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筝


本站公告

    筝是我国古老的弹拨乐器之一,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故俗称“古筝”。早在公元前237年便流传于秦国境内(现在的陕西省,当时称为“秦筝”),资料记载最早见于西汉司马迁的《史记》(秦·李斯《谏逐客书》说:“夫击瓮叩缶,弹筝博髀,而歌呼呜呜快耳目者也”。)此后,流传到全国各地的古筝因历史的变迁和地域文化的孕育造成了不同的流派风格。可谓“茫茫九派流中国”。当今现代派的演奏技巧,更使筝坛出现了“百齐放,百家争鸣”的盛市,造就了诸多的古筝演奏家、教育家和作曲家。古筝的流派“同宗同族”,“同源分流”。现代筝派的产生是在传统筝派的基础上吸取精华,创新传承的结果。

  秋战国时期,除了秦地,筝在齐鲁、卫和赵国也很流行,后扩大到广东、浙江、内蒙古、朝鲜等地。源于演奏技巧的名称有掐筝、横筝、卧筝、长离、鸿筝等。由最初的五弦筝到战国末期发展成十二弦,隋代的十三弦到盛唐的十二弦与十三弦并存,发展到明代的十四弦,十五弦,明代朱载育在《明郑氏子瑟谱》中“今宫筝十五弦,而世多用十四弦者“的记载。在表现形式上以往的独奏,筝歌继续流行。清末筝发展成十六弦筝,当时的主要技法是按、滑、吟、揉、撮、勾、托等演奏技法。建国后,有关专家们在此基础上成功地研制出S型21弦尼龙钢丝缠弦筝,音域四个八度,音甜,使用强,但演奏传统风味的乐曲时尚有韵味不足之处。

  从传统的技法吟、揉、颤、滑、点、按、托、劈、抹、勾发展到今天的双手弹奏、长摇、短摇、扣摇、扫摇、悬腕摇、腕动摇、悬空摇、拍打等技巧。尤其是古筝音阶的创新与变换,使传统筝在传承基础上发生了大的技巧上的变化。

  近年来随着创新筝曲的大量涌现,作品中的曲式结构与以往大不相同,古筝艺术的演奏领域大幅度拓宽,作曲家们突破了传统的五声调式音阶的规律,吸取了日本琉球调式、都节调式的形态,同时又借鉴了梅西安人工调式的模式,创新使用了“下方小三度加上方dxZ-度”彩音列,每个八度分为三个环节,每个环节是一个大三度音程,在此基础上演奏同主音大小调的调式旋律。形成一种多调连环叠置的定弦方法,促进了古筝演奏技术的发展与变革。即有对传统调的传承,又有现代调的音韵。如:《幻想曲》(王建民曲)、《黄陵随想》(饶余燕曲)、《黔中赋》(徐晓林曲)等。这些多种音阶的特定方法为今后我国古筝的发展起到了开拓创新之作用,开辟了古筝发展的崭新领域,在古筝发展的道路上起到了领航作用。然而,古筝文化源渊流长,它是汉民族的灵魂与养育汉民族的土壤相结合的产物,传统古筝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应谋求与时代共进的切合点,即与时共进。加点味精很新鲜,但一味的追求无调、离奇、高快难的技巧及“怪音阶”的发展,终将不是古筝艺术的发展趋势。

  技巧的完善终其目的是服务于情感的表达。技巧的表现力是用来表达人的感情和内心深处的喜、怒、哀、乐。筝乐技巧与音乐情感蕴涵着,体现着。培养学生的乐感挖掘他们理解和创造的能力,要通过多种渠道、经历艰辛万苦方能达到目的。

  一、乐感是古筝表演者必备素质之一

  务本:追求根本(理想)。本立:根本立足了(找到了),而道(原理学说规矩)就产生了。做人是根本而技巧是末节。追求做人的根本是什么?与乐感有何关系?伟大的音乐是否出自伟大的心灵?从技巧中是否映照出一个人的心灵,流射出一个人的人格光芒?要培养一个人的乐感是否应该先培养一个德与品高尚的人呢?康德说得好:“道德的基础在于精神的自律”。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音乐教育并不是音乐家的教育而首先是人的教育”。

  古人欧阳修有一小故事:某日一人与欧阳修同行(他不知同行者是欧阳修),见路边一枯树,念出两句“远看一枯树,两个干树桠”。欧阳修听了笑眯眯说:“来苔是叶,冬至雪做”。此人猛然醒悟:那棵干枯的死树多么富有生机——天长着的青苔就是它的生命,冬天落满枝头的雪就是它的纯洁无暇的彩。同样是枯树,欧阳修心灵折射出的便是“生命”和“彩”。“随风潜入,润物细无声”的深邃文化内涵和博爱之心,通过对枯树的描写显露端倪。道德风尚高的人爱心植根于他们心灵深处,折射出他们的心灵,流露着他们人格的光芒。一个没有爱心境界的人“本”立不出来,“道”更无处而生,弹出的音乐不会。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音乐演奏者只有具备了好的理想,并努力追求理想,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及高尚品质,在演奏时才能折射出。古筝演奏者同样如此,在培养其乐感时应先培养其高尚的品质与德行。58xs8.com