来,南丁格尔就发现客栈的院子里安静的出奇,原来是一群中国官员到来,再后来才知道,这些官员是来接自己的。
天津知府昨夜就接到杨一的指令,一定要接待好这位南丁格尔女士,杨一将亲自从北京过来会见她。这可把天津的官员们吓坏了,杨一居然要亲自下来。都听说杨一是从西洋回国的,这女的难道是杨一的故人?官员们也没心思猜了,不过想到昨天对待南丁格尔还算客气,心里也就安心许多。
天津知府刘豢章是来接南丁格尔去衙门里住下的,南丁格尔一口回绝,可知府刘豢章说,住衙门是为了方便探望战俘,南丁格尔这才同意。
天津,知府衙门外,从北京起早赶来的杨一才下马,知府刘豢章就已经带着大小官员到门口迎接。按说照清朝的规矩,想杨一这样级别的官,天津知府应该到城外十里迎接。不过杨一觉得这些都是陋习,主政只厚就宣布以后上官下来,下面的官员最多只需在衙门口迎接。
知府朝杨一一拱手道:“参见大人。”这也是杨一立的规矩,官员间不论职务大小,见面都不需要行大礼。拱手就可以了。
杨一一脸风尘,今天天还没亮就起来了。带了几个警卫。骑着快马就赶来了,终于在晌午前赶到天津了。
“免礼了,那位女士在哪?”杨一第一件事就是问这事。
“回大人,已经安排在衙门内宅里。您先别着急,到屋子里歇着,擦把汗,我这就给您去请。”刘豢章陪着笑脸,小心的回答。中国官员在接待上司这方面,的确是长处。
杨一略微一想道:“不用了,我先进去洗一洗,然后亲自去拜访,这样比较礼貌一点,也显得我们有诚意。”
杨一这话就把知府弄糊涂。这女的什么来头?当初英国大使来中国谈判,杨一开始连面都不见,现在来了个英国老女人,杨一居然从北京跑来看她,难道说她是英国女皇,不可能啊。可再一看杨一这样子。和这女的也不熟啊?刘豢章一边乱想,一边张罗着杨一进屋子。
“这是我们的中堂。杨大人。”刘豢章想不到自己还要给杨一做介绍人。
“中堂?是什么官职”南丁格尔问翻译。
“小姐,中国的中堂,相当于英国的首相。”
“欢迎您,尊贵的客人,南丁格尔小姐,欢迎您来到中国。”杨一一开口,南丁格尔就惊呆了,满大街都找不到一个会说中国话的人,就连翻译都是自己带来的,没想到中国的首相居然会说的一口流利的英语。更没想到,这首相居然如此年轻。
尽管有些吃惊,但出身良好的南丁格尔还是按照伦敦上流社会的礼节,轻轻的提了提裙子,给杨一行礼,客气的说:“见到您很高兴,首相先生。”
“呵呵,南丁格尔小姐,您能来中国我太高兴了,你开创的护理学说拯救了无数垂死的人们,您的献身精神我是敬仰已久啊。”杨一这话就更让南丁格尔吃惊了,杨一居然会知道自己的护理学说,不是说中国人和非洲黑人、美洲土着是一样落后的吗?怎么连这个都知道?
“这是上帝赐予我的荣耀,不值得您如何推崇。对了,我来中国主要是受战俘亲属地委托,来看看这些可怜的孩子们,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尊贵的首相先生。”两人用英语直接对话,南丁格尔带来的翻译倒成了知府刘豢章的翻译了。
“呵呵,这个没问题,您看现在时候也不早了,中午我请您和您的人吃饭,下午我亲自陪您去看看那些战俘,他们在中国并没有受到虐待。”杨一笑着说。
杨一果真陪着南丁格尔她们到战俘营去了一趟,有杨一的安排,南丁格尔的行程很顺利。看到战俘们都还可以,而且听到受伤的战俘也得到及时的治疗,南丁格尔心里对杨一的印象又好了几分。回到天津的时候,天色已经很晚。虽然杨一很想好好和南丁格尔谈谈,希望她能帮着培训一批护理人员,不过看着南丁格尔那疲惫的脸,杨一也不忍心打扰她休息,安排她们住下就离开了。现在不是着急的时候,既然来也,想走就不容易了,怎么也是留下点绝活吧?
南丁格尔是个善良而热心的人,第二天杨一提出请她带着中国一批学员,去远东战场帮着护理伤员,并给中国护理人员进行指导,南丁格尔一口就答应了。就这样,杨一挑选出两百多人的护理人员,跟着南丁格尔去了远东战场,唯一遗憾的是,现在的中国,女人是不能出门谋生的,所有的学员也都只能是男性。
英法两国的谈判代表团又一次来到了中国,俄国人的代表团也来了,这次谈判的地点还是天津,唯一不同的是,一条电报线路已经贯穿中国的东北,并且和俄国的电报线路也连接上了,再有什么要请示的,代表团直接发电报就行。这也为谈判的顺利进行提供了有利条件。
再一次坐在谈判桌上,几个国家都老实多了,说话声音也没以前大了。实力是靠打出来的,当然你得打赢,象历史上的清朝那样,谁都可以欺负。
再一次坐在谈判桌上,各国代表的眼睛也都不再往天上看了,说起话来也客气许多。
“杨大人,各位中国代表,我国政府希望你们本着务实的态度,重新考虑一下你们开出的谈判条件”英国代表威尔逊尽量和气的说到。
“杨大人,我国政府也认为贵国开的条件太苛刻,希望你们能有点回转的余地。”纳唐也站出来,代表法国说话。
“杨大人,我国也希望……”米海里琴科看到杨一笑眯眯的表情,自觉的坐了回去。别说杨一,就是英法两国的代表们看过来的时候,也是一付吊样子。那表情意思就是,俄国?俄国还有说话的份吗?要不是我们干涉,莫斯科现在在谁手上还不好说呢。
“好嘛,这才是谈判的态度嘛,我们中国也不是不讲理的国家,大家既然有难处,我们可以慢慢商量嘛。”杨一这句话说起来简单,可是这坐下来商量,是靠无数士兵的鲜血打出来的,弱国无外交,中国任人宰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了。
接下来的谈判就顺利多了,英法两国代表拼命杀价,杨一安然的坐地还钱。讨价还价的结果是,英国赔偿中国一千两百万两白银,其中五百万两用援建钢铁厂造船厂,提供铁轨的方式来代支付。同时还废除了双方以前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双方签署新的《中英天津条约》。新条约中有规定,英国停止一切在中国进行的鸦片走私贸易,(其实现在的广州,陈玉成把整个海防经营的跟铁桶似的,取缔了所有鸦片馆,发现走私贩卖鸦片的一律杀头。)中英双方互派大使,双方经贸领域,签订互相的最惠国待遇。
《中法天津条约》在内定上与《中英天津条约》大同小异,不过是在赔款的数目是,法国人的赔款为两千万两白银,其中八百万两也是以援建工人,提供设备,技术人员,还有提供铁轨等方式来支付。另外的一千两百万两分三年支付,利息五厘。
至于俄国人,杨一就没那么客气了,五千万两的赔偿,已经是给够他们面子了。可俄国人实在是没钱,没办法,就拿贝尔加湖附近的领土,加上阿拉斯加,另外西伯利亚为两国共管地带,所有资源都由双方共同开发。就这样,俄国还得拿出三千万两的赔偿,俄国还是拿不出,幸好俄国物产丰富,铁矿、煤矿、木材,这些东西杨一都要,算来算去,俄国人最后还是得拿出一千万的现银来买单。一个《中俄天津条约》签订下来,包括贝尔加湖在内一直到额尔古纳河一带的土地,都名正言顺的成为中国领土。
仗暂时时打完了,和谈也结束了,举国欢庆时,杨一却清醒的认识到中国和世界的差距,帝国主义是不会就这么甘心失败的,他们也不会愿意就这么看着一个强大的中国出现在东方,世界风云变幻莫测中国要想不败于世界,就得不断的追赶和进步。58xs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